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脉防预站丨饮酒护心还是伤心?AHA最新科学声明要点概览

酒精作为全球广泛摄入物质,其与心血管健康的关系错综复杂。现有研究多为观察性数据,存在潜在偏倚。少量饮酒(每日1~2标准杯)可能降低冠心病、卒中及猝死风险,但对心房颤动的影响尚不明确,仍需更多随机试验验证。相较之下,酗酒或日均饮酒≥3杯者,各类心血管疾病风险均显著升高。尽管饮酒与健康生活方式的关联尚无定论,临床仍应倡导运动、控烟、保持健康体重等行为。美国心脏协会(AHA)近期科学声明对此议题作出系统阐述,特整理核心内容供学习参考。

标准饮酒单位、饮酒模式的定义及现行饮酒指南

在美国,一个标准饮酒单位约含0.6盎司(14克)酒精。然而全球对标准饮酒单位的定义存在差异,从8克到20克不等。由于不同酒类的酒精体积分数不同,各类饮品对应的标准饮酒单位换算值也有所不同(图1)。虽然关于有害饮酒量已形成基本共识,但对于每日摄入1~2个标准饮酒单位等较低饮酒量相关的健康风险仍存在矛盾观点(图1)。世界卫生组织明确指出“任何程度的酒精消费均对健康无益”。加拿大发布的《酒精与健康指南》部分采纳了这一立场,提出“少饮为佳”原则,并详细阐述了不同周饮酒量对应的健康风险。而《2020~2025年美国居民膳食指南》(美国农业部制定)则基于现有证据反映出持续存在的科学不确定性,对低水平饮酒者的健康状况避免作出明确结论。

现行饮酒建议与指南具有性别特异性。这种区分源于以下生理差异:摄入等量酒精时,女性血液酒精浓度高于男性。这种差异由三方面因素导致:体液分布(影响酒精扩散)、首过胃代谢(男性代谢率更高),以及某些酒精相关疾病(例如酒精性肝病)在女性中的更快进展。

图1. 饮酒注意事项和指南

(摘自:Alcohol Use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 Scientific Statement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Circulation. 2025;151:e00–e00.)

饮酒与血压的关系

饮用1~2杯酒后的最初数小时内,血压水平通常不会受到影响。然而,摄入≥3杯酒则会对血压产生双相效应:饮酒后12小时内血压下降,随后12~24小时内血压升高(收缩压[SBP]平均升高3.7 mmHg[95%CI:2.3~5.1])。

一项纳入36项随机对照试验的荟萃分析(采用中短期交叉和平行组设计,共2865名受试者,含高血压和非高血压人群)显示:与不饮酒相比,每日饮酒<2杯不会引起血压显著变化。但每日饮酒≥3杯会导致SBP和舒张压(DBP)显著升高(且随饮酒量增加而加剧)。在每日饮酒≥6杯但将摄入量减少约50%的受试者中,观察到SBP和DBP的显著降低(平均降幅分别为5.5 mmHg和3.97 mmHg)。这些观察性结果证实,戒酒或大幅减少饮酒对控制血压升高具有获益。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试验中女性受试者仅占5~48人,仅3项试验提供了女性特异性数据,导致汇总效应评估存在不确定性,因此亟需增加相关研究中女性受试者的比例。

近期一项队列研究的荟萃分析发现:基线饮酒量与5.3年随访后的血压水平存在剂量-反应关系,且这种关联无性别和地域差异的阈值效应。每日平均饮酒1杯者SBP升高1.25 mmHg,而每日饮酒3杯者SBP升高达4.9 mmHg。女性SBP升幅普遍低于男性。

在一项针对非实验性队列研究(>60万受试者)的系统评价和剂量-反应荟萃分析中,当日饮酒量超过1杯(12克)时,酒精摄入与新发高血压发病率呈线性正相关。多数研究将高血压定义为SBP/DBP≥140/90 mmHg,随访时间2~22年不等。男性饮酒量与高血压风险呈线性正相关(与不饮酒者相比),但当每日摄入>3~4杯时风险趋于平缓。而女性在每日饮酒超过1杯时即出现风险上升,且随着饮酒量增加,风险上升斜率更为陡峭。

