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汤,子姓,名履,后世多称他为"成汤"或"商汤"。他出生于约公元前1670年,是商族部落首领的儿子。商族是夏朝的一个附属部落,主要活动在今天的河南、山东一带。
虽然出身贵族,但商汤的童年并不轻松。当时的夏朝已经统治中原400多年,夏桀(夏朝末代君主)暴虐无道,百姓苦不堪言。商族虽然是夏朝的臣属,但也经常受到压迫。
从部落首领到反夏领袖
商汤成年后继承了部落首领的位置,但他并不满足于当夏朝的"小弟"。他深知,想要推翻夏朝,光靠蛮干不行,得靠策略。于是,他做了以下几件事:
广纳贤才,打造"反夏联盟"
商汤最著名的谋士是伊尹,这位原本是奴隶的厨师,因为擅长治国之道,被商汤破格提拔为宰相。
他还联合其他不满夏桀的部落,比如有莘氏、有仍氏等,组成了"反夏统一战线"。
以德服人,争取民心
传说有一次,商汤外出打猎,看见有人张网捕鸟,还祈祷"天下四方之鸟都入我网"。商汤听了,觉得太残忍,就让人撤掉三面网,只留一面,并说:"想逃的就逃吧,不想逃的再入网。"(这就是"网开一面"的典故。)
这事传开后,大家都觉得商汤仁义,民心渐渐倒向他。
试探夏桀,等待时机
商汤先试探性地停止向夏朝进贡,结果夏桀大怒,发兵攻打商族。商汤一看夏桀还有余威,赶紧认怂,恢复进贡。
但没过多久,夏桀更加暴虐,连自己的亲信都开始背叛他。商汤觉得时机成熟了,正式起兵。
推翻夏朝,建立商朝
公元前1600年左右,商汤在"鸣条之战"中击败夏桀,夏朝灭亡。商汤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王朝——商朝,定都于亳(今河南商丘附近)。
他的主要贡献有:
建立新制度
商朝延续了夏朝的"世袭制",但加强了中央集权,设立了更完善的官僚体系。
他还制定了早期的法律,比如"汤刑",用来约束贵族和平民。
发展经济
商朝以农业为主,但手工业(如青铜器制作)和商业也很发达,甚至出现了早期的货币——贝壳。
商汤鼓励贸易,商人的地位比夏朝时期高了很多(这也是"商人"一词的由来)。
文化影响
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明确文字记载的王朝(甲骨文),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资料。
善终的开国君主
和很多开国君主不同,商汤的结局算是善终。他在位约30年,死后被尊为"成汤",子孙继续统治商朝500多年。
不过,关于他的死,有个有趣的传说:
商汤晚年时,天下大旱,巫师说是上天不满,需要人祭。商汤说:"如果一定要祭,那就祭我吧!"于是他剪掉头发和指甲,穿上白茅衣,亲自祈祷。结果没多久,天降大雨,旱情解除。
这个故事虽然有点神话色彩,但也反映了商汤在百姓心中的崇高地位。
更新时间:2025-04-2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