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长大后,为什么不爱你了,连你的关心也讨厌,看完你就明白了

01

“我的事,不要你管,行不行。”

“我是死是活,关你什么事?”

“你别打电话了,我不想接......”

曾经很乖的孩子,忽然就变得不乖了,甚至躲着父母。

孩子上了大学之后,除了要钱的时候,会和父母联系,其他时候,如失踪了一样。

孩子的变化,让很多父母,非常难受,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俗话说:“花木凋零,烂在根部。”

孩子长大后,为什么不爱你了,连你的关心也讨厌,要找到根源,对症下药。

02

“客体化凝视”,把父母和孩子的关系,越推越远。

精神学家研究发现,父母在潜意识里,把孩子当成满足自己情感、期待、面子的“工具”或“投影”,而不是当成一个独立、有想法、有自我情感需求的人。这就是“客体化凝视”。

很多父母,总认为孩子小,应该听我的。慢慢就形成了一些不成文的“霸王条款”。90%的条款,都是满足父母。

邻居家的 孩子,被送到跆拳道,拿到了一次比赛的奖杯。最高兴的是邻居妈妈,很快晒了朋友圈,并且在业主群炫耀了一顿。

一些有孩子的业主,使劲点赞。妈妈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另一面,孩子是拒绝晒成绩的。甚至对跆拳道,也不是那么爱,觉得耽误了太多学习时间。

亲戚家的孩子,想去湘西某大学,已经确定 了专业。但是父亲强势地要求,一定要去长沙某大学。

父亲认为:“省会的大学,视野开阔,对发展有利。”

父亲还说:“如果不听话,就不给大学的费用了。”

以上两个例子,都是“客体化凝视”的具体表现。

从心理上分析,孩子言行举止,一直要满足父母,长期得不到尊重,就会引发很多创伤。最终导致对原生家庭的失望,对父母的反感、过度依赖、模糊边界等。

1.孩子变得叛逆,不是变坏了,而是开始产生自己的认知和主张,和父母的设定,不一样。

2.孩子的想法被一次次否定,就开始降低对自己的信任度,成绩往往会下降,做事没精打采。

3.孩子失去独自奋斗的精神,对父母的依赖性越来越大。比方说,孩子二十多岁了,遇到喜欢的人,但是不敢确定,那是他的对象,要回家问一问妈妈。一不留神,就变成了妈宝男。

4.孩子的隐私,很容易被父母侵犯。孩子的言行举止,父母都要掌握,孩子就变成透明人了。而孩子是需要自己的领地的,比方说,有一个学习差的玩伴,但是不希望父母知道,干涉。

当“工具”或“投影”忽然觉醒的时候,就是不听话,拒绝父母关心的开始。

03

聪明的父母知道,“爱”和“放手”其实是一回事。

哲学家庄子说过:“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孩子的人生,注定有他们的轨迹,也需要自己去试错,自己去成功。

当父母从孩子的角度,去凝视“长大这件事”,就能改变育儿的做法了。

举一个例子:客体化凝视之下,孩子被很高的要求,因此孩子认为,“我要做得更好,才被父母看到,点赞”。反过来,孩子有一点点好,就会被父母看到,并且点赞。

如果每天发现孩子的一点好,那么孩子会很开心,很自信。结果就是这样——好孩子,是被夸出来的。

再举一个例子:孩子和一个学习成绩不好的玩伴在一起,客体化凝视之下,是不被允许的,怕孩子也变成差生。但是从孩子看来,单纯是一起游戏,情绪价值很高,当然允许。

父母甚至可以约差孩子来家里聚会,告诉孩子读书的重要性。最终,自家孩子和玩伴,一起变好,互相鼓励。

不要动不动就“孩子不正常”,其实孩子很正常。不正常的是,父母无法理解,还使劲左右孩子。

从要求孩子,到尊重孩子,再到认同孩子,这是一个放手的过程。

《论语》里说:“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父母爱孩子,是一时半会的,孩子自爱,才是永久的。

一个孩子,很自信,有主张,有自己的圈子,专注自己的领域,肯定会成功,并且反过来,他有能力来爱父母。

随着 孩子的长大,父母的放手尺度越来越大。

儿童心理学家,把孩子成长,分成几个阶段。

4岁前,“语言模仿期”。

5到8岁,“认知过渡期”。

9岁以后,言行开始独立。

如果父母常常对十几岁的 孩子强调:“你都那么大了,我会尊重你。”孩子会主动调整心理,迈出属于自己的步伐。

当父母从孩子的角度,去凝视“父母自己”,就更好了。

“蛇不知道自己有毒,人不知道自己有错”,这是很常见 的问题。如果从对方看自己,错就发现了,然后可以很好地改正。

孩子眼里,父母是什么形象,需要怎么改变。完全可以征求孩子的建议,给孩子话语权。

04

任何一个孩子,都要被父母关注,关心,但更要一个前提:“尺度刚刚好”。

父母们,不要因为孩子走偏了一点点,学习有沉沉浮浮,就焦虑,而是觉得欣慰,孩子要接受考验了。

父母们,凝视,在一定时候,就是看孩子长大,当自己是旁观者。

请相信,每一个孩子都会变得很好,只是孩子的好,不一定符合父母的期待。

作者:布衣粗食。

配图来源网络。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24

标签:育儿   讨厌   孩子   父母   客体   言行   玩伴   例子   父亲   妈妈   跆拳道   尺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