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鹤棣,在流量废墟上种花:不必做千帆,做自己的舟
周忠应

公元826年,扬州酒肆。
五十四岁的刘禹锡端起酒杯,对白居易说:“二十三年弃置身。”
他被贬谪巴山楚水,从青春到中年,几乎耗尽半生。归来时,旧友凋零,物是人非,连故乡都成了“烂柯山”——那个樵夫看一局棋,回家发现已过百年。
可他没有哭诉命运不公,反而写下千古名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这不是阿Q式的精神胜利,而是一种穿越废墟的清醒与温柔。
看透了世界的荒诞,却依然选择举杯,长精神。
01|我们都在“烂柯山”里迷路
今天,没人被皇帝贬官,但人人都在“精神流放”。
你刷着短视频,看到同龄人年薪百万、环游世界、二胎上国际学校;
你打开招聘软件,发现35岁简历石沉大海;
你站在房贷计算器前,发现还清那天自己已近退休;
你深夜加班回家,孩子睡了,伴侣冷脸,连狗都懒得摇尾巴。
我们不是被贬到巴山楚水,而是被算法流放到“比较地狱”。
刘禹锡的“二十三年”,是物理空间的放逐;我们的“二十三年”,是心理时间的无限拉扯——永远在追赶,永远在落后,永远在焦虑“我是不是被抛弃了”。
更讽刺的是,我们明明活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却比古人更难“归乡”。
不是回不去地理意义上的家乡,而是回不到内心的安定之地。
02|“沉舟”不是失败,是让位给春天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这句诗常被误读为“新陈代谢”的鸡汤。但刘禹锡的深意在于:
他承认自己是沉舟、是病树,却不怨恨千帆与万木。
这是一种罕见的谦卑与豁达。
反观当下,多少人一边自嘲“躺平”,一边暗中较劲?
多少人在朋友圈晒“佛系”,私底下却因同事升职失眠三夜?
真正的平常心,不是放弃奔跑,而是跑自己的赛道,不盯着别人的终点线。
这里不得不提一个人:王鹤棣。
2022年,他凭《苍兰诀》一夜爆红,热搜霸榜,代言接到手软,被贴上“天选古装男主”“顶流预备役”标签。所有人都以为他会趁势疯狂接戏、炒CP、开直播收割流量——毕竟,这是流量时代的标准剧本。
但他做了件“不合时宜”的事:主动暂停商业活动,回学校补课。
是的,这位已经年入过亿的明星,在爆红后重返上海戏剧学院,补上因拍戏落下的表演课。他在采访中说:“我知道很多人觉得我运气好,但我不想只靠运气活着。观众今天喜欢我,明天可能就忘了我。我能抓住的,只有自己。”
更令人意外的是,2024年他拒绝了三档S+综艺的天价邀约,选择出演一部小成本文艺片《回声》,饰演一个在县城修自行车的聋哑青年。拍摄期间,他提前一个月去聋人学校学习手语,每天推着旧单车在街巷里练习,晒得黝黑,指甲缝里全是油污。
电影上映后票房平平,却在豆瓣拿下8.1分。有观众留言:“他让我相信,流量明星也可以有灵魂。”
王鹤棣不是“沉舟”,但他甘愿在千帆竞发时,把自己沉下来。
在“快就是正义”的娱乐圈,他的“慢”成了一种叛逆。
当同行忙着立人设、控评、买热搜,他却在练声房里一遍遍重录一句台词,在片场为一个眼神NG二十次。
他没有逃离流量,而是试图驯服它,用专业、用诚意、用对职业的敬畏。
他不是病树,却在万木争春的喧嚣中,选择先长根,再开花。
当整个行业陷入“速朽”的焦虑,他的存在提醒我们:
真正的生命力,不在于爆红的速度,而在于沉淀的深度。
03|“闻笛赋”与“烂柯人”:我们正在失去告别的能力

