你以为这样的感人一幕只会出现在电视里吗?那你就大错特错了,抗战时期我们的空军力量比起日本空军而言,军事实力确实相差非常悬殊。当时日军飞机有2000多架,中国空军才300余架。而且中国空军还处于初创阶段,飞机基本都是要从国外高价购买,最重要的是我们的飞行员非常少,既没有系统性的学过航空知识,也基本没有空中作战的实际经验。尽管这样在淞沪会战爆发之后,中国空军的官兵们依然表现斗志高昂,舍生忘死的保家卫国、英勇殉国。
1937年8月14日,在上海的会战爆发后的第二天,日本海军航空队的18架96式陆上攻击机,于14时50分从已占领的台北松山机场起飞,执行轰炸大陆沿海机场的攻击任务,其中日军的9架飞临杭州笕桥机场上空时,因为天空乌云密布能见度非常差,导致了日军投弹命中率不高。恰好在此的前一天也就是8月13日,中国军队紧急下令派驻防在河南周家口,也就是今天的周口市的空军第4驱逐机大队,调往杭州以加强淞沪地区的防空力量。于是在日军的一队飞机飞抵笕桥上空时,赫然与刚刚抵达笕桥机场的中国空军不期而遇,正当第4大队准备着陆进行加油时,突然遭到了日军飞机的袭击,时任大队长的高志航在明知飞机余油不多,而且上空乌云密布的恶劣情况下,毅然率领所属3个中队总共27架飞机紧急升空迎战!
根据当年的战斗档案记载,高志航当时驾驶的是霍克-Ⅲ型驱逐机,他先是操纵战机爬高至云上,一开始并没有发现日军飞机,随即再次下降到云层下方,立马发现了一架日军96式飞机,高志航果断迅速逼近目标,连续进行两次密集射击首开记录,日本飞机无法挣脱中弹坠毁。随后高志航又在不同方向发现3架日机,马上抓住机会迅速占位瞄准攻击,又击落一架日军战机。就在同一时间,时任第21中队的中队长李桂丹等人,也通过不断搜寻发现了2架日机,随即经过连续追逐撕咬攻击,最终击落日机1架、击伤日机1架。
在那次毫无准备的遭遇空战中,日机为了躲避中国驱逐机的攻击,时而钻进云中,时而降到云层下,但是中国飞行员英勇顽强、紧追不舍,誓死要干掉日本飞机为死难同胞报仇,经过大概30分钟的激烈战斗,中国空军一共击落3架日军飞机、击伤1架,而高志航带领的第4飞行大队,仅仅有1架战斗机轻伤,战后经过综合中日双方的资料得知,“八·一四”空战准确战况为,中国空军首战击落敌机3架,重伤敌机1架,轻伤敌机4架。首创了中国空军在抗战中空战3比0的光辉战绩!这是中国空军抗击日寇空袭的第一次作战,历史上被称之为:“笕桥空战”。而在这一战中立下战功的高志航、李桂丹,以及后来脱颖而出的乐以琴、刘粹刚,更是被国人赞称为空军的“四大金刚”。
8月14日这一天对日寇而言是耻辱的,它们怎么样也不会想到中国居然也有空军力量,相反那一天对于我们而言,却是极大地鼓舞了中国军民抗日的斗志,增强了我们战胜侵略者的信心。当时为了纪念首次空战的胜利,还特意把8月14日定为了空军节。
在淞沪会战之后的八年抗战中,有至少1600位中国及外国友军飞行员牺牲在中国,他们全部是30岁以下的年轻人,其中以中国空军第4大队牺牲的飞行员最多,它们的历任大队长先后全部为国捐躯!包括王天祥、高志航、李桂丹、郑少愚等人,他们是中国第一代飞行员,这些年轻人几乎都出身优越,是当时真真正正的所谓“官二代”或者“富二代”,甚至用“世家子弟”“家世显赫”来形容更为贴切,然而他们的平均寿命仅仅只有23岁,从毕业到殉国也只有短短半年!
也许冥冥之中也正如航校门口的石碑校训那样:“我们的身体、飞机和炸弹,当于敌人、兵、舰、阵地同归于尽!”88年前这群年轻人的英勇事迹,彰显了中国军人抵御外侮、宁死不降的民族气节,是他们用生命践行了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成为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史上的英雄典范,激励着后人铭记历史、奋勇前行。今年是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让我们以崇敬的心情缅怀这些民族英雄,铭记那群遥望远去的飞鹰……
最后我们以最诚挚的心,缅怀抗战英烈。
抗战英烈高志航
喋血淞沪威名扬
铁鹰翱翔凌空啸
敌机纷坠葬坟场
八月十四空军节
功勋卓著永留芳
神州仍须干城卫
长忆军魂浩气昂
更新时间:2025-08-2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