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中日关系这事儿,总有人问,为什么中国对日本的怨气这么重?明明19世纪到20世纪初,英国、法国、俄国、德国这些列强都来中国搅和过,抢地盘、赔款、开炮轰城,那时候中国也没少吃亏。可为什么中国人一提历史,就特别盯着日本不放?作为一个日本学者,我研究中日历史二十多年,这问题问得我直挠头。但仔细捋捋,其实答案藏在历史的细节里,不是简单的一句“恨”就能概括的。
先说说那些西方列强吧,他们来中国,基本就是奔着钱和地去的。1840年鸦片战争,英国人开打,主要为了卖鸦片、打开市场,顺带敲诈一笔赔款。打完就签条约,割香港、开五口通商,法国人、美国人也跟着沾光。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烧了圆明园,抢走不少宝贝,但他们也没打算在中国安家落户。
俄国人更直接,19世纪末在中东铁路上动手,占了外东北一大片地,主要是边境扩张,缓冲自家后院。八国联军1900年进北京,名义上镇压义和团,其实是为租界和利益来的,闹腾完就撤了。这些事儿,中国人当然记得,但那怨气更多是针对整个“百年屈辱”的,列强们像一群强盗,抢完一轮走人,没想着把中国人赶尽杀绝。 你看,英国现在谈鸦片战争,也会承认那是殖民主义的黑历史,法国人反思越南和阿尔及利亚的殖民,也没少道歉。时间拉长,那些伤疤淡了,因为侵略者至少在表面上收手了,没反复折腾。
日本就不一样了。从1894年甲午战争开始,日本的路数就带着股狠劲儿。那时候,日本刚明治维新,学西方建海军、工业,野心直指大陆。打赢了,割台湾、澎湖,赔款两亿两白银,这钱够日本重整军备了。但最扎眼的,是旅顺大屠杀,日军进城后杀了上万平民,国际上都炸锅了。这不是抢钱走人,而是像要在中国扎根。1895年马关条约签完,日本在台湾建殖民地,改人名、教日语,文化上慢慢吞并。英国在香港建港口,主要做生意,没这么强调同化。 对比起来,日本的侵略像慢性毒药,渗进骨子里。
再往前推,日本的算盘打得早。明治时代,日本就盯着中国东北,资源少的小岛国,想大陆当后院。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关东军自导自演柳条湖爆炸,借口中国军队袭击,坦克一夜间占沈阳,然后整个东北三省。1932年扶植伪满洲国,溥仪当傀儡,日本官员坐镇长春,推行日式行政,赶中国农民,换日本拓荒团。这不是简单占地,而是建“满洲国”当实验田,试水大东亚共荣圈。
其他列强占地,比如俄国在中亚,也没搞伪政权。 九一八后,日本步步紧逼,1937年七七事变卢沟桥开打,全面侵华。日军推进华北,推行“三光政策”——杀光、抢光、烧光。河北、山东的村子一个个毁了,平民死伤无数。南京那场,1937年12月,日军进城六周,杀了三十多万中国人,尸体堆江里,国际法庭后来判了。 还有哈尔滨的731部队,从1936年起,用中国人做活体实验,细菌战、毒气试剂,石井四郎那帮人记录数据,像科学怪物。整个抗日战争,中国军民死两千多万,这数字比所有列强加起来都大。
为什么日本这么狠?说白了,日本军国主义不是单纯贪婪,是带着种族优越感。明治维新后,日本学西方,但也抄了帝国主义的作业,自称“黄种人救星”,其实是为侵略披层道德外衣。其他列强侵略中国时,中国是“东亚病夫”,但他们打谁都一样,印度、非洲都遭殃。日本呢?邻居,文化相近,却下手最毒。英国人抢印度,建铁路、种棉花,经济剥削为主;日本在东北建工厂、挖煤矿,但也屠村灭族,文化清洗。侵略性质上,日本像病毒,扩散性强,持续时间长,从1894到1945,十四年抗战,中国全国动员。 列强们最多闹几年,日本是系统工程,伪政权、慰安妇、细菌战,一套组合拳。
战后呢?这怨恨没散,很大原因是日本的态度。1945年8月15日投降,日本签波茨坦宣言,承诺赔偿,但1951年旧金山和约,日本只赔了点给盟国,中国没签,国民党后来也放弃索赔。民间层面,日本政府从50年代起,就在历史问题上打游击。教科书审查,1950年代把侵华写成“进出中国”,中性词儿听着像旅游。1982年文部省又改“侵略”为“进入”,中国民众上街抗议,日本才改回来。
但这不是孤例,90年代起,政客参拜靖国神社,东条英机那些战犯灵位在那儿,等于给侵略者上香。1996年中曾根康弘首相级参拜,2013年安倍晋三去了一次,中国外交部直接抗议。 德国反思纳粹,法律禁否认大屠杀,日本呢?默许右翼言论。1998年东中野修道出书,说南京死人不到一千,在日本卖得火。2015年NHK播纪录片,挑争议证言淡化罪行,中国又抗议。2020年杉田水脉议员公开说南京是捏造,日本政府没撤职。
这些事儿,让中国人觉得日本没真心悔过。其他国家,英国女王1990年代访华时,提鸦片战争道歉;法国马克龙上台后,承认殖民罪行。日本呢?安倍2015年战后70周年讲话,避谈侵略,只说“深刻反省”。教科书风波反复,右翼势力强,政客为票仓玩历史牌。中国人看在眼里,觉得这不是反省,是推卸。战后日本援助中国不少,ODA贷款建高铁、港口,但那更多是经济合作,历史账没清。 对比德国赔以色列、建纪念馆,日本的靖国和否认,像在伤口上撒盐。
再说说现实摩擦,钓鱼岛问题,2012年日本“国有化”,派船巡逻,中国渔船被拦,海警对峙到现在。2021年安倍说“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把台湾拉进自家安全圈,中国取消访日行程抗议。2022年日本政客和台湾官员会面,谈台海,中国外交部批“干涉内政”。2024年日本跟菲律宾在南海军演,舰艇战机针对南海,中国军舰回应,气氛剑拔弩张。 2025年抗战胜利80周年,北京阅兵,日本通过渠道劝欧洲亚洲国家别去,说“反日色彩重”,中国外交部回击“铭记历史,珍爱和平”。这等于又戳一刀,日本缺席纪念,却阻挠别人去,感觉侵略影子还在晃。
为什么中国对日本的恨这么持久?不是天生,是因为一环扣一环。列强侵略后,多少翻篇了,赔款割地,时间冲淡了。日本的狠劲儿,加上战后不认账,当代小动作,积累成山。中国人忘不了两千万死难者,那不是数字,是祖辈的血债。日本社会右翼多,政客投其所好,但这不等于中国人得忍着。说到底,和解得从尊重开始,日本得停下那些否认和摩擦,正视历史,道歉到位。中国自然回应。否则,这问题还得一代代问下去。
要和解,日本得主动。别再参拜靖国,教科书写实,政客别玩火。根子在日本,得先认账。
更新时间:2025-09-1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