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8月7日讯 8月7日,滨州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滨州市推进北部沿海高质量发展主题新闻发布会,邀请滨州市发展改革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市新旧动能办常务副主任、新闻发言人陈新友,滨州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相雷,滨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副书记、二级调研员、新闻发言人厉明,滨州市能源发展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刘春成,介绍滨州市推进北部沿海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的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陈新友介绍,近年来,滨州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立足滨州实际,作出了“拓展向北向海空间,强力推动北部沿海开发”的重要部署。明确把沾化、无棣、北海作为整体来谋划,统筹推进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和生态保护,全力打造滨州高质量发展的黄金板块。今年上半年,滨州市政府制定了《滨州市推进北部沿海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明确了未来三年的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确立了“五大行动”的实施路径,到2027年,北部沿海地区生产总值突破850亿元,力争达到1000亿元左右。
实施基础设施提升行动,主要包括智慧港口功能提升、完善铁路公路设施、推进民用运输机场建设、补强现代水网设施、强化现代物流支撑五个方面内容,通过聚焦海河陆空“四港联动”,加快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为北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提供坚实保障和强劲动能。
实施园区能级提升行动,主要包括建设铝基材料产业基地、环渤海高端化工基地、海洋特色产业集聚区、清洁能源产业集聚区四个高能级产业平台,推动园区平台化、智慧化、数字化建设,打造具有全国竞争力的特色产业载体。
实施产业体系壮大行动,主要包括传统产业提质增效,到2027年,高端铝、精细化工产业集群营收分别达到1250亿元、1000亿元,冬枣产值突破65亿元,渔业产量稳定在45万吨以上;新兴产业集聚壮大,到2027年,海水淡化能力突破40万方/日,实现智能风机叶片600套、智能风机200台、光伏支架1000万千瓦、储能电池500万千瓦时的年生产能力,年修造船能力突破50万吨,新能源装机超过1000万千瓦、年发电量突破150亿千瓦时;未来产业超前布局,建设全省领先的氢能产业发展高地、低空经济产业集聚区,实施AI赋能工程,培育壮大数字经济。通过统筹推进传统产业高端化、新兴产业规模化、特色产业园区化、未来产业协同化,全面提升产业体系韧性和竞争力。
实施科创能力提升行动,主要包括支持创新平台建设,到2027年,国家级、省级创新平台力争突破70家;推动核心技术攻坚,突破一批“卡脖子”难题;加强人才引育创新,提升产业技术层级和产品等级。通过加快人才链、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的深度融合,建强高水平创新主体,引育高层次创新人才,全力塑强科技创新动力引擎。
实施绿色低碳转型行动,主要包括加强生态保护与绿色转型,到2027年,新增污水处理能力7万吨/日,新增再生水利用能力3.6万吨/日,培育市级以上绿色制造单位40家以上;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吃干榨净”推进固废资源化利用。通过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效,持续推动全域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推进北部沿海高质量发展,是滨州市委、市政府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作出的重大决策,对于优化全市产业布局、增强发展动能、提升开放水平、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作为牵头部门,下一步,滨州市发展改革委将充分发挥好牵头作用,加强统筹协调,会同相关部门和县区,凝聚合力、狠抓落实,确保各项任务落地见效。
闪电新闻记者 陈帅 滨州报道
更新时间:2025-08-0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