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餐饮巨头在华22年,明目张胆卖预制菜,为啥生意却更好了?

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编辑:YYW

提起西餐,不少人会默认它带着仪式感的标签,可能是商场里动辄数百元的套餐,也可能是街边小店标榜正宗却性价比平平的选择。但有一个品牌偏偏打破了这种固有印象,将西餐拉进日常消费范畴,12元能吃到一份披萨,14元能点一份意面,40多元就能实现牛排自由。它就是萨利亚。

有意思的是最近这段时间,“预制菜”这三个字被骂得狗血淋头,特别是西贝,就因为一份儿童套餐里的西兰花,被曝出保质期竟然长达两年,瞬间就被网友们的口水淹没。而萨莉亚不一样,它不仅不藏着掖着,反倒大大方方地把预制菜摆上台面,结果非但没人骂,生意反而越做越红火,

这事儿你说奇不奇怪?

萨莉亚从来没想过把自己伪装成一个高端、正宗的意大利餐厅。恰恰相反,它从一开始就亮出了自己的底牌:我就是预制菜,我就是工业化生产。这种近乎“逆向坦诚”的姿态,和因为两年保质期西兰花而陷入被动的西贝,形成了鲜明对比。

当别的餐厅还在拼命强调新鲜手作和虚无缥缈的锅气时,萨莉亚向消费者兜售的是另外两样东西:稳定可靠和极致性价比。这里的奶油蘑菇汤卖9块,番茄培根意面15块,最贵的牛排套餐也只要58元。近七成的产品,价格都死死地钉在20元以下。

这种稳定,是刻在骨子里的。每一袋肉酱都被精确计算过,不多不少,正好能做出380份意面,误差不超过5克。这意味着,你今天在北京吃到的意面,和下个月在广州吃到的,味道几乎不会有任何差别。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这种麦当劳式的确定性和踏实感,反而成了最稀缺的品质,一种新的信任契约就此达成。

人们给它取了个外号叫意大利沙县小吃,萨莉亚非但不介意,甚至还主动去迎合这种亲民的形象。比如,它会大胆测试照烧鸡腿意面、老干妈风味披萨这样的本土化新品。这种行为无异于在宣告:我根本不想当什么正宗西餐,我只想让你吃得舒服、花得不心疼。

萨莉亚那令人咋舌的低价,可不是靠市场营销烧钱烧出来的,而是源自一种深入企业毛细血管、近乎变态的成本控制哲学。为了节省每月两千元的垃圾清运费,公司甚至专门研究过如何压缩厨余垃圾的体积。在选址上,萨莉亚也从不追逐商场的黄金位置,反而偏爱那些租金有折扣的“冷区”。这套抠门的艺术,已经炉火纯青。

再看它的企业架构。位于东京的总部,仅用约一百人的团队,就管理着全球近两千家门店,人均效率高得吓人。这种极致的成本压缩,带来了高达60%的毛利率,一个让许多同行艳羡的数字。但硬币的另一面,是萨莉亚也面临着增收不增利的困境。

财报显示,虽然海外营收在2024到25财年同比增长了7.4%,达到了838.02亿日元,但营业利润却同比下降了12.8%。在中国内地市场,营业利润更是从4亿日元跌至2.97亿日元。不断上涨的人工成本和门店扩张带来的运营开支,正持续挤压着利润空间。这种财务上的窘迫,反而像一根鞭子,驱使着它在成本控制的道路上,挖得更深,走得更远。

萨莉亚的爆火,本质上是和当下中国社会的消费心理,达成了一次完美的共振。它卖的不仅仅是一顿饭,更是一个低成本的社交空间,一种精打细算的满足感,甚至一个鲜活的文化符号。消费降级的趋势像一阵东风,把萨莉亚吹到了风口上。当人们捂紧钱包,追求消费平替时,萨莉亚这种“好吃不贵、稳定可靠”的餐厅,精准地切中了大众最核心的需求。

它的客群画像极其丰富。在深圳的一家门店里,超过八成的顾客是家长带着孩子。这里完美解决了“孩子吃得开心,家长花得不心疼”的家庭用餐需求。而在学生和年轻白领群体中,萨莉亚更是成了一种独特的存在。

网上流传着各种薅羊毛攻略,抖音上50元吃垮萨莉亚的挑战视频,播放量超过800万。有些考研党甚至会组团包场,点上几份最便宜的小吃,就能在这里安心自习一天。于是,“萨莉亚自由”这个词应运而生,和曾经的“奶茶自由”并列,成为衡量年轻人生活状态的一个新标尺。

更有趣的是,萨莉亚的门店甚至成了一面观察社会经济的晴雨表。在杭州的大学城门店,一个奇特的现象发生了:售价12元的午餐销量猛增了三成,而28元的牛排却变得滞销。这背后,清晰地折射出学生群体消费力的微妙变化,让这家餐厅具备了某种社会学样本的价值。

任何成功的商业模式都免不了被模仿,萨莉亚也不例外。曾经出现过一个叫“利萨亚”的品牌,从菜单到定价,像素级复刻萨莉亚,但很快就销声匿迹了。这个失败案例恰好证明了,萨莉亚模式的核心根本不在于前端的菜单,而在于后端那套强大到令人绝望的自有供应链系统。

现在,萨莉亚正准备把这道护城河挖得更深。它在广州投资了300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2.15亿元,用来建造一个全新的中央厨房。这个工厂将集中生产酱汁、意面、披萨等核心产品。此举的目标很明确:预计可将预制菜的成本,在现有基础上再降低15%

在萨莉亚社长松谷秀治的规划中,这个新工厂将支撑未来中国门店数量增长至1000家的宏伟目标。而现实的扩张版图也印证了这一点。一方面,它开始向肇庆、嘉兴、扬州、绍兴这样的二三线城市下沉,寻找新的成本洼地和市场空间。另一方面,在武汉设立全资子公司,吹响了进军华中市场的号角。

高层的决心也显而易见,负责海外业务的田中社长甚至亲自坐镇上海调研市场。萨莉亚内部有一张扩张地图,上面标记的最远端,已经抵达了新疆的喀什。一个三年内将中国门店数量翻倍的计划,正在悄然推进。

萨莉亚的故事,早已超越了预制菜本身的是非争议。它用自己的实践,给整个中国餐饮行业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范本。它证明了,在消费者日益理性和务实的今天,一家好餐厅的标准,或许不再仅仅是虚无的新鲜和手作。

极致的坦诚,超凡的效率,稳定的品质,以及对消费者真实需求的那份深刻洞察,同样可以赢得市场和人心。当许多品牌还在为“什么是好”而纠结和辩解时,萨莉亚已经用它的“算法化”生存哲学,给出了一个清晰、有力,甚至极具冲击力的答案——让大众能够毫不犹豫、毫无负担地享受一餐饭,这件事本身,就是一种无可替代的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4

标签:美食   明目张胆   日本   巨头   生意   餐饮   餐厅   牛排   日元   市场   西餐   稳定   中国   极致   正宗   套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