饮酒与冠状动脉疾病的关系

大量研究探讨了饮酒与缺血性心脏病(包括心肌梗死)不同亚型风险之间的关系。饮酒对冠状动脉疾病(以下简称CAD)风险和发病率的影响较为复杂,其效应因饮酒量,饮酒模式及研究设计而异。此外,CAD的定义或编码方式(例如采用国际疾病分类代码的医疗记录vs自我报告)以及评估的CAD结局指标(例如单独分析心肌梗死或合并分析心绞痛,心肌梗死及其并发症等国际疾病分类第十版代码)均可能导致与饮酒风险关系的差异。

例如,一项纳入83项观察性研究的个体参与者数据荟萃分析发现:与参照组(每周饮酒0~25克,约1.78杯)相比,高于此水平的饮酒量(最高至每周21杯)与心肌梗死发病率降低相关。早期一项探讨剂量反应关系的荟萃分析报告显示:与戒酒者相比,适度饮酒(女性≤1杯/天,男性≤2杯/天)可降低14%~25%的CAD发病风险。另有研究表明:每周3~6杯的饮酒量对CAD风险基本无影响或影响极小,但当每周饮酒量超过7杯时,CAD风险开始显著上升。

患者教育:我们应告知患者什么?

由于缺乏设计严谨的随机对照试验数据,针对是否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群提供具体的饮酒建议仍具挑战性。此外,可告知患者就餐时饮酒能延缓酒精吸收,并建议酒精饮料与非酒精饮料交替饮用。

部分医疗系统已将饮酒记录列为第七项生命体征。酒精使用筛查及危险/有害饮酒标准的讨论适用于所有患者。需注意的是,在心内科接受调查的患者(N=498)中,66.3%曾接触过“适度饮酒有益心脏健康”的报道。传递正确信息至关重要——该研究同时指出,接触此类报道或接收关于酒精心血管效应的矛盾信息,会使危险饮酒几率增加。临床医生应强化健康生活方式宣教,包括定期运动、戒烟及保持健康体重以实现心血管健康及疾病预防。

认知空白与未来方向

图2. 酒精摄入与CVD

(摘自:Alcohol Use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 Scientific Statement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Circulation. 2025;151:e00–e00.)

大量证据表明,重度饮酒(通常>2杯/天)和酗酒行为对心血管健康有害。戒酒或减少饮酒量可降低高血压等特定心血管疾病风险。但每日少量饮酒(1~2杯)的真实心血管风险仍不明确(图2以图表形式汇总了相关数据)。诸多未解之谜为研究这种常见消费品的健康影响提供重要机遇。尽管本文无法穷尽所有认知空白,以下几个关键领域亟待突破:需深入研究个体差异效应(可能受社会经济地位、人口特征、环境/饮食暴露交互作用、共病情况影响)、整体健康效益的权衡(如心血管获益与癌症风险的差异)、遗传因素,以及针对无酒精使用障碍人群的健康饮酒行为干预策略(该领域证据尤其匮乏)。此外,为确立生物学合理性,需加强酒精摄入模式与剂量差异的细胞分子机制研究。最后,需采用循证医学金标准——随机对照试验设计,以更准确阐明每日少量至适度饮酒(1~2杯)的真实健康效应。

参考文献
Mariann R. Piano, Gregory M. Marcus, Dawn M. Aycock, et al.Alcohol Use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 Scientific Statement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Circulation. 2025;151:e00–e00. DOI:
10.1161/CIR.0000000000001341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12

标签:养生   要点   伤心   声明   科学   最新   酒精   风险   健康   高血压   标准   心肌梗死   心血管   差异   关系   血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