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狂飙突进!黄仁勋签下沙特1.8万芯片大单

导语
美国东部时间5月13日,英伟达股价单日暴涨超6%,市值突破3.1万亿美元。这一波行情的引爆点,不仅是其AI芯片的供不应求,更源于CEO黄仁勋在沙特的一场重磅签约——向沙特主权基金旗下AI公司Humain出售1.8万颗顶级Blackwell芯片。这场交易背后,暗藏着美国科技巨头与中东“金主”的深度绑定,以及全球AI算力竞赛的野心与隐忧。



一、芯片大单背后:特朗普的“中东棋局”

黄仁勋此次沙特之行,是特朗普中东访问计划的核心环节。根据沙特-美国联合声明,英伟达的Blackwell芯片将用于建设沙特首个500兆瓦的AI数据中心,未来计划扩展至1.9吉瓦。值得注意的是,这一订单不仅是商业合作,更是美国重塑全球AI供应链的战略布局。

特朗普政府正推动修改拜登时代的芯片出口限制政策,拟允许沙特和阿联酋等盟友大量采购先进芯片,前提是数据中心需接受美国监管。分析人士指出,此举旨在通过“技术换地缘影响力”,巩固美国在中东的科技主导权,同时为英伟达等企业开辟新市场。


二、英伟达的“钞能力”:从财报狂飙到沙特订单

英伟达的股价神话,早已有迹可循。2025财年第一季度,其营收同比暴增262%至260亿美元,净利润飙升628%至148亿美元,平均每天净赚12亿元人民币。黄仁勋更在财报会上直言:“下一场工业革命已经开始,AI将重塑所有行业。”

而沙特订单的落地,进一步验证了英伟达的“不可替代性”。Blackwell芯片作为当前最先进的AI算力引擎,单颗售价或超3万美元,1.8万颗的订单价值至少达5.4亿美元。更关键的是,沙特计划借此打造本土AI大模型,覆盖阿拉伯语多模态应用,这将为英伟达开辟长期增量市场。


三、技术霸权与隐忧:中国厂商的挑战

尽管英伟达风头无两,但其隐忧亦不容忽视。在中国市场,华为昇腾等国产芯片正加速替代英伟达的H20系列。近期H20芯片因性能不足被迫降价,暴露了其在非尖端市场的脆弱性。与此同时,美国对华芯片出口管制迫使英伟达“绕道”中东,试图通过沙特等第三方维持市场份额。

然而,这种“曲线救国”策略风险犹存。沙特与中国的密切关系,可能让美国警惕技术间接流入“竞争对手”手中。黄仁勋此前已赴华盛顿游说放松出口限制,但特朗普政府更倾向于将芯片作为“政治筹码”,而非单纯的商品。


四、全球算力竞赛:谁在争夺AI时代的“石油”?

沙特的野心远不止于数据中心。该国主权基金PIF成立Humain公司,目标是将沙特打造成中东AI枢纽,与美国、中国形成三足鼎立之势。而英伟达的芯片,正是这场竞赛的“军火”——全球科技巨头中,微软、Meta、特斯拉等均已囤积数万颗英伟达GPU,用于训练大模型和自动驾驶系统。

黄仁勋预言:“主权AI(国家主导的AI基础设施)将从一个概念发展为价值数十亿美元的产业。” 从沙特到阿联酋,从美国到欧洲,各国正疯狂投资算力基建。据估算,2025年全球AI芯片市场规模或突破2000亿美元,而英伟达独占75%以上份额。



五、未来之战:技术、政策与资本的三角博弈

英伟达的狂飙,映射出AI时代的三重博弈:

  1. 技术迭代:Blackwell芯片虽供不应求,但华为、AMD等对手正加速追赶,摩尔定律的失效让竞争更趋白热化;
  2. 政策角力:美国以芯片出口为外交工具,中国以国产替代突围,全球供应链面临重构;
  3. 资本争夺:沙特、阿联酋等主权基金豪掷千亿美元押注AI,科技巨头与石油资本的结合或将改写产业规则。

黄仁勋的沙特之行,或许只是这场宏大叙事的一章。当算力成为新时代的“石油”,英伟达的芯片,正在书写下一个帝国的蓝图。



结语
从硅谷到利雅得,从华尔街到中东海湾,英伟达的崛起早已超越商业范畴,成为大国博弈的缩影。黄仁勋的1.8万颗芯片,不仅是订单,更是一张通往AI霸权时代的门票。然而,技术狂潮之下,暗流涌动——当全球算力被少数巨头垄断,谁来确保这场革命真正属于全人类?答案,或许藏在下一个芯片的代码中。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15

标签:科技   沙特   英伟   狂飙   芯片   美国   中东   阿联酋   美元   全球   主权   中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