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聊天最让人反感的4种行为,希望你一个也没有

现代社会,微信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沟通工具。

许多无法面谈的场合,微信上几句话就可以搞定。

正是因为微信的出现,让远隔千里的人也可以及时交流。

它方便、快捷、多样化、低成本的沟通模式,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

然而,微信只是个工具,再好用,使用的方法不对也会造成不好的后果。

在用微信沟通时,有几种方式,格外容易惹人讨厌。

超长语音方阵

很多人喜欢语音聊天,觉得语音方便,比打字节省时间。

但是,对于接收信息的人来说,大段的语音轰炸却是种困扰。

首先,语音无法快速浏览,需要消耗更多时间提取重点。

其次,如果对方不便收听,有可能错过信息,延误工作。

再是,如果接收方想回顾某个细节,只能重听整段,无法如同文字那样搜索关键词。

所以,在通过微信沟通时,优先选择文字。

尤其是信息量大、需要留痕、逻辑性强的事情,更应该以文字为主。

就算确实需要用语音,也应该提前询问对方是否方便听语音,并告知大致的语音时长,方便对方调整时间,以及寻找合适的收听场所和方式。

同时,在发语音时还应该控制时长,单条语音尽量不超过30秒,复杂的内容可以分条简短发送。

在发完重要语音后,最好用一两句话总结核心信息。

只问“在吗?”,不说正事

你是否也收到过这样的微信:“在吗?”

之后再无下文。

于是你对着这句在吗,百爪挠心般难受,不知道要如何回复。

这种聊天方式之所以令人不适,是因为作为接收方,我们不知道对方要干什么,容易产生不必要的猜测和压力,担心对方接下来要提出的是一些令人为难的事情,比如借钱之类。

除此之外,这种一来一回的无效确认,也拉长了沟通时间,降低了效率。

而且,这种沟通方式显得不够真诚,给人一种小心翼翼、不够直接的感觉,容易引人不适。

正确的做法是开门见山,表明意图:“在吗?想跟你咨询下某某事情……”

如果想表达对对方的尊重,则把选择权留给对方:“关于某件事,想请教下,看你什么时候方便回复,或者我打电话给你?”

如果是紧急的事情,也可以直接说,或者电话沟通。

群发清粉消息

你是否被类似“清理好友,勿回”之类的消息弄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发这类消息的人,目的是想要测试自己是否被删除好友或者拉黑。

但如果是群发消息,就会对好友列表中的人造成骚扰,对那些不常联系的人更显得突兀。

对于比较熟悉的人,这种做法则透露出对好友关系的不信任,容易令对方不满。

况且即使测试出来了谁删除了自己的好友,除了也把对方删除之外,还有什么好处呢?

所以,群发清粉这种事,有害无益,还显得很不成熟,还是不做的好。

如果真的很在意某个特定关系,可以尝试通过小额转账、私发消息或直接查看对方的朋友圈等来判断。

当然,最重要的是以平常心来看待微信好友,列表可以是流动的,而我们更应该把精力放在维系真实的关系上。

随意拉人进群

群聊,也是微信沟通的一个便利方式,可以群体讨论,快捷高效。

但如果不经许可,把人拉入不相关的群里,就让人不适了。

不顾对方的意愿和喜好,将对方拉入莫名其妙的群,这首先冒犯了对方的知情权和决策权。

而且,大量的无用群聊,会迫使被拉群的人接收过量信息,而且这些信息往往是对方不需要甚至反感的,会给对方带来困扰。

而且,这种乱七八糟的群聊,还增加了对方信息暴露和遭遇诈骗的风险。

所以,对于来路不明的群聊,最好不要轻易拉人进群。

即使要拉人进群,也应该首先告知对方,建群目的,主要交流内容等信息,在征得对方同意后,再拉人进群。

如果对方拒绝,也不应该勉强。

对于已经建好的群,如果自己是群主,也要做好管理工作,减少骚扰信息,维护群内的风气。

在使用微信时,语音轰炸会让对方手忙脚乱,浪费时间;

只问“在吗”会让对方陷入猜疑,不知所措;

群发清粉会显得自己幼稚草率,情商堪忧;

随意拉群显得不尊重对方,将对方置于麻烦之中。

只有避免这些习惯,才能让微信发挥更好的作用,让彼此的沟通更加高效。

希望你我,都成为没有这些习惯的人,尊重别人,也成就自己。


作者 | 紫翘·蓝羽,教师,创作多篇10万+爆款文章,出版合辑《读书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你自己》《读者高票经典美文》。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04

标签:科技   反感   语音   信息   好友   方式   时间   事情   消息   不适   高效   文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