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美国对中国加关税,2018年和2025年的市场反应简直是冰火两重天。
2018年关税消息一出来,人民币立马就贬了,市场上一片紧张。

可2025年这波关税落地,人民币没怎么波动,反倒是美元指数跌了,尤其消息出来四五个小时后,跌得更明显。
这反差里藏着的门道,比关税数字本身有意思多了。
有学者专门做过对比研究,2018年那波关税时,他们盯着彭博上每10分钟的离岸人民币收盘价,还对照着彼得森研究所的记录。

这机构从2018年就盯着中美关税那点事儿,每条政策都记在案。
2025年的分析也用了一样的法子,这样比出来的差别才靠谱。
2025年1到9月,这研究所记了25件中美关税相关的事儿,其中13件是美国要给中国加税,比如全面加税,还有针对钢、铝那些的全球关税。

数据摆出来挺直观:2018年关税消息一放,离岸人民币对美元平均贬了点,头两个小时反应特别清楚。
2025年反过来了,人民币先贬了一点点,过五个小时反而涨了,全程看不出关税在主导,美元指数倒是跌了不少。
本来想是不是关税力度不一样导致的,但后来发现2025年加税范围更广,覆盖的商品价值更高,可作用反而弱了。

这说明不是力度的问题,是市场对关税的“敏感度”变了。
更有意思的是分类型看,总量关税(针对整体贸易)出来后,人民币还有点升值,行业关税就没什么动静。
毕竟现在大家都明白,局部行业的摩擦影响有限,整体贸易层面的动作,中国也扛得住了。
人民币稳了,美元却跌了,这事儿可不是偶然。

按道理说,美国加关税要是能改善贸易情况,美元该涨才对,2018年也确实是这么走的,可2025年反着来,这里面藏着门道。
美元跌首先是因为它的资产没人爱了,2018年美国就盯着中国加税,2025年不一样,好多贸易伙伴都被卷进来了,还搞了个“对等关税”。
4月2号那回宣布对等关税,投资者立马就卖美股,转去买其他发达国家的资产。

从资金流能看出来,2025年上半年美股资金流入一直在降,8月还流出了不少,9月反弹也只是因为大家猜美联储要降息,不是真看好美元资产。
再就是全球都在慢慢减少用美元,有报告说,美国搞的逆全球化把美元的环流体系打乱了。
SWIFT的数据显示,2025年4月到8月,美元在跨境支付里的占比降了不少,这是好几个月以来的最低。

好多国家还在加仓黄金,咱们中国9月的黄金储备占比也到了这些年的最高,说白了就是大家不想把鸡蛋放美元这一个篮子里了。
美元跌确实带了点人民币,但人民币自己能稳住,靠的不是别人,是咱们自己的实力。
这让我想起之前美国对稀土磁铁加200%关税那事儿,看着吓人,其实根本撼动不了中国。
为啥?因为中国有从开采到深加工的完整产业链,不是短期能建起来的,现在的出口和产业链情况也一样,不是美国加个关税就能拆开的。

先说出口,2018年对美出口占比挺高,关税一来就慌,现在不一样了,对东盟的生意起来了,成了第一大贸易伙伴。
就算有些企业把产能移到东盟,上游的原材料、精密部件还得靠咱们供应,表面移出去了,实际上还绑在一起呢。
2025年前三季度,咱们出口还涨了,尤其是新能源汽车、锂电池这些“新三样”,借着全球绿色转型的东风卖得特别好,这就是多元化市场的好处。

再说说科技实力,这可是人民币的“硬背书”,这些年咱们的研发投入一直在涨,和美国的差距越来越小。
科技产出也不差,科技论文数量早就超过美国了。
更关键的是全要素生产率,这东西能看出技术进步和效率,2016年后咱们的增速就一直比美国快,2024年还领先了一些。

毫无疑问,科技实力上来了,人民币的“含金量”自然就高了。
这么看下来,从2018到2025,关税对汇率的作用完全反过来了。
这背后不是谁输谁赢,而是美国再想把中国排除在全球产业链之外,根本不现实。
中国的产业链和科技实力摆在这儿,全球贸易格局也变了,老一套的关税手段没用了。

以后看美元和人民币的走势,不能只盯着关税,得看美元的吸引力,更得看咱们自己的产业链和科技硬不硬。
毕竟市场逻辑已经变了,老眼光真的跟不上新情况了。
更新时间:2025-10-2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