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人一步!定位超薄轻量+Pro 级性能的手机我入手港版的了!而且当时买的时候发现居然其他版本比咱们抢直营店要好买不少!这是一台在8000元左右的价位上,长期缺少单摄像头、小容量电池、单扬声器无立体声的机型,iPhone Air填补了这一市场空白,哈哈哈!
提到Air,首先不得不说的就是它的薄度与重量,定位就是苹果迄今最薄 iPhone,薄至5.6 mm,轻仅165g拿在手里真的非常薄,相比重量,薄带来的视觉与触觉冲击更强烈,周杰伦那歌不就是这么唱的:那薄如蝉翼的iPhone,经不起谁来掰···
不过,薄到一定程度反而会让握持感变差,没习惯的时候总担心会不小心摔了,如果觉得手感不佳,建议搭配保护壳使用。
重量带来的冲击虽不如薄度明显,但和其他手机对比就能明显感觉到差异,一旦习惯了Air的重量,再用其他手机可能会有些不适应,作为主打轻薄的机型,实际使用后能切实感受到其在薄度与重量上的表现符合预期,非常推荐给追求极致轻薄手机的用户。
这厚度如果翻倍也才11mm左右,iPhone17 Pro系列8.75mm如果带上手机壳也差不多这厚度了,所以如果明年真出折叠屏,那么展开后就可能是两个Air拼一起的既视感了。
虽然Air在薄度和重量上表现出色,但要是便携性为核心需求,也就是小尺寸爱好者这就不合适了,Air虽是轻薄设计,却搭载了大尺寸屏幕。6.5寸超视网膜 XDR 屏,支持ProMotion 自适应刷新率(最高120Hz),机身宽度达74.7mm,其实这个大小不应该是17 Plus吗?有双摄+高刷+A19,这个如果出来会挤压不少PM的销量···
接下来聊聊Air的设计,云白色这款简约设计与纯白色机身搭配得十分协调,很对我的胃口,哑光玻璃的顺滑质感、单镜头相机的简洁外观,这些设计细节都很合我心意,综合尺寸来看,目前我打算不戴保护壳直接使用。
是的,选这么薄的手机再带壳总觉得亏了,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随着17系列出来的手机里,只有Air依然是钛金属边框,并不是最近都在吐槽的一碰就花的铝合金,前后都有的超瓷晶面板抗摔能力也行···
不过,有一个小细节让我有些在意,带光泽的边框,光泽边框确实能提升高级感,相机Deco也采用了同样的光泽处理,视觉效果很精致,但问题是,这种边框非常容易沾染指纹,和iPhone 14Pro等机型一样,边框的污渍会非常明显,采用的哑光边框更实用,但反过来想,哑光边框的顺滑质感可能会让手机更容易滑落,这一点确实难以兼顾。
Liquid Glass的透明图标设计我还挺喜欢(相比测试版,视觉清晰度提升了不少),性能与操作体验方面,延续了iPhone一贯的流畅感,作为半个为苹果人和半个安卓人我这说法算是中肯了···
Geekbench 6和3DMark的测试结果如下,Geekbench6单核3648分、多核9168分,3DMark(SolarBay)8352分。Air搭载的芯片与iPhone 17Pro/ProMax相同,均为A19Pro,是目前iPhone 阵营的最新顶级芯片(不过GPU核心数比17 Pro少1个,厨子毕竟是厨子),从跑分结果来看,分数已经足够高,应对日常使用完全没问题。
但对比搭载A18Pro的iPhone 16Pro,跑分仅提升了7%~8%左右,性能升级幅度不算大。我另一台iPhone 17PM跑分比Air还要高7%~8%,因此即便同样搭载A19Pro,Air的性能可能存在一定限制,也有可能是搭载均热板的iPhone 17Pro/ProMax在散热性能上更具优势,但实际使用中,我并未感受到Air在性能上有明显不足,
接着是个细节问题,不仅是Air而是iPhone 17全系列都有这个问题,灵动岛的位置是不是太低了?Air和iPhone 17系列的前置摄像头进行了升级,原本长方形的传感器变成了8边型方形(拆解博主证实了是这形状),所以我推测前置摄像头模组本身在纵向尺寸上有所增加,受此影响,Air的灵动岛比前代机型位置稍低,将Air与iPhone 16Pro对比就能明显看出这一点。位置下移,时间和电量显示也跟着下移,导致屏幕上方出现了较多空白区域,视觉上有些不协调,虽然这只是细节问题,用久了可能会习惯,但目前仍会感到违和。
拍照已经很多年不是iPhone的强项了,而Air采用单镜头设计,仅配备一颗广角镜头,传感器规格似乎与标准版iPhone 17的广角镜头一致,应该是索尼IMX972,4800万像素、1/2.55英寸、F2.2(默认2400万像素、可选4800万)
