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 vivo X300 Pro 能拍出「相机感」大片?

分享一组比较有意思的数据:

2024 年,全世界共拍摄了 1.93 万亿张照片,其中有 92.5% 都是由手机完成的。

2024 年,全球数码相机出货量仅为 849 万台,而在十几年前的 2010 年,全世界卖出了 1.2 亿台相机。

三摄、四摄、超级长焦、计算摄影、1 英寸大底……手机用了十多年时间,差点把相机市场打崩,现在唯一能限制手机的,估计就是物理空间的限制,就在去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了新高峰 12.4 亿台。

你们看近些年社交媒体的兴起,每个人都在通过照片、视频记录和分享自己的生活,所以说「影像」,才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语言。

那么相机拍照和手机拍照到底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大家会觉得「手机拍照」不如「相机拍照」,我来简单分析一下。

▎什么样的照片才叫「相机感」?

我们先来说说什么样的照片具有「相机感」?

在我看来是「高清」,是「光学虚化」,是凝固时光的「瞬间」,或者是慢门长曝记录的「宇宙星河」。

底大一级压死人」,这句话是至理名言,相机之所以能拍出画质清晰的高清照片,很大程度上就来自于它那巨大的传感器,从 APS-C 到全画幅、中画幅,它基本上是手机传感器的 15-50 倍大小。

同样是 5000W 像素,传感器越大,每个像素格分到的进光量也就越大,成像画质越高。这也是为什么相机拍摄的照片,看起来更清晰的原因,这样的照片也有着真实的光影层次、也有更自然的色彩过渡。

同时,传感器越大,越容易拍出背景模糊,主体突出的照片,这种精准的焦内焦外,让照片一看就是相机拍的。

我还想说,相机拍摄的照片常常具有「陌生感」!

这又是不同的镜头导致的,我们人类的单眼焦段一般都是 50mm,而双眼是 35mm,这也是为什么大家常常称这个焦段是「人文之王」。

而相机会搭载不同的镜头进行拍摄,比如 15mm 的超广角拍摄的照片,具有夸张的透视和畸变,巨大的视野包容性,这种强烈的拉伸感是以往我们视觉经验里没有的。

比如 100mm 百微镜头拍摄的照片,常常具有 1:1 甚至更高的放大倍率,这些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看不见的细小之物,如今被摆到面前,确实让人感叹影像的惊奇。

比如 200mm、600mm 甚至是 1600mm 超长焦拍摄的照片,具有极强空间压缩感,让立体的三维世界压缩成二维的剪纸画,它可以把月亮拉到人面前;它有着「管中窥豹」的视角,让我们可以一眼将主体环境中剥离出来。

▎手机摄影「假感」的来源

1、人像

过去手机的人像模式拍摄的照片,经常会背景虚化得不自然,或者人物边缘处理得不好,让人看起来一眼假。但是你可以永远相信蓝厂的人像!

国庆假期,我参加老婆哥哥的婚礼~作为摄影师,除了见证幸福一刻,我也忍不住当了回婚庆摄影。晚上一块吃饭,给新郎、新娘看我中午用 vivo X300 Pro 随手拍的直出照片,她夸我:

真的,以后婚庆公司就应该买 vivo X300 Pro 出图,太好用了,用它拍的人像照片,没人不说好,而且直出效率高,当天就能给客人返图,客户开心了,一天又能多少多少红包~

2、夜景

过去的手机哪敢拍夜景,动辄几千的 ISO 感光度,噪点足以拉爆所有照片,这就是手机摄影「假感」的来源。

这次国庆,我在海口转机待了一晚,晚上追逐了一场橘子海的日落,谁敢相信下面这些照片,都是我用手机拍的?

