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在地球上生活了大约240万年,之所以这么久,除了物竞天择,还与繁衍有着直接关系;
而下一代的诞生,男女双方,少了谁都不行,不过,现在科技发达,男女没有肌肤之亲,也能孕育新生命。
于是,一种“新型生育”流行开来,女人既当爹又当妈,一边赚钱一边养家;
无形中打破了传统家庭“男主外、女主内”的模式,这就导致男人变成了工具,失去了生育的掌控权,被动等着让人选。
那么,“新型生育”究竟是怎么流行的?女人为何不需要男人了?
这种“新型生育”有一种通俗的说法,那就是“去父留子”,一些有钱的女人,不恋爱、不结婚,跑到国外买精子。
我们都知道,美国是全球最大的精子出口国,精子库有上百家,除此之外,丹麦、英国、荷兰等发达国家,也都有精子库。
与中国精子库不同,允许买卖的同时,精子库还提供提供者的肤色、眼睛颜色、学历、家庭成员信息、职业信息、兴趣爱好等信息。
女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挑选,然后就有了“理想型宝宝”。
就比如2017年,吉林女孩叶海洋花50万重金购买精子,提供者毕业于美国名校;
拥有4国混血,经历九月怀胎,生下5国混血女儿,诞下又生下二女儿、双胞胎儿子。
也有的女人选择冻卵加上人工受孕,就比如鬼鬼吴映洁,不走婚,非自然受孕,通过科技实现“妈妈梦。
还有的女人不婚生育,张碧晨就是最好的例子,与华晨宇断崖式分手,随后带“球”跑路,生了娃才通知父亲,不过,也是自己抚养孩子。
“新型生育”悄然流行,男人成了工具人,这些女人都有这些共同点。
她们经济独立,实力很强。
俗话说“生孩子容易,养孩子难”,从出生到上学,再到娶妻嫁人,处处都要花钱;
尤其做了母亲,都想着将最好的东西给孩子,优渥的生活、精英的教育、培养兴趣爱好等等,这些都是真金白银堆砌出来的。
再者,感情受挫。一些人情路坎坷,被感情伤得特别深,不敢再踏进婚姻;
可又不忍心父母享受不到天伦之乐,也不想自己太孤单,去父留子无疑是最佳的办法,既免了婚后生活的一地鸡毛,同时又满足了自己的需求。
还有就是对伴侣、婚姻质量要求极高。
接受高等教育、实力极强的女人,都是向上要求,渴望找到比自己还优秀的另一半;
身体与精神高度契合,这种男人几乎只存在于幻想,所以,她们无法接受现实与理想的差距,便会购买精子。
如今,这种“单亲妈妈”越来越多,她们饱受争议,很多人认为太自私,只考虑自己,没有替孩子想想;
当别人问起“父亲是谁”?难道要说是“精子”?更何况孩子的成长,父亲的作用无可替代。
“生物学儿女”都逃避不了一个问题,“父亲是谁”?那该如何回答呢?
叶海洋的大女儿是这么说的,“我家的所有事情都是妈妈一人承担的……她是女强人。”
小小年纪用幽默的方式回答了这一问题,叫人感叹,优秀的基因多么的重要。
生父问题或许好回答,教育问题该如何解决?从心理学角度看,父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在性别角色认同方面,父亲是男性行为的榜样。
男孩通过观察和模仿父亲,学会如何成为一个有担当、有责任感的男性;
女孩则在与父亲的互动中,了解男性思维和行为模式,这有助于她与异性建立健康的关系。
认知发展上,父亲更倾向于鼓励孩子探索和冒险。
通过带孩子做一些具有挑战性的活动,如户外运动、手工制作等,这样能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力。
情感支持层面,父亲的沉稳、理性、勇敢,可以提高孩子的心理素质,增强心理韧性,面对困难时学会坚强和冷静。
因此,单亲妈妈非常不容易,身兼两种角色,还要赚钱养家,即使能力再强,也免不了有疏忽的地方。
所以,选择“新型生育”,要从多方面考虑,这不仅关乎个人身体状况、经济承受能力,更涉及家庭氛围、未来教育规划等诸多因素。
否则,很容易给自己、家人、孩子带来永久性的伤害,孩子是生命的延续,我们要对生命负责,深思熟虑再做决定。
最后,你怎么看“新型生育”?
-The End -
作者-刘森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图片源自网络,侵权请联系
更新时间:2025-08-0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