样张的解析力足够出色,相机性能并不算差,色彩表现也延续了iPhone 一贯的风格,画面还原自然。接下来对比Air与iPhone 16Pro的样张,两款机型像素数相同,但从细节规格来看,iPhone 16Pro的传感器应该更优,由于都是iPhone ,色彩风格相近,但在细节质感和立体感的呈现上,iPhone 16Pro还是更胜一筹,整体来看,Air的相机性能处于标准版iPhone 的水平。拍摄美食时,Air的样张也能呈现出食物的美味感,但仔细对比会发现,iPhone 16Pro的画面立体感更强,不过单看Air的样张,日常发朋友圈、扫码是够用的(顺序16Pro、Air)
暗光与夜景样张,在光线较暗的场景下,Air的样张解析力会略有下降,噪点也会增多,虽然不算特别差,能更清晰一些,两款机型的处理性能都很强,HDR处理等方面没有明显问题。除了画质表现,两者最大的差异在于拍摄视角,例如,有超广角镜头的iPhone 16Pro能拍出更具冲击力的画面,而Air则无法实现,如果经常需要在观景台拍摄风景,或拍摄大型建筑,超广角镜头会非常实用,因此缺少超广角镜头可以说是Air的一个短板。
续航应该是大家对Air最担心的问题了,而且苹果还专门推出了Air专用MagSafe电池,根据我短暂的使用,目前的使用感受是续航不算好,但也没那么差。
这个电池售价为799元,可以买好几个酷态科+安克的充电宝了;7.64mm比手机还厚,3149mAh的电量比初代是多了点,大概可以给Ari提供65%左右的电量,给Ari充电功率为12W。
C口输出功率就小了,大概4.5W,除了别的设备充电,其实给苹果鼠标充电不也是刚好吗····
为了测试实际续航,我将Air与iPhone 16Pro进行了两项对比测试:第一项测试是连续运行20次3DMark的SolarBay测试,Air从98%降至87%,iPhone 16Pro从78%降至65%;第二项测试是通过USB-C接口连接播放器和有线耳机,播放30分钟音乐,Air从80%降至75%,iPhone 16Pro从61%降至55%。两项测试中,Air的续航表现都略好一些,考虑到iPhone 16Pro已经使用1年,电池健康度降至93%,可以认为Air与iPhone 16Pro的续航水平基本相当,虽然和iPhone 17系列其他机型相比,Air的续航可能较短,但如果不是重度使用(不打游戏和长时间主句),满足一天(算你8小时工作)的使用需求应该没问题。
为了轻薄设计,Air仅配了一颗扬声器,千元机里单扬声器设计确实比较少见。实际用机身扬声器听音乐后发现,音质很一般。
Air因轻薄设计导而没有这次的17全系VC均热板,实际使用后发现,虽然会有一定发热,但远没到严重的程度,比如在续航测试中,连续运行20次3DMark的SolarBay测试后,对比Air与iPhone 16Pro的发热情况,两者几乎没有差异,但是17PM就明显好很多了!推测Air可能通过适当限制性能,来控制发热。不过需要注意的是,首次开机并完成设置后,Air出现了明显发热,电量消耗也较快,当时查看电池设置,显示设备设置中,推测是后台正在进行数据处理,属于特殊情况,日常使用中,Air的发热处于手机正常水平,毕竟前几代iPhone都是这样····
我之前担心Air的主要部件(如主板)集中在相机模组附近,其他区域以电池为主,可能导致重心上移,影响握持平衡,但实际使用后发现,这种担心是多余的,Air的重心基本位于机身中部,日常使用中完全不会感到平衡不佳,握持体验很舒适。
相机模组的凸起也比较明显,当手机镜头朝下放置时,还是有前代跷跷板的效果,这一点属于设计妥协,只能接受,如果在意这个问题,那就加个能持平的手机壳吧。
Air的屏幕边缘确实带有弧度,属于微微曲面屏设计。正常的钢化会有边缘翘起的情况,这种情况容易导致屏幕边缘触控无响应缝隙进灰等问题,因此大部分玻璃膜都无法正常使用,所以,建议优先选择TPU等柔性材质的曲面适配贴膜。
而作为手机最基本的通讯功能,因为我这个港版好像是不能用国行三大运营商的eSIM卡,但是港澳的没啥问题,而且我本来就是作为双持的另一台手机,把我的mix flip2开着热点就行了。上周末我在抖音看到华强北已经有技术大佬利用卡托把实体SIM卡放在电源键内部的附近完美有信号了···
7999的售价应该是17 Plus,但是这手机整体又很讨人喜欢,可惜超了手机国补的价格线,有兴趣的DD的百亿补贴或者和我这样买水货就行,确定好你接受拍照不行、续航得加吊瓶、不怎么打游戏,那就没问题#畅聊数码新品# #iphoneair# #iPhone17#
更新时间:2025-09-2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