即便是天黑了以后,我用 vivo X300 Pro 拍摄的照片也高清无噪点、光学质感慢满满,照片很立体,这样的夜景照片谁不喜欢,结果就是收获了无数的朋友圈点赞。

给各位展示几张原片,后文部分会有专门的教程。

3、望远

过去,看演唱会如果想拍明星 idol 的高清照片,只能用相机+超长焦;

过去,喜欢拍摄自然风光、野生动物、鸟类的照片,只能用相机+超长焦。

手机要想拍这种场景,长焦一拉就糊片了,比如这张就是我用 iPhone 17 Pro Max 拍摄的人像,极限暗光+超长焦完全看不清人物的面庞,这种场景没有一台手机可以救场。

直到 vivo 的出现,从 2 亿像素的灭霸长焦,再到 200mm 的蔡司外挂长焦,让 vivo X200 Ultra 在演唱会拍摄这块一炮走红。

今年 7 月份当我带着 vivo X200 Ultra 摄影师套装去了新疆,结果被无数人问这是什么手机,这是什么镜头,这手机能拍多远……

当我给他们展示 200mm 长焦拍摄的远方照片时,他们都惊呼:wow,好清晰!那惊叹的目光,淳朴的表情,真的让人很想尽情地创作,多拍几张,因为好手机带来的好照片,太让人有创作欲了。

同时他们又都会问我:「这得多少钱?vivo 其他手机能不能用?

蓝厂很听劝,估计也是收到了很多意见反馈,这次 vivo X300 全系支持 X200 Ultra 同款的蔡司外挂长焦,同时还新增了银色套装,相比专业感更强的黑色,银色套装真的真帅。

而且这次 vivo X300 Pro 适配了多种拍摄模式,将以往大家喜欢的风光、抓拍、人像、专业、人文等模式通通打通,不管你在什么场景使用都可以找到对应的模式,这个太好评了,这才是满血版的外挂长焦!

上半年的 X200 Ultra 只有单单的增距镜模式,没有其他的算法加持,让我用起来有点不习惯。

国庆,当我在泉州拍摄下面这些照片的时候,旁边路过的旅行小姐姐看到了我的第一人称视角,都在不停地「Wow,这真的是手机拍出来的吗?怎么能拍这么远,我眼睛都看不到」

另外一位小姐姐问:「这是不是演唱会神器~这一套多少钱,下次去看林俊杰的演唱会,我也要带上它」

确实,你们看,这是我用中焦拍摄的泉州寺庙,距离拍摄的对象有这么远,有了长焦增距镜,这时候就可以一下子把远景拉了过来。

给各位看一组更夸张的,一开始我跑去泉州一个机位拍照片,在另一侧用 vivo X300 Pro 的 1600mm 长焦拍到了一尊雕像,后来友商说他们在泉州拍了郑成功雕塑,我才意识到,我拍到了 20 公里外的郑成功雕像。

这画面是不是比友商要清晰得多,看上去更像是相机拍摄,最后做了裁切放大处理的效果?请注意,我跟这里的直线距离是 20 公里。

4、抓拍

大家应都看过相机那种凝固时光的照片,但手机的抓拍就一般,甚至说很差。

所以日常我们看到的大部分照片都是「静态」摆拍,极少能看到「动态」影像,因为一动就糊,这也是手机摄影「假感」的最大来源。

但 vivo X300 Pro 不会,这次我在泉州捂林村看街头舞蹈表演,已经是夕阳西下的黄金时刻,此时如果用相机拍照,想把人物的动作捕捉下来,必须要提高快门速度,但环境光已经很暗了,此时只能努力提高 ISO 曝光度,一般这种场景,画质都会比较差。

我用 vivo X300 Pro 拍摄了无数张舞蹈演员跳舞的动态照片,为了维持住 1/800s 的快门速度,vivo X300 Pro 的快门速度甚至飙到了 ISO2000 多,画质也很好,张张皆清晰,甚至人物发丝都清晰可见。

▎如何用手机拍出「相机感」?

