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多与肝相关,养肝不用总吃药,一个食疗方,隔三差五喝一次!

注: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问诊!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紫苏

编辑|紫苏

《——【·前言·】——》

很多人一到晚上就翻来覆去睡不着,越想睡越清醒,久而久之白天没精神,整个人都被折腾垮了。

其实,失眠并不总是因为压力大或脑子停不下来,中医早就提醒:和“肝”有很大关系。养肝调好,睡眠自然就能慢慢恢复。

有时候一个简单的食疗方,坚持隔三差五喝一回,就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一起来揭秘具体是什么?

从身体信号认识肝脏健康

你有没有这种感觉:明明没什么大事,却莫名烦躁,容易发脾气,甚至突然想哭?

这可不一定是心理问题,而很可能是肝脏在向你发出求救信号!

肝脏是我们体内最大的实质性脏器,古人称它为"将军之官"。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肝脏功能异常会直接影响体内神经递质的平衡,特别是血清素和多巴胺这两种与情绪密切相关的物质。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肝功能不好的人容易出现情绪波动大、易怒或莫名悲伤的症状。

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成年人中约有近三成的人正受到不同程度的情绪困扰,而这些人中很大一部分都有肝脏健康问题。

长期熬夜、工作压力大、饮食不规律、长时间盯着电子屏幕,这些现代生活方式正悄悄损害着我们的肝脏。

除了情绪问题,肝脏健康状况不佳还会表现为:睡眠质量差、夜里易醒、眼睛干涩、面色发黄或苍白、头晕乏力等症状。

如果你有两项以上,就要警惕自己的肝脏可能需要好好调理了。

一勺甘草、一把小麦、几颗大枣

古人对肝脏与情绪的关系早有发现。

汉代医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就记载了一个简单却效果显著的方子——甘麦大枣汤,专门用来治疗当时称为"脏躁"的情绪失控症状。

这个方子的神奇之处在于它只有三味药材,且都是常见食材:

甘草(或炙甘草)10克:在中医理论中,甘草有缓肝气之急的作用,就像是肝脏的"减压阀",能帮助疏通郁结的肝气,缓解现代人因压力导致的烦躁情绪。

浮小麦(或淮小麦)30克:小麦在中医看来能补肝阴、除虚热、养心安神,特别适合那些因为熬夜导致的"阴虚火旺",表现为失眠、眼干、盗汗的人群。

大枣5枚:大枣补肝血、健脾胃,针对那些因肝血不足导致的疲劳、面色苍白、头晕等症状特别有效。

这三味药材的配伍十分巧妙:甘草缓急,小麦疏通肝气,同时滋养肝阴,大枣则充实肝血。

三者合用,既疏肝又补肝,既调理情绪又不会刺激身体,是一个相当平和的养肝方案。

从更年期女性到职场压力族,谁能从中受益?

现在,几乎所有生活在压力下的现代人都可能从中受益,尤其是以下人群:

经常熬夜的"夜猫子":熬夜会直接损伤肝脏,甘麦大枣汤能帮助修复受损的肝细胞,改善睡眠质量。

工作压力大的"打工人":长期压力会导致肝气郁结,表现为莫名烦躁、易怒。

甘麦大枣汤疏肝解郁,能有效缓解这类症状。

饮食不规律的"外卖族":不规律的饮食会增加肝脏负担,甘麦大枣汤能调节肝功能,减轻肝脏代谢压力。

长期面对电子设备的"屏幕族":电子产品的蓝光会加重眼部疲劳,而眼睛在中医中与肝经相连,甘麦大枣汤养肝明目,能缓解眼干眼涩。

值得注意的是,甘麦大枣汤并非万能药。如果你的症状已经比较严重,或持续时间较长,仍然建议咨询专业医生。

个体差异、体质不同,效果也会有所不同,不可盲目照搬。

周末煮一锅,轻松养肝排毒解压

想尝试这个古老的养肝方子吗?制作方法其实非常简单。

准备材料好食材后,制作步骤其实很简单:

将三种材料洗净,大枣可以稍微划开,更容易释放营养。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约500-600ml)。

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慢煮约30分钟。煮好后趁温热饮用,可以连枣肉一起吃。

服用频率也很有讲究。中医讲究"药宜少服",甘麦大枣汤虽然温和,但也不需要天天喝。

专家建议每周2-3次就足够了,隔三差五喝一次,坚持长期效果更佳。

特别提醒:孕妇、糖尿病患者在服用前最好咨询医生意见。大枣含糖量较高,糖尿病患者可适当减少大枣用量或次数。

为何它能调节情绪?

为什么一个古老的食疗方能在现代依然有效?现代医学研究给出了科学解释。

肝脏是体内重要的代谢器官,负责分解和代谢多种激素和神经递质。

当肝功能异常时,会直接影响这些物质的平衡,特别是与情绪相关的神经递质如血清素、多巴胺等。

甘麦大枣汤中的成分经科学分析发现:

甘草含有甘草酸,具有保肝作用,能够减轻肝细胞炎症和氧化损伤。

小麦中含有色氨酸,这是合成血清素(一种能让人感到愉悦的神经递质)的前体物质。

大枣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能提高肝脏代谢功能,改善血液循环。

这三种成分协同作用,从多角度调节肝脏功能,进而影响神经递质平衡,达到稳定情绪的效果。

《——【·结语·】——》

甘麦大枣汤这个简单的配方,穿越近两千年时光,依然能为现代人的健康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我们或许需要重新审视这些传统养生智慧,用自然温和的方式调理身体,而不是总依赖药物。

养肝护肝,从一碗甘麦大枣汤开始,让我们的身心都回归平和状态。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信息来源:

《金匮要略》张仲景著,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内经》黄帝内经,人民卫生出版社;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临床研究;《中药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现代中医药临床研究》科学出版社。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6

标签:养生   大枣   肝脏   情绪   甘草   肝气   小麦   方子   肝功能   神经   压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