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已经被逼上绝路!美日关税谈判后:日本或将疯狂撕咬中国

7月22日,特朗普在社交媒体高调宣布:美日达成贸易协议,但是协议里,日本明显是吃亏的那一方!

不过表面看,日本汽车股应声暴涨,似乎躲过了“灭顶之灾”。但细究条款,日本付出了三重代价:财政失血:5500亿美元相当于日本2024年GDP的10%,且90%利润归美国,被专家称为“经济保护费”;产业让渡:开放农产品市场将冲击日本农业,汽车关税虽降至15%,但仍比此前平均税率高5-8个百分点。

战略被动:协议要求日本车企“加强与美企业的合作”,实质是向美国转移技术主导权。

为什么日本甘愿接受不平等条款?答案藏在政治绝境中。

首相石破茂的执政联盟刚经历70年来最惨败局,参众两院均失多数席位,支持率暴跌至22.9%的历史冰点。他急需用“对美妥协”换取政治喘息,哪怕代价是经济主权。

汽车是日本经济的命门,占对美出口的34%。15%的关税看似“优惠”,实则暗藏杀机。

成本压力:丰田测算,15%关税仍将导致年利润减少近1万亿日元,被迫加速向美国转移产能;逆向进口陷阱:日本政府协调车企将美国工厂生产的汽车返销本土,直接冲击国内就业和产业链。

更危险的是,5500亿美元投资中,汽车业承担大头。截至2024年,日本车企在美累计投资仅660亿美元,新协议规模相当于历史总和的四倍,必然加剧日本本土“产业空心化”。市场狂欢背后,是日本制造业动摇的外现。

美国为日本套上经济枷锁的同时,并未放松“安全承诺”这张牌的力道。通过高调强化“美日同盟”、加速部署中导系统、扩大日本自卫队权限,美方不断强化东京的心理暗示:唯有更紧密地服务于美国战略,其安全才有保障。

在美国构建的“印太版北约”中,日本角色越来越清晰:一个具备强大海空实力、高度依赖美国扶持、同时对华怀有复杂敌意的一线“打手”。美国正试图将日本对自身安全的焦虑,精准转化为对抗中国的战略动能,借东京之手冲在对抗第一线。

石破茂的“投降式谈判”未能挽救政权。民调显示,51.6%的民众要求其辞职,自民党内部麻生派已公开逼宫。而真正的风暴来自极右翼政党“参政党”,这个成立仅5年的团体,凭借“日本人优先”口号,席位从1席暴增至14席,成为选举最大黑马。

该党领袖神谷宗币被称作“日本版特朗普”,主张减税、排外、反移民,将民众对经济停滞的不满引向“外国势力”。以往的经验表明,国内危机越深,右翼越可能对外转移矛盾:

对华政策硬化:参政党明确将中国视为“经济威胁”,鼓吹减少对华依赖;配合美国遏华:日本可能进一步追随美国技术封锁,甚至在对华关税、供应链审查上加码。

石破茂若下台,继任者防卫大臣木原稔主张“修复日美关系”,不排除以对华强硬换取美国支持。

并且,日本骨子里对周边大国崛起的排异反应从未消退。面对来自美国的系统性挤压,东京部分政客非但缺乏对霸权本质的清醒认知,反而寄希望于通过更激进的对华挑衅,换取美国“松绑”的虚假承诺,从而形成了危险的恶性循环。

在此逻辑下,日本可能出现三种极为危险的政策选项:配合美国搅动台海、介入南海,以“中国威胁”为名强行扩军备战。甘当美国科技围堵的急先锋,在芯片等关键领域加强对华围堵。

在新能源、关键矿产等领域发起针对性贸易摩擦。可以说,日本当前的选择恰恰反映出一种扭曲心态,用邻国的巨大损失来弥补自身被霸权挤压的缺失,无疑是饮鸩止渴的战略短视。

尽管日本政坛右倾化,中日经济深度捆绑的现实难以切割:贸易韧性:2024年双边贸易额3082亿美元,中国连续17年是日本最大贸易伙伴,日本则是中国第五大贸易伙伴;产业链融合:日本一半的在华企业计划维持或扩大投资,尤其在新能源、数字经济领域。

RCEP红利:协定全面生效后,中日首次建立自贸关系,90%货物逐步零关税。

但危险在于,美国正将日本推向对华博弈前线。特朗普威胁对中国商品征收60%关税,若日本配合封锁高科技出口,或限制中国企业在日投资,将直接冲击两国在半导体、电动汽车等领域的合作。

面对潜在风险,中国并未被动应对:技术突围:工业母机(数控机床)领域,华中数控推出世界首台AI智能数控系统,加工效率提升30%,打破日德垄断。

产业链韧性:中国机器人密度达470台/万人,超过日本(390台)和德国(420台),智能制造基础稳固。

区域合作:中日韩2024年三国峰会重启自贸谈判,对冲美国保护主义。更重要的是,日本资本已难离中国。若追随美国对华脱钩,日企将失去全球最大新能源汽车市场和低成本供应链。

当紧握狗链的手放松时,被饥饿和恐惧支配的疯狗往往最为凶暴。面对日本在“同盟”之名下被逼疯后可能采取的冒险,中国的底线思维与战略定力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中国的回应必须强硬而精准:既要在意志上让挑衅者感受切肤之痛,又需以高超智慧瓦解其背后驱动力。

美日关税协议是石破茂的政治豪赌,用5500亿美元买一张“续命牌”,代价是让日本沦为美国经济的附庸。而日本借机崛起,可能将日本推向对华摩擦的前线。

但历史告诉我们:经济规律终将战胜政治投机。当日本汽车业因关税陷入长期萎缩,当农产品市场被美国低价大米冲垮,民众的不满只会进一步发酵。届时,所谓“撕咬中国”不过是虚弱者的困兽之斗。

中国要做的,是继续筑牢技术护城河、深化区域协作,毕竟,智能制造的世界里,实力才是最好的外交语言。

参考资料:

特朗普称美日达成贸易协议:对日关税15%,日本还要加5500亿美元对美投资.--2025-07-23 08:26·观察者网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30

标签:财经   日本   美日   绝路   关税   中国   疯狂   美国   经济   协议   美元   贸易   东京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