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联大遇“购物封杀”,美曝神职奢侈,伊放话停IAEA合作

当地时间9月22号,美国突然给要参加第80届联大的伊朗代表团来了个“紧箍咒”,不让进批发商店和奢侈品店购物,连活动范围都框死了,只能在住的酒店和联合国总部之间跑公务。

说实话,这事儿赶在联大开幕前一天官宣,明眼人都能看出来,美国这是故意的。

禁令咋回事

以前伊朗代表团去纽约,除了联合国总部,还能去常驻代表团、大使官邸,甚至约翰・肯尼迪机场,活动自由比现在多不少。

现在国务卿鲁比奥一句话,直接把范围缩成“两点一线”。

美国国务院副发言人皮戈特还说,这么做是为了给伊朗神职阶层施压,吐槽伊朗官员在海外买奢侈品,普通民众却过着苦日子,没水电、基础设施差,还得受穷。

本来想觉得这理由挺站得住脚,但后来发现伊朗那边也有说法,说民生差根本不是自己的问题,全是美国长期制裁闹的。

咱客观说,两边各有各的理,不过美国这操作确实有点“越界”。

按国际上的《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外交人员本来能自由活动,除非涉及接受国安全,美国这次把范围压得这么小,明显超出了“合理安全限制”的范畴。

而且专门禁“奢侈品购物”,说白了就是想把伊朗代表团和“特权阶层”绑在一起,打心理战而已,这点倒是挺明显的。

美国这边拿“民众困境”说事儿,还顺带提了“美国公民安全”,说不准伊朗用联大推进“恐怖主义议程”。

老实讲,这话术有点绕,其实就是想避开“限制外交人员自由”的争议,又能争取点国际舆论支持,算盘打得挺精。

为啥这么干

要说美国突然下这禁令,不是没原因的,美伊最近本来就僵得厉害。

今年6月底,美军直接跟以色列组队,搞了个“午夜之锤”行动,炸了伊朗三个核设施,福尔多、纳坦兹还有伊斯法罕。

当时出动了125架战机,里面还有7架B-2轰炸机,扔了75枚精确制导武器,连14枚“地堡克星”钻地弹都用上了。

那钻地弹可不一般,据说能穿透几十米厚的混凝土,就是专门对付地下核设施的。

伊朗核设施被这么一炸,浓缩铀生产能力暂时降了不少。

美国跟欧洲盟友、以色列还一直说伊朗想搞核武器,伊朗却死活不认。

这边军事上刚动手,那边特朗普又把以前的“极限施压”政策捡了回来,通过制裁把伊朗石油出口压得快归零了,本来就脆弱的伊朗经济,这下更难了。

如此看来,美国对伊朗代表团下禁令,根本不是孤立事件。

前面炸完核设施,后面又加码经济制裁,现在联大前再卡一下外交活动,就是想从军事、经济、外交三方面一起施压,逼伊朗在核问题上让步。

说白了,这购物禁令就是“连环招”里的一环,看着是小事,其实跟前面的操作都是连着的。

后续会咋样

美国步步紧逼,伊朗也没打算认怂。

联合国安理会最近刚通过决议,说9月28号起要恢复2015年伊核协议解除的那些制裁。

伊朗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立马放话,要是制裁真恢复,就停止跟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合作,还说欧洲国家这么干,会让合作“事实上暂停”。

目前伊朗外交部还没对美国的购物禁令表态,但之前也有过不少反制手段,比如扣过霍尔木兹海峡的美国油轮,今年5月还试射过能打到以色列和美国中东军事基地的中程导弹。

很显然,伊朗也不是好惹的,真被逼急了肯定会反击。

接下来联大召开,美伊这对峙肯定是国际社会的焦点。

伊朗代表团在严密限制下搞活动,两边在核问题、地区安全上的分歧又没法调和,怕是短时间内好不了。

更何况中东地区本来就不太平,美伊这么闹下去,很可能让军备竞赛更厉害,比如沙特、阿联酋这些国家最近就一直在买美国武器。

总的来说,美国这“购物禁令”看着不起眼,实则是美伊博弈的缩影。

一边靠限制外交活动打心理战,一边用军事、制裁加码施压,另一边则用停止国际合作、试射导弹硬扛。

这事儿最后会咋发展,现在还说不准,但有一点能确定,要是两边一直这么对抗下去,不光伊核问题解决不了,中东的安全形势也会更危险。

毕竟这种互相施压的方式,从来都不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6

标签:财经   伊朗   神职   联大   奢侈   美国   禁令   代表团   联合国总部   以色列   外交   奢侈品   中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