刘禹锡“怀旧空吟闻笛赋”,用的是向秀《思旧赋》的典故。好友嵇康被杀,向秀路过其旧居,闻笛声而悲,却不敢明言哀悼。
今天,我们连“怀旧”都变得奢侈。
亲人离世,朋友圈发个黑底白字“R.I.P.”就算完成仪式;
老友失联,微信头像灰了三年也懒得问一句;
故乡拆迁,童年小河填平建商场,我们只在抖音上发个“回不去的小时候”就划走。
我们擅长表演悲伤,却丧失了真实告别的勇气。
更可怕的是,我们甚至不敢承认“我已经变了”。
那个曾经想当画家的少年,如今在PPT里画饼;
那个发誓不婚的姑娘,正焦虑地相亲;
那个喊着“绝不996”的程序员,现在凌晨三点还在改bug。
我们成了“烂柯人”——回到熟悉的地方,却发现灵魂早已陌生。
04|在水泥地上种花:平常心是最高级的叛逆
刘禹锡的厉害,在于他被贬23年,回来还能“暂凭杯酒长精神”。
这不是乐观,而是一种主动选择的生活哲学:
世界可以荒凉,但我不能荒芜。
这让我想起杭州灵隐寺后山那株宋梅——战火、虫蛀、雷劈,它都没死,只是“认真活着该活的日子”。
今天的“认真活着”,意味着什么?
是上海弄堂阿姨卖完煎饼,下午泡茶听评弹;
是深圳程序员下班后关掉手机,陪孩子搭积木一小时;
是你明知房价不会跌,却依然敢租房结婚,把阳台种满薄荷;
是你在裁员潮中失业,却报名学烘焙,开个小小线上店。
这些微小的“不配合”,恰恰是对内卷系统最温柔的反抗。
正如《庄子》所言:“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
不是认命,而是在无常中重建秩序。
就像疫情期间,有人囤菜恐慌,有人却学会了做 sourdough 面包;
有人抱怨封控无聊,有人开始写日记、练书法、给父母打电话。
真正的自由,不是逃离系统,而是在系统之内,守住自己的节奏。
05|与无常共舞:人生不是俄罗斯方块,而是冲浪
我们总幻想生活是一场俄罗斯方块——只要拼得好,就能消行得分,最终通关。
但现实是:你刚拼好一行,系统突然给你一个“Z”形方块,直接卡死。
疫情、裁员、疾病、分手……这些“意外方块”从不预告。
刘禹锡被贬时,何尝不是接到一个“地狱难度”的开局?
但他没骂天,没自毁,反而在朗州种桃、在连州办学、在苏州治水。
他把每一次“沉舟”,都变成了播种的船。
今天的我们,也需要这种“冲浪思维”:
不试图控制海浪,而是学会借力跃起。
看看那些真正穿越周期的人:
董宇辉从新东方老师转型直播带货,靠的是读书积累的底气;
张颂文在“无人问津”的十年里,观察菜市场大妈、出租车司机,终成《狂飙》高启强;
连李佳琦在舆论风暴后,也低调回归,专注产品与服务。
他们没赢在起点,却赢在对生活的敬畏与耐心。
写在最后:不必等功成名就,此刻已是最好时光

刘禹锡写这首诗时,已年过半百,仕途黯淡。
但他举杯,说:“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他不需要等到“平反昭雪”才快乐,
此刻的酒、此刻的友、此刻的诗,就是全部意义。
我们总以为幸福在“以后”:
等买房了就轻松,等孩子上大学就自由,等财务自由就去旅行……
可生活从不等人。
最好的时光,不在未来,就在你放下手机、抬头看云的那个瞬间。
所以,别再问“我是不是被时代抛弃了”。
刘禹锡被抛弃了23年,照样写出照亮千年的诗句。
真正的英雄主义,不是永不跌倒,而是在废墟上种花,在沉舟旁看千帆,在病树前信春天。
“静水流深,不是不动,而是知道流向哪里。”
“平常心不是躺平,而是看清底牌后,依然愿意认真打这一局。”
“你不必成为千帆,做自己的舟,已是壮阔。”
点个在看,愿你我在加速度的时代,修一颗老茶树的心——
根扎黑暗,花开清明。
更新时间:2025-11-0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