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一个多月前,河内还沉浸在与美国签署“历史性”贸易协议的喜悦里,感觉自己马上就要取代一部分中国制造,成为全球产业链的新宠了。可谁能想到,这幸福的泡沫破得这么快,美国前脚刚“背刺”一刀,欧盟后脚就上来“补刀”,那场面,简直就是一出活生生的国际版“农夫与蛇”。
这事儿得从头说起。
就在今年八月,越南干了一件让整个东南亚都捏把汗的事。他们跟美国人达成了协议,这协议内容可不简单。一方面,越南承诺对所有出口到美国的商品,接受20%的基础关税;另一方面,也是最狠的一条,是对经由越南中转的中国商品,加征高达40%的惩罚性关税。为了表示诚意,河内还拍着胸脯保证,要多买美国的波音飞机。
这操作,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送给华盛顿的“投名状”。越南的小算盘打得噼啪响:牺牲中国的短期利益,一方面可以向美国表忠心,换取美国的市场准入和梦寐以求的“市场经济地位”认证;另一方面,还能顺势把那些想绕开美国关税壁垒、借道越南的中国产业链,彻底“没收”成自己的。
当时,越南国内不少媒体都一片欢腾,觉得这是“抓住了历史的机遇”,是“摆脱对单一市场依赖”的妙招。可他们似乎忘了,你把它当机遇,人家可能只把你当工具。
果然,他们连一个月都没撑过去。
九月初,美国商务部网站上毫无征兆地挂出一条通知,措辞冰冷,说是因为发现越南存在“渔场违规”操作,直接把越南5亿美元的出口额给砍没了。5亿美元,对咱们来说可能就是一个数字,但对越南成千上万靠海吃饭的渔民来说,那就是天塌下来了。前一天还在憧憬着产品卖到美国能多赚点钱,第二天,饭碗直接被人从地球另一端给砸了。
这记耳光扇得又响又亮,河内这边还没缓过神来,布鲁塞尔的“催债单”又到了。
欧盟一看,美国人动手了,那我可不能客气啊。路透社最新的消息说,欧盟正准备组团去河内施压,公开的理由是欧盟对越南的贸易逆差太大了,得解决一下。根据欧盟统计局的数据,去年欧盟对越南的贸易逆差飙到了500亿美元,今年才过了一半,逆差又扩大了快300亿。
欧盟的要求很直接:越南必须取消对欧洲商品的各种行政壁垒。清单都给你列好了,意大利的水果、西班牙的肉类,为什么在越南卖不动?是不是你们搞了什么小动作?还有,你们的消费税政策、农产品准入标准、医药市场,都得对我们开放。
一位欧盟官员私下里说的话,更是把这层窗户纸捅破了:“美国能撕开的缺口,我们凭什么不能?”
你听听,这话多实在。在他们眼里,越南已经不是一个需要拉拢的伙伴,而是一块可以随意切割的肥肉。既然你为了讨好美国,连自己最大的贸易伙伴都能得罪,那你还有什么底线和筹码可言?你对美国都能跪下,凭什么敢对我们站着?
走到今天这一步,越南能怪谁呢?只能怪自己当初的算盘打得太精明,却忘了最基本的道理:大国博弈,棋子永远没有资格跟棋手谈条件。
越南的经济结构,其实非常脆弱,这是一个致命的弱点。去年,越南和美国的贸易额超过了1100亿美元,这数字看着很光鲜,但实际上,越南对美出口的商品里,有大约三成的零部件和原材料,都得从中国进口。换句话说,越南只是一个“总装车间”。它真正的优势,是背靠中国这个全球最完整的工业体系,享受着低成本、高效率的供应链红利。
结果呢?越南为了抱上美国的大腿,亲手去砍这条维系自己命脉的供应链。那份对经越南中转的中国商品加征40%关税的协议,看似是捅了中国一刀,实际上是捅了自己一刀。这个政策一出来,最先跑路的,就是那些原本想把越南当成“中转站”来规避风险的外资企业。人家又不傻,把生产线从中国搬到你这里,图的就是个稳定和低成本,你现在自己把成本加上去,还增加了巨大的不确定性,谁还敢来?
更讽刺的是,越南牺牲了这么多,换来了什么?美国承诺的“市场准入”呢?所谓的“关税优惠”呢?美国后来确实对钢铝关税做了点“先升后降”的微调,但算下来,越南企业出口到美国的实际成本一点没降。那纸协议,到头来就是一张空头支票。这波操作,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现在,越南被夹在美欧之间,两头受气。对美国,它不敢说“不”,因为经济命脉被攥在人家手里;对欧盟,它也硬不起来,因为自己已经开了一个对西方妥协的坏头。
其实,只要稍微回顾一下历史,越南就该知道,把自己的国运完全押在某一个霸权身上,是多么危险的一件事。想当年,苏联还在的时候,越南也是一门心思地跟着苏联跑,结果苏联解体,越南在东南亚被孤立了十几年,吃了多少苦头才缓过来。这才好了伤疤几天,就忘了疼了?
有专家一针见血地指出:“如果越南今天依然和中国保持着紧密的协作关系,借助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这个平台,美欧绝不敢如此肆无忌惮地轮番施压。”没错,一个和邻居关系和睦、在区域合作组织里有话语权、自身产业链有韧性的越南,和现在这个“战略孤儿”越南,在华盛顿和布鲁塞尔眼里的分量是完全不一样的。
当然,越南现在也急了。总理范明政在欧盟代表团到访前,紧急签署了一项指示,要求工贸部赶紧行动起来,加速和中东、非洲、拉美这些“潜力市场”的自贸协定谈判,目标是2025年之前,要和南方共同市场、海合会这些组织签下协议。
这个“市场多元化”的思路,对不对?当然对。但问题是,远水解不了近渴。跟这些新兴市场谈判,周期长、变数多,而且这些市场的购买力加起来,也未必能填补欧美市场留下的窟窿。更何况,等你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谈下来,你的国内产业可能早就被美欧的商品冲垮了。
说到底,越南今天的困境,是全球贸易规则“丛林化”的一个缩影。特朗普推行“对等关税”的强权逻辑,现在欧盟有样学样。多边主义的温情脉脉正在褪去,赤裸裸的实力对抗摆上了台面。在这种环境下,小国想通过“选边站队”来投机取巧,最后往往会发现,自己只是大国餐桌上的一道菜。
那么,越南还有路可走吗?
有,而且可能只剩一条路了:那就是及时止损,调整外交姿态,重新修复对华关系。
这条路不好走,甚至可能有点“没面子”。但面子跟里子比起来,哪个更重要,河内的高层应该想得明白。中国连续多年是越南最大的贸易伙伴,是它经济发展的压舱石,更是它无法搬走的邻居。放弃这个根本,去追求那些虚无缥缈的承诺,已经被证明是一条死路。
现在,对越南来说,最现实的选择,就是回到区域合作的框架里来,尤其是要善用RCEP这个已经生效的全球最大自贸区。在这个框架内,中越之间的产业链可以重新得到巩固,越南也能获得一个缓冲外部压力的战略纵深。
当然,这需要越南拿出真正的诚意和政治智慧,去修复被自己亲手损害的信任。但这或许是它避免被美欧继续“收割”,走出当前困境的唯一机会了。
棋子,终究成不了棋手。与其费尽心机去依附某个遥远的霸权,不如踏踏实实地和身边的邻居搞好关系,夯实自己的发展根基。越南用自己的惨痛经历,给所有仍在摇摆的国家上了一课。
这条路,就看河内愿不愿意掉头,重新走回去了。
更新时间:2025-09-3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