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旺季也没救起来!茅台跌破1800元,白酒为啥割不动年轻人了?

2025年中秋国庆连在一起,走亲访友、家庭聚餐的热闹劲儿一点没少,可货架上的白酒却透着股冷清。

尤其是以前拿出来就有面子的茅台,价格跌得让人意外。散瓶飞天茅台的批发价掉到了1770元,不仅跌破了1800元这个大家心里觉得的底线价,还是这么多年来的最低值。

旺季本是白酒卖得最好、价格最稳的时候,茅台为啥反而撑不住?更让人想不通的是,曾经家家户户宴客都少不了的白酒,怎么就卖不动了?

茅台跌价,行业跟着冷

中秋前一个月,不少经销商就开始慌了,手里的茅台卖不动,只能降价。从6月第一次跌破2000元,到8月底再跌破1800元,双节期间直接落到1770元,价格就没稳住过。

线上渠道更明显,有的平台搞活动,两瓶茅台算下来单瓶才1700元,出口版更便宜,1180元就能买到。以前靠囤茅台赚钱的经销商,现在只能亏本甩货,不然货压在手里,资金都转不开

茅台的难题不是独一份,整个白酒行业都冷了下来。

2025年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的白酒企业,利润比去年少了10.93%;19家上市的白酒公司里,13家的收入都在降。到了8月,单月的白酒产量比去年同期少了18.2%,仓库里的货越堆越多。

中小酒企的日子不好过了,洋河股份今年一季度的收入和利润都跌了30%多,连自己的老家市场都没守住;口子窖二季度的收入直接砍了一半,经销商根本不想拿货。

超过一半的酒企都在“卖一瓶亏一瓶”,店里的白酒柜落满灰,没人愿意碰。

年轻人不买账

白酒卖不动,其实绕不开一个关键问题:年轻人不买了。现在18到30岁的潜在饮酒人群有4.9亿,能撑起4000多亿的市场,但白酒在95后里的占比只有18%,少得可怜。

首先是喝着不舒服,年轻人喝酒就想“微醺”一下,不想喝到头疼,83%的人都喜欢20度以下的低度酒。

高度白酒又辣又冲,第一次喝的年轻人大多受不了,喝完第二天头疼的体验,更是让他们再也不想碰。

更重要的是,白酒的场景太“老派”了,以前白酒主要用在商务饭局、传统宴席上,讲究“面子”和“规矩”,劝酒、敬酒一套下来,年轻人觉得累。

现在年轻人喝酒,更多是在家独酌、露营时喝两口,或者和闺蜜小聚时碰一杯,居家独酌的占比都到50%了。

在年轻人眼里,白酒总跟“应酬”“服从”绑在一起,和他们想要的轻松、自由的社交完全不一样。

聚会时拿个大瓶白酒,显得刻意又沉重,不如十几块的果酒、精酿来得自在,这几乎是现在年轻人的共识。

产品设计也没跟上,传统白酒都是大瓶装,价格还高,适合送礼或宴请;但年轻人想要的是小瓶装,几块、十几块就能买,能随手揣包里,想喝就喝。

这种需求上的断层,让白酒根本进不了年轻人的日常生活。

行业自己的问题

不过年轻人不买账只是原因之一,白酒行业的困境,更多是自己多年积累的问题爆了。最核心的就是,货太多,需求却没跟上。

这些年白酒企业一直在扩产,就说茅台,2016年一年才产3.93万吨,到2024年已经能产5.63万吨了,差不多多了一半还多。

其他酒企也一样,都在扩产,可市场根本喝不完这么多酒,以前囤的货加上新产的,仓库里的酒够卖好几年。

再者是买酒的渠道变了,也让传统经销商有苦难言。

以前买茅台只能找经销商,他们手里有货,想卖多少钱就卖多少钱;现在茅台自己的直销渠道占比已经到41%,线上平台也能买,甚至车企都在卖茅台,经销商的客户全被分走了。

2025年1到5月,白酒线上销售额就超了300亿元,美团闪购“618”的时候,酒类成交额比去年涨了十几倍。

经销商现在更难了,以前囤货就能赚钱,现在进价甚至比线上卖价还高,有的经销商干脆劝熟人:“网上更便宜。”

另外消费者的想法也变了,不再盲目认品牌,75%的人买东西会先比价,60%的人更看重“值不值这个价”。

以前白酒靠“能升值”“有面子”卖高价,现在这些标签都没了,回归到“饮品”本身,价格自然就撑不住了。

酒企的自救,管用吗?

面对困境,酒企也在想办法,最火的就是做低度酒。五粮液做了29度的新品,泸州老窖在研发28度的国窖1573,茅台也出了38度的酒,连6度的白酒都在琢磨。

低度酒市场确实有潜力,2025年规模能突破740亿元,每年增长25%,比整个白酒行业快多了。

但问题也不少,低度酒不是简单加水降度,得保证味道不变、酒液不浑,这需要花很多钱研发,不是所有企业都能做到。

就算做出来了,也不是所有地方都认,浙北那边饮食清淡,对低度酒接受度高;但浙南这些一直喝高度酒的地方,低度酒根本卖不动。

而且年轻人买账的是真正符合他们需求的酒,现在酒企做的低度酒,包装还是老样子,价格也不便宜,很难让年轻人反复买。

除了做新酒,行业也在改标准、换渠道。2025年出了《米香型白酒》《老白干香型白酒》新国标,2026年开始实施,重点管生产过程,让酒的品质更稳定。

酒企也在往线上和即时零售走,34.9%的企业都把即时零售当成重点,想让消费者更快买到酒。

现在行业里的差距越来越大,6家头部酒企的利润占了整个行业的86%,茅台靠直销还能保持一点增长;但中小酒企的收入跌了35%以上,不少都快撑不下去了。

能活下来的,都是能跟着市场变的企业。

未来在哪

白酒行业现在的调整,其实是在去掉以前的“泡沫”,回归到“酒本身”,这和欧美经济转型时的消费变化很像。2025年下半年可能是最难的时候,但也是必须经历的阶段。

很多人问,白酒真的留不住年轻人吗?其实不是。

年轻人反感的不是白酒这个东西,而是它背后的老规矩、老场景,还有不符合他们需求的样子。他们不讨厌喝白酒,讨厌的是喝白酒时的负担。

未来要想抓住年轻人,不能只改度数、换包装,得从里到外贴合他们的需求,味道要顺口,容量要小,价格要亲民,营销要轻松,能适配他们的“微醺”“轻社交”场景。

做到这些,年轻人才会愿意试,愿意买。

等新国标落地,技术再成熟一点,那些能平衡传统味道和年轻需求的酒企,肯定能起来。茅台这样的龙头,也会从“面子符号”变回“好喝的酒”。

这场调整虽然疼,但对白酒行业来说,是一次找回初心的机会,也是一次重生。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5

标签:美食   茅台   旺季   白酒   中秋   年轻   年轻人   行业   经销商   价格   需求   市场   面子   渠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