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7月14日下达最后通牒,威胁俄罗斯,如果没有在50天内达成和平协议,美国将对俄罗斯征收最重关税,并向乌克兰提供军事援助,其中包括能直接打到莫斯科的远程导弹。
对此通牒,俄罗斯不仅不买账,反而表达出强硬态度,还加大战场攻势,有把西方打到“求和”的架势。
面对此情此景,特朗普突然一改口风,光速“服软”,甚至连昨天说的话都不认了。
俄罗斯的态度如此强硬,美国为何不加大制裁力度,反而服软?
先看特朗普的手段。
他以为用关税和军援就能逼俄罗斯让步,可普京根本不吃这一套。
俄罗斯被制裁了这么多年,挺到现在依然实力强劲,靠的就是一股子狠劲。
俄罗斯外交部副部长里亚布科夫直接放话,所有对俄设置最后通牒的行为都是不可接受的,俄军会继续推进特别军事行动。
而且,普京直接下令“继续推进,直到西方接受俄罗斯全部条件”。
这态度,摆明了就是要把西方打到求和为止。
随后特朗普的态度突然就变了。
15日他在白宫接受采访时,一口咬定自己不支持攻击任何首都城市,还说不会提供远程导弹。
白宫发言人也赶紧出来灭火,说媒体“断章取义”。
这和他前一天的强硬表态简直判若两人。
只能说特朗普的“变脸”确实很厉害,只不过接下来要头疼的就只有泽连斯基了。
为啥会这样?其实特朗普心里清楚,他那套极限施压在普京面前根本不好使。
俄罗斯的底气从哪儿来?
军事上,俄军在库尔斯克前线节节推进,对乌军保持着攻势。
经济上,俄罗斯已经进入战时体制,失业率降到最低,普京的支持率稳稳的。
更关键的是,俄罗斯和中国的战略合作不可动摇,这让西方的制裁效果大打折扣。
这直接打了特朗普“切断俄能源出口”的脸。
美国这边呢?看起来气势汹汹,其实问题一大堆。
首先是关税这招,美俄年贸易额才35亿美元,就算征100%关税,对俄罗斯的影响也相当有限。
而且俄罗斯能源贸易早就转向本币结算,美国根本卡不住脖子。
再说军援,特朗普想让北约盟国掏钱买美国武器,从本质上来说还是以“发战争财”为主,结果法国、意大利直接拒绝参与,德国、瑞典等国虽然支持,但也有自己的小算盘。
这种“北约埋单”的模式,说白了就是美国想甩锅挣点钱,可欧洲国家也不傻。
还有更关键的一点,特朗普的政策在乌克兰也不讨好。
泽连斯基对美俄元首通话结果极为不满,他觉得美国和俄罗斯背着乌克兰谈判,根本没把乌克兰的利益放在眼里。
更讽刺的是,特朗普前脚说要提供远程导弹,后脚就否认,这种“开玩笑一样”的口碑,让乌克兰对美国的信任大打折扣。
再往深了看,美国这波操作其实暴露了战略上的空虚。
特朗普执政初期想复制“交易外交”,结果发现俄罗斯根本不吃这一套。
半年的外交努力失败后,他只能重拾“极限施压”,而且“关税大棒”这一招对国际局势确实产生了许多影响,可这招在俄罗斯面前同样不管用。
欺负欺负小国确实好使,但是面对世界上同等地位的大国,压力确实不算大。
更尴尬的是,美国国内对特朗普的政策也有分歧,国会、舆论都在盯着,他根本没法放开手脚。
而且态度再强硬一点,就“不礼貌”了
普京这边就不一样了,他手里握着好几张王牌。
军事上,俄军在战场上占据主动,库尔斯克前线的推进就是最好的证明。
经济上,俄罗斯战时体制稳定,能源出口转向亚洲,日子过得比美国想象中滋润。
外交上,俄罗斯和中国、朝鲜等国的合作越来越紧密,西方的孤立政策根本没用。
现在的局势就像一场棋局。
普京稳坐中军帐,步步为营;特朗普则像拙劣的商人,每一句话都不是很靠谱。
欧洲国家在旁边看着,心里也有自己的小九九。
乌克兰夹在中间,心态被特朗普反复揉捏,成为了最难受的那个。
这场博弈最终会怎么收场?谁也说不准。
但有一点很清楚,特朗普的“最后通牒”已经成了笑话,普京的强硬态度反而让俄罗斯在谈判桌上占据了主动。
接下来就看特朗普怎么收场了,估计他自己也很头疼。
毕竟,他也想不到,普京真就选择了硬刚到底。
但要是事态逐渐发展成美俄之间的大国斗争,那将会是全世界都不愿意看到的。
更新时间:2025-07-1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