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刺中国?巴基斯坦向美国敞开石油大门,事先连招呼都没跟中国打

7月30日,特朗普宣布,美国与巴基斯坦达成了一项新的合作协议,将协助巴方开发境内的石油资源。

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让不少人都懵了!不只是因为美国插手的是“石油”这种战略物资,更因为这件事本身太不“寻常”——

一边是特朗普仍在全球范围内挥舞着“关税大棒”逼迫盟友低头,另一边却突然放下身段,主动向巴基斯坦这个中国亲密盟友抛出橄榄枝。

特朗普图什么?巴基斯坦又为何在如此关键的资源问题上,选择悄无声息地将中国排除在外?

表面上看,这是一次正常的国际合作,美巴两国互利互惠,开发石油、促进就业、提振经济,皆大欢喜。

但如果你回顾过去十年美国与巴基斯坦的恩怨,再看看当前中美在全球能源和地缘博弈中的复杂对峙,这笔交易背后的意味可远不止“商业往来”这么简单。

一场看似普通的“石油合作”,极有可能撕开新一轮全球能源战的序幕,而第一滴滴下来的,或许不是原油,而是外交信任的裂痕。

事实上,美国打上巴基斯坦石油主意的苗头,早就不是什么秘密。

仅在上周,巴基斯坦外长伊沙克·达尔就和美国国务卿鲁比奥进行会晤。鲁比奥是谁?在华盛顿,他的反华立场几乎无人不知。

会面结束后双方只表示“正在推进贸易协议”,并未透露任何能源相关内容。

但短短几日之后,特朗普就亲自宣布了合作内容升级为“石油开发”,让人不得不怀疑,这背后是否早已谈妥,一切只是蓄谋已久的布局而已。

特朗普当然明白石油意味着什么。

在全球能源格局剧烈变动、传统与新能源博弈日趋激烈的今天,“谁控制了石油,谁就拥有了话语权”这句话依旧适用。

2024年,全球石油日均消费量仍高达1.01亿桶,美国仍是世界第一的石油需求国,每日消耗接近1900万桶。

哪怕美国本土已经大力推广页岩油、提高能源独立率,但在全球抢占战略资源的欲望从未停止。

对特朗普而言,比征关税、搞外交更直接有效的,是抢资源、控供应。

可问题是:为什么偏偏是巴基斯坦?为什么偏偏在中国与巴基斯坦战略协作愈加紧密的当下,美国却能强势插手其核心资源领域?

这背后隐藏的,是美国在中俄能源布局中的“精准突围”战略。

巴基斯坦是近年来中国能源和军贸深度合作的典型国家。中巴经济走廊、中国援建的瓜达尔港、乃至大规模军事技术合作,让外界普遍认为美巴关系早已形同水火。

可如今,一纸协议让美国石油巨头可能进驻巴基斯坦腹地,这样的局面,怎么可能只是一次“商业合作”?

显然,美国这次出手,绝不仅是为了赚点油钱!特朗普要的,是将中俄在亚洲腹地的能源战略彻底打乱。

一方面,他借此拉拢巴基斯坦脱离中国影响,另一方面也逼迫俄罗斯在中亚和西亚的石油布局承压。

更重要的是,一旦美国企业正式进驻巴基斯坦油田,就等于在中东和南亚之间架起了战略枢纽——

这对正在被削弱全球话语权的美国而言,是一枚极具价值的地缘棋子。

美国众多的石油公司已经开始“蠢蠢欲动”了,埃克森美孚、雪佛龙、康菲、壳牌早已摩拳擦掌!尤其是壳牌公司,更是特朗普竞选的大金主之一。

也因此,壳牌这一次也再次被视为美巴合作石油开发的潜在承包方,其政治色彩早就无法忽视。

而更微妙的是,马斯克近日也低调向共和党再次捐赠千万美元,这一“突然回归”的举动,被不少人解读为其在利益面前的再度“归队”。

一边是美国亲自挑选合作企业,一边是巴基斯坦静悄悄地“避开中国”,这场看似双赢的协议实则已在多个层面搅动了中美之间本就脆弱的战略平衡。

而真正令人不安的,是这一次巴基斯坦竟然事先并未知会中国,哪怕只是一句“打招呼”的客套话都没说。

要知道,在普通巴基斯坦民众心中,中国几乎无所不在。从高铁、公路、水坝到手机、电器,再到军火、基建,几乎所有能用上的地方都有“中国制造”的身影。

而就在前不久印巴冲突中,巴基斯坦也是依靠中国,才在战场上取得了极具象征意义的胜利。

按理说,这样的合作应该构建起某种战略默契。但事实告诉我们:当涉及真正“动筋骨”的核心资源问题时,国家利益和民意往往并不同步。

对巴基斯坦来说,与美国合作石油开发意味着三个现实好处:

一是获得投资和技术支持,缓解财政危机;二是通过与美国达成投资协议,获得某种关税“豁免”;三是借助美国的全球影响力,提升其在南亚能源地缘竞争中的地位。

这些,恰恰是中国、甚至俄罗斯所无法提供的短期红利。

而对美国而言,这次合作协议则具有了更大的意义:不仅可以借机削弱中巴关系,还能稳住自家的能源资本基本盘,并在中期选举前再次制造一次“经济政绩”的舆论高潮。

特朗普或许并不在意这个项目最终是否盈利,他要的是画面——美国石油企业走进中国盟友家门,中国却只能静观其变。

对此,中国官方虽然“事先没接到消息”,但却并为给出激烈回应,只是再次强调:“贸易战没有赢家,搞保护主义损人不利己。”

不过,话虽这么说,接下来的问题却很尴尬了:美国没动用航母、不再借口人权,而是披上“合作开发”的羊皮,就悄悄摸进了中国盟友家门。

中国会如何应对这一潜在“背刺”?巴基斯坦是否真的愿意为短期利益赌上长期战略信任?

而更大的问题是,如果连巴基斯坦都开始在中美之间“走钢丝”,那么未来是否还会有其他“友邦”也走上同样的道路?

这一切仿佛都被增添了更多的变数!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08

标签:财经   中国   巴基斯坦   美国   大门   招呼   石油   能源   战略   盟友   中美   地缘   南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