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州楼市正在经历一场无声的变革,一边是郑东新区房价坚挺在2万/㎡以上,一边是二七区部分老破小房价跌至4000元/㎡的水平。
“工作日日均成交七八十套,最低不低于60套;周末成交量更高,基本破百套。”郑州一位地产从业者这样描述当前的市场表现。2025年以来的郑州房地产市场,正呈现出明显的分化态势。#头号创作者激励计划#
一些区域销量价格双双回升,而另一些区域则仍在低谷徘徊。那么,到底哪些区域已经止跌回稳?背后又有哪些驱动因素?
从整体数据来看,郑州房地产市场确实呈现出止跌回稳的态势。2025年1-6月,郑州商品房销售面积达到997万平方米,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6个百分点。
房价方面也实现了小幅增长,商品房销售价格为10659元/平方米,同比增长1.42%。这一数据表明,郑州楼市整体已经走出了下行通道,正在逐步回稳。
二手房市场表现同样出色。2025年上半年,郑州二手房累计交易面积达518.8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08%,甚至比新房交易量多出93.93万平方米,在市场中的占比达到55%。
然而,郑州楼市的最大特点就是分化明显。从区域来看,郑东新区房价保持稳定,维持在2万元/平方米的高位。#本地人写本地事#
金水区作为郑州市的中心城区,房价虽然从1.2万/㎡降至1.1万/㎡,但仍然是郑州房价第二高的区域。搜索热度更是位居榜首,占比达到29.08%。
经开区房价也从1.2万/㎡降至1.1万/㎡,与金水区并列第二梯队。高新区和惠济区则从1.1万/㎡降至1万/㎡,跌幅相对较小。
在郑州各区域中,高新区的抗跌表现令人意外。数据显示,高新区2018年主流项目在售均价与2025年相比未拉开差距。
2018年高新老城主流在售项目均价约16000元/㎡,2025年仍然保持在这一水平线上。双湖科技城同样稳定,2018年和2025年主流项目均价都在12000元/㎡左右。
高新区的抗跌性主要源于其自住特性:产业聚集度高,有人口支撑;教育资源丰富,底子不差;商业配套成熟,有正弘汇、朗悦公园茂、高新万达等大型商业。
2025年郑州楼市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改善型需求主导市场,“好房子”成为热点。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新房开盘去化率达54%,较去年下半年上涨26个百分点,创近5年新高。#本地人写本地事#
一些优质项目表现抢眼:金茂璞逸云湖项目“三开三罄”,实现网签金额全市TOP1;中海峯境叁號院首次开盘即成交5亿元,登顶2025年6月郑州主城总价400万元级改善项目榜首。
产品结构也在发生变化。2020年80~100平方米刚需户型占比34%,2025年降至23%;130~160平方米刚改及改善型产品占比从2022年的19%升至27%,“为高品质买单”成共识。
政策利好是郑州楼市止跌回稳的重要推动力。公积金首套利率降至2.6%、商贷利率下调至3%,显著降低了购房成本。
“以旧换新”政策更是激活了改善需求。旧房评估款作为首付,剩余房贷利率降低后,购房者既能减轻压力,又可增加装修预算。
房票政策的深化也加速了库存去化。一位开发商人士表示:“此次房票政策立竿见影,两年卖不出去的房子,使用房票后一天全部售罄。”
土地市场的表现也反映出开发商对郑州楼市的信心。2025年上半年,郑州土地成交溢价率攀升至12.2%,创下2023年以来新高。
区域分化在土地市场同样明显。郑州市区成交的9宗涉宅地块中,7宗位于三环内,核心区土地成为房企争夺的“香饽饽”,推动市区整体溢价率达到13%,创下近5年新高。
金水区司法警官学院地块经8家知名房企激烈竞价,最终中海地产以87%溢价率竞得,刷新郑州市金水区土地拍卖纪录。
对于郑州楼市的未来走势,业内人士认为分化仍将持续。中海地产中原公司相关业务负责人认为:“郑州楼市将延续板块与产品的双重分化,主城区市场稳中有进,高品质改善项目会持续受捧,郊区市场可能继续承压。”
河南省商业经济学会会长宋向清也表示,未来郑州楼市将呈现“量缩价稳与结构性分化”态势,市区新房价格或因土地稀缺与新品迭代保持上涨动能。
随着“金九银十”传统销售旺季临近,多位郑州地产从业者看好成交量的进一步回升。在政策引导与市场自我调节的双重作用下,郑州楼市正朝着更健康的方向演进。
随着“金九银十”传统销售旺季的到来,郑州楼市有望进一步回升。政策保持宽松导向下,改善型项目入市带动价格微涨,商品住房库存持续减少,优质地块抢手,市场信心正在稳步提升。
那些产业基础扎实、配套完善、以自住需求为主的区域,如高新区和郑东新区,已经展现出较强的抗跌能力。而缺乏产业支撑、配套不全的远郊区域,可能还将继续面临挑战。
更新时间:2025-09-1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