现在的手机拍照已经非常好了,尤其是 vivo X 系列手机的拍照,已经深入人心。

在我的摄影粉丝群里面,有很多都是 V 粉,有一位财务自由的大哥全球旅拍,一直用 vivo X200 Pro,不光自己拍风光,还给其他游人拍一点人像照,基本每个人看到了都很喜欢他拍的照片,因为 vivo 出片就是好看啊,vivo 手机甚至成了他的社交名片!

前两天他看到我拍摄的这张照片,问我是不是正在用 vivo X300 Pro,他说这质感跟相机似的,想换了!

这张 vivo X300 Pro 拍摄的照片我不加水印,是不是大部分人都以为我是用相机拍摄的?其实就是手机+增距镜拍摄的,物理虚化效果带来真实的光学空间质感。

即便大家知道了我是手机拍摄的,也会问我:你是怎么做后期的?但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各位,这些照片都是手机直出的。

下面我将从拍摄技巧、参数设置、后期思路,来聊聊如何提升手机照片的「相机感」?

首先我经常使用 vivo 的「专业模式」,也就是「街拍模式」,这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因为这些照片已经很少有计算摄影参与,最后输出的都是 vivo x300 Pro 传感器记录的原始细节,质感自然。

-感光度(ISO):降到最低,比如 ISO 50,是照片噪点最少、画质最纯净的时候。

-快门速度(s):我会根据环境光来进行调整,白天阳光充足,快门速度也会控制得很高,光线好的时候,我就会用更快的快门(如1/250s,具体看取景框画面是否过曝,或者过暗)

如果画面过暗,如果低于 1/50 秒,或者说低于安全快门(1/焦段毫米数 s),我会增加感光度,比如 ISO400,总之具体场景具体分析,不会超过 ISO800 来拍照,这时候小底传感器基本上就会噪点无数了。

像拍车流轨迹、水流雾化、星空这些需要长曝光的题材,就得上三脚架了,手持是绝对拍不了的。

-白平衡(WB):白天,我一般会将色温调整至 5200K;日出、日落的黄金时刻,我可能会将 WB 调整为 7000-8000K;日出前、日落后的蓝调时刻,我又会将 WB 调整为 3500-4200K。

总之不用「自动」,这样才能获得我想要的色彩。

另外,我一般会让画面稍稍欠曝,这样可以可以充分保证画面质感。

另外相机之所以为相机,就是因为它可以拍摄 RAW 格式照片,它记录了传感器最原始的数据,给了我们摄影师巨大的后期空间。

现在你用 vivo X300 Pro 也可以直接拍摄 RAW 格式照片,甚至是 SuperRAW 的照片,比如这张照片是我在泉州下午逆光拍摄的,整个画面偏灰,但这张照片记录了 25MB 的原始数据。

通过后期,我就能获得一张极高动态范围,画面清晰,有对比度、饱和度的照片。

▎在 vivo X300 Pro 上,我看见了手机摄影的未来

我记得几年前,我和几位知乎答主开过一次圆桌会议,聊的议题正是「手机摄影的未来是什么?

当时,我会畅想:超越 1 英寸的 4/3 画幅;多摄镜头,甚至可以外挂长焦增距镜;有可变光圈,可外接 ND 镜;专业模式,可以拍摄各种人像、美食、风光等细分场景......

如今除了手机内部空间的物理限制,其他几乎都在 vivo X300 Pro 上已悉数实现,我认为这是一台虽然代号是 Pro,但可以超越很多友商 Ultra 级影像旗舰的拍照手机。

你看,以前只有专业相机可以拍摄星空,拍摄月亮,拍摄车轨,拍摄光绘,现在 vivo X300 Pro 的拍摄功能强大到,在风光模式里面可以一键拍摄这些题材的大片。

而相机还需复杂的操作,专业的三脚架、ND 滤镜等配件,直接劝退了很多小白用户,甚至只要你想拍好,vivo X300 Pro 就可以拍出「相机感」的照片,让你拥有称霸朋友圈、小某书的实力。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7

标签:数码   大片   相机   照片   手机   泉州   人像   模式   传感器   画质   画面   质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