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武次位面】作者:乐乐
在中美“大豆战争”愈演愈烈的背景下,始终无法解决问题的特朗普,近日发出了新威胁——“考虑禁止进口中国食用油”。大家惊讶之下,才发现这居然涉及,中国每年对美国出口100多万吨的地沟油。而特朗普这次的无心之举如果落地,将直接刺激一场新时代的“生物燃料战争”。
▲地沟油居然也有端上中美对抗大场面的一天
可能在大部分人印象里,俗称地沟油的餐废油脂,依然是危害食物安全的典型物质,但事实上从2022年开始,这个问题已经不存在了。因为国内正在以约1000美元每吨的价格,对美国出口上百万吨地沟油,恐怖的市场需求,使得之前危害食品安全的行为,变得毫无吸引力。而美国进口地沟油的去处,则涉及听起来非常高端的“生物航空燃油”领域。目前中国在这个领域也开始发力,但由于起步较晚,仍然落后于欧美,特朗普这次如果真的禁止进口地沟油,国内受刺激加速是难免的。
▲从地沟油到生物航空燃油,天壤之别
地沟油还有一个更加正式的名字叫“废弃食用油(UCO)”,这也就是其被纳入“食用油贸易”领域的原因。在2021年,美国还是地沟油出口国,但从UCO提炼生物航空燃料的技术,在2022年取得全面突破,当年中国UCO向美出口吨位随即暴涨,2023年达到历史性的136万吨高位。之后一直到现在,中国UCO依然保持向美稳定供应,全年贸易额在15亿美元上下。从技术上来讲,基于UCO提炼的生物航空燃料,成本依然比传统燃料要高,之所以能高速发展,关键在于全球民航业承担的减碳压力。
▲地沟油是现阶段民航减碳的重要原材料
传统民航业属于不折不扣的重碳排放领域,全年碳排放量在10亿吨左右,被《巴黎协定》赋予了沉重的减碳任务。而各国经过多年研究,发现飞机新技术、强化运营效率和传统碳抵消碳捕获等手段,远没有可持续航空燃料的减碳效果好。最重要的是,使用生物燃料并不需要对现有飞机和基础设施进行调整,只需要适当提高燃料成本,就能实现理论最高85%的减碳效率。在这种背景下,欧美投入大量资金布局,并出台一系列措施,要求航空公司必须在燃料中,添加一定比例的生物燃料。
▲民航大飞机的碳排放确实是个大问题
因此,全球在2025年已经形成一个隐秘的暴利行业:中国每年向美国供应约150万吨UCO,它们和美国自己的UCO都投入冶炼产业,得到上百万吨生物航空燃料。燃料供应商将其与传统燃料混合,以符合欧盟苛刻的要求(目前要求是添加至少2%的新燃料),并乘机收取高价“合规费”。而欧盟计划到2030年将比例提高到6%,2050年是70%,甚至中美也在酝酿出台强制措施,这就意味着新燃料的使用市场非常广阔。此外,当下新燃料畸形的高价,是人为垄断造成的,严重打击了航空公司的积极性,也需要巨额产能注入来解决。
▲国内正积极尝试跨入这个领域
国内从2023年开始尝试使用新燃料,2024年完成了C919和C909(当时还叫ARJ-21)加注国产生物燃料的实飞测试。与此同时,国产UCO冶炼产能也提升到35万吨,其中君恒生物在手握20万吨现成产能的情况下,又投入30多亿人民币扩增了60万吨产能,预计年底投入使用。之前德国预计,中国每年约340万吨的UCO总量,到2028年将被国内冶炼产业覆盖。在此之前的2026年末,预计对美出口UCO就将结束。现在看起来,恐怕两个时间节点都要提前。
▲相关冶炼产能正在爬坡
事实上,一旦中国UCO无法向美国出口,美国本土冶炼产业将失去占比超过60%的原材料供应,这不是短时间内可以随便补上的。而美国每年向中国出口的大豆价值,其实是中国UCO出口价值的10倍左右,双方根本不成比例,并且就算真滞销,国内很快就能拥有消化能力。此外,从之前生活垃圾成为火力发电重要原材料,在吞掉新垃圾的同时,还解决了垃圾场这个历史遗留问题。再到现在臭名昭著的地沟油成为新型冶炼产业原材料,现代工业总是能在特殊的角度,展示自己的魅力。
更新时间:2025-10-1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