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贝居然在江西没有一家门店?”
最近,不少网友在讨论西贝预制菜风波时,意外发现了这个有趣的现象。截至2025年,西贝在全国62座城市拥有近400家门店,却唯独绕过了江西。
这一发现迅速在网络上引发热议,西贝官方客服向媒体确认,江西目前确实没有西贝门店,至于未来是否会入驻,“要看公司决策”。
西贝为什么不敢进江西?
在江西,“现点现炒” 不是高档餐厅的专属,而是遍布大街小巷的日常。餐馆会把当天采购的食材直接摆在店内,客人看着食材选菜,新鲜度一目了然。
江西某餐饮从业者描述:“江西人吃饭最看重锅气,就是食物刚离开炒锅的那股香气,这是任何预制菜都无法复制的。”
这种对新鲜和锅气的极致追求,构成了江西饮食文化的灵魂。正因如此,江西的餐饮生态对外来正餐品牌并不友好。
江西省烹饪餐饮饭店行业协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涂先生指出,“除了火锅、烧烤这类偏年轻化的品类,外地正餐品牌很少能在江西站稳脚跟。”
江西有着强大的本土菜系,浔阳菜、客家菜、饶帮菜、南昌的豫章菜等,各自都有着鲜明的特色和稳固的消费群体,进一步巩固了这片美食堡垒。
相较之下,西贝作为西北菜的代表,主打牛羊肉和面食,口味偏咸香,辣度相对较低。 这种风味差异,使得西贝与江西人的日常饮食需求之间存在一条难以跨越的鸿沟。
除此之外,价格更是成为了关键的制约因素。
红餐大数据显示,西贝2024年人均消费83.66元,超出同行50%以上。而在江西,人均40元左右就能吃到三菜一汤的丰盛一餐,而且还是地道的本地特色菜。
有江西本地食客算了一笔账:“一家三口在西贝吃一顿,最少也要300左右,在江西花300块钱一家三口可以下三次馆子,而且菜品还是现炒出来的。”
面对江西如此的市场,西贝的“缺席”更像是一种战略上的理性选择。
在战略层面,西贝长期将资源集中于一线及新一线城市,优先选择成熟商圈和高人流量区域布局。这种策略使其更倾向于深耕已验证的市场,而非开拓文化差异较大的新市场。
从行业环境看,当前餐饮行业面临成本上升与供给过剩的双重压力,多数品牌选择收缩扩张步伐、优化现有门店运营。这种行业趋势进一步限制了新市场的开拓。
更为严峻的挑战还是供应链。
西贝的特色食材如牛羊肉、莜面等,大多来自西北地区,要将这些食材运输到江西,面临着长途运输、保鲜等一系列问题,必然会增加运营成本。而江西本地又缺乏适合西贝菜品的高质量食材供应商,如果选择在江西本地采购,可能难以找到与西北食材品质相当的产品。
这一次罗永浩对西贝预制菜的吐槽,其实无意中揭开了餐饮行业标准化与地域饮食文化之间的深层矛盾。
随着“中央厨房标准化”撞上“现炒现卖”的消费者心理预期,这场争议暴露了预制菜赛道最尖锐的矛盾——效率提升与情感价值的不可调和性。
对于追求锅气的江西食客而言,西贝采用的中央厨房+冷链配送的模式,在口味感知上和他们的喜好存在较大差异。
反观江西小炒,它带着浓郁的地方特色与人间烟火。每一道菜都是厨师现场精心烹制,火候的精准拿捏、调料的巧妙搭配,让食材焕发出最本真的味道。
那热气腾腾的锅气,是预制菜无法复制的灵魂。
西贝在江西的“空白”,并非个例。许多全国化的连锁餐饮品牌,在江西也鲜有踪迹。
对于西贝这样的连锁餐饮品牌而言,它们面临着标准化与本地化的根本矛盾。为了保证菜品的一致性,连锁餐饮通常采用中央厨房模式,所有门店所需食材均由中央厨房统一配送。
这种方式虽然提高了效率,但也牺牲了一部分菜品的新鲜度和口感,而这正是江西消费者最为看重的部分。
西贝若想在江西站稳脚跟,要么彻底本土化,可能丧失品牌特色,要么坚持原味,面临市场不接受的风险。这种“二选一”的困境,成为其进入江西的首要障碍。
尤其随着《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即将出台,餐饮行业的透明化程度将被迫提高,西贝们长期依赖的“模糊化表述”空间将彻底消失。
西贝不敢进江西,从侧面也透露出餐饮行业的一个巨大机遇:在不断资本化和工业化的餐饮市场中,地方特色饮食文化的“烟火气”正成为一条坚固的护城河。
更新时间:2025-10-0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