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睡新研究:白天多睡1小时,老年痴呆风险或增加40%?是真的

“王大爷,您最近怎么总是白天睡那么久?”在社区健康讲座上,60多岁的王大爷腼腆地笑着说:“昨晚睡不好,上午吃完饭一困,午觉能睡快两个小时,醒后倒觉得脑袋更晕了……”

这时候,健康管理师递上了一张哈佛大学的研究报告结论,上面几个醒目的字让大家都瞪大了眼:“白天午睡时间每延长1小时,老年痴呆风险增加40%”

现场一下子静了下来,很多人疑惑:难道我们一直以为有益健康的午睡,也可能成了认知功能减退的“推手”?这背后到底有什么科学道理,又该怎么做才真的安全?你是不是也曾有相似的午睡习惯?

午睡真的会增加老年痴呆风险吗?医学界怎么说

午睡,本来是国人传统的“养生习惯”,很多老人甚至觉得,不午睡就浑身难受,久而久之把午睡和健康等同起来。

但哈佛大学2023年最新发表在《阿尔茨海默症与痴呆症》杂志上的一项大样本跟踪研究显示,每天午睡时间累计超过1小时的老年人,未来5年内患阿尔兹海默症风险比正常组高出40%。这一结论引发业内巨大关注。

为何会出现这样的反直觉变化?医学专家有话说:

午睡时间过长,可能导致身体生物钟紊乱,晚间入睡变困难,晚上睡眠结构受损,反而加重大脑疲劳。

午睡拖得太久,会让大脑“短暂低能耗”,导致夜间深度睡眠时间下降15%-20%,长期循环,会损伤记忆力及大脑神经连接。

相关脑影像数据显示,长期午睡过度人群,脑部β-淀粉样蛋白沉积明显增多,这是阿尔茨海默症的重要病理标志。

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科统计,接受门诊咨询的60岁以上患者中,约34%存在午睡过长等白天嗜睡问题,认知评估普遍表现更差

坚持长时间午睡,3个月后,身体认知可能有哪些变化?

如果午睡一味贪长、形成“日夜不分”的周期,身体可能出现这些顽固却易被忽视的负面信号:

记忆力下滑:哈佛队列试验表明,午睡时间多于90分钟的老人,3个月后短时记忆测试成绩下降约23%,常忘事、丢三落四。

注意力变差:大量午睡会打乱神经递质分泌节律,导致警觉力、反应力降低,日常聊天容易走神、转瞬即忘。

情绪波动大:午觉过久,神经系统就会“过度抑制”,起床后常常感到烦躁、焦虑,工作生活受影响

夜间睡眠障碍:白天睡太多,晚上难以入眠,导致恶性循环,大脑修复、排毒受阻,进一步提升痴呆风险。

老年共病风险上升:病毒防控期间,北京医院数据统计,午睡时间异常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抑郁等基础疾病比率提升了17.5%

专家建议这样午睡,保护你的大脑,轻松养成3个关键好习惯

其实,健康午睡不是“越久越好”,关键在于“度”的把控。多家权威指南和医生临床建议指出,注意这3点更为关键:

午睡时间控制20-30分钟为宜。医学研究证实,20-30分钟的轻浅午睡,有助于恢复精力,基本不会干扰夜间睡眠和生物钟;起床也不会有“起床气”。

最佳时机在中午13:00-14:00之间。此时为人体生理低谷期,适度打个盹,可以降低皮质醇水平,减缓心血管负担,提升下午3小时注意力

营造安静舒适的环境,避免餐后立即卧倒午睡。建议吃完午饭休息15分钟后再午睡,并保持头部适当垫高,不要趴在桌上睡,减少消化系统与颈椎的负担。

如果近期发现自己午睡越来越久或者白天犯困、记忆变差,一定要警惕,把睡眠习惯调节回科学轨道。

切勿盲目“补觉”,更别误以为“多睡就养生”!而对于家有老年人的家庭,不妨多关注他们的午睡时长、夜间睡眠质量,必要时及时寻求专业医生建议。

本文为健康知识科普,结合权威资料和个人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方便表达和阅读理解进行了适当虚构与润色,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医生诊断。如感不适,请及时就医。收藏以备不时之需,转发给你关心的人!

参考资料:

《中国老年痴呆流行病学现状与对策》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午睡行为与认知功能关系的流行病学研究》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白天嗜睡与β-淀粉样蛋白沉积关系》哈佛大学医学院

《中老年人科学睡眠白皮书2022版》北京协和医院睡眠中心

《午睡时长与夜间睡眠质量的影响机理》中华医学会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8

标签:养生   午睡   白天   老年痴呆   风险   小时   哈佛大学   睡眠   夜间   时间   大脑   认知   习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