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郭鸿云
编辑 | Sette
踢一轮比赛造一波“梗”。
已经没人能阻止“苏超”带着江苏“十三太保”集体出圈的决心。
就在上周末,这个全国瞩目的城市足球联赛已经踢到第五轮。
根据最新积分榜(截至6月29日)盐城队以四胜一平13积分暂列排名第一位,“显眼包”常州队则以零胜零进球零积分排在榜单最末第十三位。
苏州队VS扬州队这一场更是吸引到场观众43617人,刷新了此前“苏超”单场纪录。
而在文旅营销“显眼包”赛道,这一轮次比赛存在感最强的当数徐州文旅,赛事正式开始前,就借用军旅歌曲《战争就在下一秒》,“抱紧”北海舰队大腿狂出“宣战”视频,给自己冠上了“徐州重装合成文旅”的响亮名号。与靠着“自黑”大火的常州热度不相上下。
要知道不久前,保持零进球的常州可是推出了一项很绝的引流点子,当地著名天目湖景区宣布一项新优惠政策,自6月22日至8月31日面向全国光头游客免门票。
这不仅仅是一种输得起的大气,更是不错过任何“蹭”流大火的机会。这也被网友形容为常州文旅完全不顾常州体育的死活,反正只要不进球,流量就属于常州文旅。
而这波流量也不白“蹭”,根据途牛旅游网发布的报告,其平台比赛当周“常州”相关搜索咨询热度激增,“苏超常州”“常州恐龙园”“天目湖”等成为热门关键词,常州目的地自驾游产品预订出游人次、火车/高铁票单项产品预订人次均较同期翻番。
来自滴滴出行的数据则显示,前往天目湖景区、中国春秋淹城旅游区、中华恐龙园、常州博物馆的打车需求同比分别上涨93%、59%、48%和47%。
纵观整个“苏超”赛程,对于江苏全省的旅游拉动作用也十分明显。
据江苏文旅消费大数据省级重点实验室数据显示,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第四轮赛期(6月14日—6月15日),无锡、扬州、徐州、连云港、淮安5个主场城市外地游客量较上个周末增长48.28%。
选择在比赛主办城市“多住一晚”的游客也很多,根据美团旅行数据显示,6月前三周,江苏五星酒店订单增速同比去年上涨38%。
而以体育赛事带火本地文旅业态的成功案例“苏超”也不是第一个。
去年文旅营销热度顶流之一当属贵州,借助“村超”、“村BA”,贵州旅游整体业态也得以显著地拉升。贵州黔东南州台江、榕江两县从岌岌无名的小县城,成功在全国乃至国际游客面前“混”成了脸熟。
就以今年五一为例,据统计,榕江县城共接待游客40.93万余人次,同比增长10.5%,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08亿元,同比增长12.7%。全县酒店更是出现连续满房,铁路部门为此加开列车疏导客流,这都是体育赛事IP对文旅加持的真实体现。
而“苏超”也取得如今流量热度和旅游经济促进效果。“体育赛事+文旅”这一模式似乎是条可被复制的成功路。
此前就有网友对四川文旅留言建议,是不是可以开展“川超”——四川城市足球联赛。也学习“苏超”这样调动全省热情来办一场纯粹的比赛,提升全民参与度和足球热情。
四川省体育局给到的答复是,“巴蜀雄起杯”川超联赛将借鉴苏超联赛的健康发展经验,完善赛事体系,强化监管,推动公平竞赛,并动员社会力量参与,促进群众足球与校园足球发展,助力全民健身。
四川足协也曾发布过消息,2025年四川省“三大球”联赛(足球项目)暨“巴蜀雄起杯”业余足球联赛将于6月21日正式拉开帷幕,但目前仍是延期举办的状态。
官方说法是为优化赛事组织工作,进一步提升赛事品质。这摆明也是看到“苏超”热度,临时“刹车”重新规划,铆足了劲儿也想来个“不踢则已,一踢惊人”。
此外,还有广东“粤超”、河南“豫超”、安徽“徽超”、浙江“浙超”……这其中很多赛事也都已经举办过很多届,但从没像现在这样,渴望学习借鉴“苏超”经验,也能接一波出圈热度。能不能再出一个热度堪比“苏超”的城市联赛,这些省市的网友也很着急。
但这步棋恐怕真没那么好走,短期内想再造一个“X超”,突出差异还能激发全民关注度,很难。本质上,“村超”与“苏超”的大火,走的也是两个不同的营销赛道。
就拿“村超”来说,根据此前媒体报道,榕江自2021年起就成立了由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人领导的新媒体助力乡村振兴机构,从乡到村都有新媒体服务机构,精心培育了1.2万个新媒体账号、2200个本地网络直播营销团队。
并且当地鼓励全民参与宣传“村超”,是践行“把手机变成新农具、把数据变成新农资、把直播变成新农活”的“三新农”发展理念,更是新时代乡村振兴事业的缩影。
而“苏超”则是胜在梗多,不“端”着。与村超有显著不同在于,江苏城市足球联赛的第一诉求不是利用热度助农,或者把经济效益放在最重要的目的。“散装”江苏之所以“散”,就是因为当地经济发展已经很给力,单拎出哪个区市地区实力都很抗打。
没有思想包袱面对各种调侃才会心态更开放。
就拿常州来说,一球不进仍是江苏去年5个GDP破万亿城市之一,且每场比赛也都拼尽了全力,在成绩上表现出的“反差萌”,反而更能引发网友玩梗的兴趣。
不论怎么“黑”,对常州来说都无伤大雅,最差也就是落个“最接近中国男足实力”水平。
之于江苏各区市地方之间的“恩怨情仇”,谁也不服气谁乱成一锅粥,更是地理、历史造就的,“大内斗省”的名号也不是一天两天因为“苏超”才有的。
羡慕这波热度之余,怎么找到自家适于宣传的突出特点,既不会过于浮夸,还不会被网友反感弄巧成拙,是得花费心思。而且只有宣传跟得上,接待和服务能力、文旅资源调动和配合跟不上,一样很难延续热度、激活更大经济效益。
更重要的,当“X超”的火不再是个例,大众关注度和流量也会被分散,就连“苏超”的热度还能延续多久,是不是会因信息过载最终回归自娱自乐,也是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个值得关注的变化是,近两年地方文旅已经成为互联网冲浪前沿的“选手”,官方对流量热点的感知和敏感度,要比其他官方更“熟练”,借势营销和造梗的速度也越来越快。
但这其中也有一个共性问题,就是跟风效应明显,线上流量与线下引流割裂。
曾产出过多个旅游爆款内容的大V博主@史里芬Schlieffen在接受闻旅采访时提到,现在很多地方文旅的新媒体营销宣传切口非常窄,往往是聚焦某项热点事件、某个活动,甚至是某部爆款影视剧的零散流量,不具备关联性,内容承载厚度也非常小。
在追逐热度和出圈流量的同时,地方文旅更应该琢磨的事儿其实是,如何借助零散热度,贯穿个体特色,通过出圈机会把自己给“讲”明白。这比一味追热度更重要。
面对“苏超”热度也想要效仿,应该先想明白这一点。
因为文旅业态具备“一业兴、百业旺”的高效联动作用,推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已经是当下各地方共同探索和努力的目标。从实践角度如何才能成效最大化,不同省市面前摆放的“考卷”是不一样的。
即便不能成为下一个“苏超”,只要做足准备,借助其他更适合的由头,其他体育赛事又或者地方性庆典活动、传统文化节日等,也一样可以等来属于自己的出圈机会。
图片来源于摄图网和网络截图
更新时间:2025-07-0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