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咬紧不松口,手握美债王牌,中方致信东京,是时候联手抗美

日本作为美国的“小弟”,在很多事情上都紧跟美国脚步,只是没有想到,在关税的问题上,日本咬紧不松口,甚至态度强硬,先是日本抵制被美国拉入反华一方。

5月5日,日美第二轮关税谈判也出现问题,日本手握美债王牌。不过没多久,日本的态度就发生变化,手握王牌“引而不发”,中国往东京送了一封信。

日本被逼急,美债成“最后底牌”

2025年4月,美国对日本加征的关税正式生效,覆盖汽车零部件、电子产品等多个关键领域。日本经济再生大臣赤泽亮正曾试图通过“鞠躬外交”缓和矛盾。

但特朗普政府寸步不让,甚至要求日本进一步开放农产品市场,同时维持对半导体技术的出口限制。这种“既要马儿跑,又不给马吃草”的策略,彻底激怒了东京。

日本经济压力陡增,数据显示,日本第一季度核心CPI飙升至3.1%,创下40年新高。美国要求日本单方面让步的强硬态度,让东京意识到“妥协换不来尊重”。能源价格飙升叠加日元贬值,让普通家庭的可支配收入缩水5%。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坦言:“通胀压力已超出可控范围。”

长期以来,日本一直是美债最大海外持有国,其持有的1.1万亿美元美债,相当于每个美国人欠日本3300美元。过去几十年,日本始终将美债视为“安全资产”,即便在美联储暴力加息导致日元暴跌时,也未曾大规模抛售。

不过,这一次,日本财务大臣加藤胜信公开表态称,美债是既成事实,将其摆上谈判桌讨论是理所当然的。非常有趣的是,加藤胜信并不是将美债直接“抛售”,相反是摆上台面,紧握美债王牌,给美国“施压”。

此言一出,全球金融市场瞬间绷紧神经。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单周暴涨30个基点,创下2020年疫情以来的最大波动。

分析人士指出,若日本抛售10%的美债,差不多是约1100亿美元,美国财政部每年将多支付近120亿美元利息,而美元信用体系的动摇可能引发更大范围的资本外逃。

日本的强硬并非毫无理由,早在美联储暴力加息期间,日元汇率跌至150关口,美国目前外债总额高达34万亿美元,每年利息支出超过1万亿美元。若美债收益率持续攀升,美国政府可能面临债务违约风险。日本正是看准了这一“命门”,试图以美债为筹码换取关税豁免。

日本态度为何反复?

日本对美态度的戏剧性转变,堪称国际关系中的川剧变脸。2025年4月16日,日本经济再生大臣赤泽亮正在白宫会见特朗普时,弯腰鞠躬的幅度几乎达到90度,表示出很荣幸见面的姿态。然而半个月后,财务大臣加藤胜信却表示美债可以成为谈判筹码。

这种反差背后,是日本国内政治压力的集中爆发。美国要求日本签署的协议被内阁称为“21世纪版不平等条约”,既要日本开放牛肉和乳制品市场,又拒绝放宽对半导体材料的出口管制。

这种反复背后,既有美国的步步紧逼,也有日本国内的政治考量。美国财长贝森特在谈判中要求日本签署“不平等条约”,既不放宽半导体出口限制,也不豁免关税。日本政府内部认为,唯有展示强硬姿态,才能迫使美国让步。

不过,日本的“威胁”更像一场心理战。加藤胜信强调“摆上谈判桌讨论”,而非直接抛售,既保留威慑力,又避免彻底激怒美国。毕竟,驻日美军基地的枪口仍指向东京,军事同盟的束缚让日本不敢孤注一掷,然而,美国的回应同样耐人寻味。

日本反复的态度也能看到,国内经济的影响,要知道养老金基金持有近8000亿美元美债,一旦价格下跌,数百万退休民众的养老金可能缩水。

中日联手抗美,是机遇还是幻想?

2025年4月22日,中国给东京送了一封信,从媒体透露的信息可以看到,中日目前最大的对手就是美国的关税,如今这样的情况,如果真的联合起来,中国的手中掌握着稀土这样的重要战略资源,并且中国在新能源领域有所成就,合作也能互补。

数据显示,中国持有的美债已从2021年的1.1万亿美元降至7843亿美元,减持速度远超日本。但中日合作面临多重阻碍,日本对美国的安全依赖根深蒂固,而两国在福岛核废水、半导体供应链等问题上仍存分歧。

即便达成“非正式协议”,美国也绝不会坐视中日走近。白宫惯用“胡萝卜加大棒”策略,例如暂缓部分关税,同时派航母赴东海施压。另一方面,日本的摇摆态度暴露了其战略困境。

加藤胜信在威胁动用美债后迅速改口,称“不打算将其武器化”,被学者批评为“削弱自身谈判地位”。这种矛盾表明,日本既想借美债威慑美国,又担忧引发不可控后果。

日本此次“美债威胁”虽未真正落地,却为受美国压制的国家提供了新思路,在经济全球化时代,金融工具也能成为谈判桌上的“核武器”。不过,这一策略风险极高,美债市场日均交易量超6000亿美元,任何大规模抛售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甚至反噬抛售国自身。

从更深层看,美日博弈加速了全球去美元化进程。各国央行连续18个月增持黄金,外汇储备多元化已成趋势。无论此轮谈判结果如何,美国单边主义的代价正在显现,盟友的离心倾向、美元霸权的松动,以及新兴技术联盟的崛起。

日本的事情证明,在国际博弈中,“掀桌子”或许比“陪笑脸”更有效,但前提是握紧筹码的手不能发抖。而对于中国而言,能否将“联手抗美”从口号变为现实,不仅需要实力,更需在复杂的地缘政治中找准平衡点。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07

标签:财经   东京   日本   中方   王牌   美国   美元   关税   态度   中国   大臣   强硬   日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