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湖南日报】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阳乐 通讯员 周南
从鼓励婚假延长至20天,到鼓励产假延长至188天;从将适宜的分娩镇痛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到对二孩、三孩且子女未成年的家庭买房给予购房金额或面积补贴……湖南省近日出台了《关于完善生育支持政策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十条措施》(以下简称《十条措施》)。十条措施涵盖哪些具体方面,有何特点和意义?给老百姓带来了哪些可感可及的“硬举措”?10月31日,记者邀请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成员、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肖文明予以解读。
真金白银,减轻生育负担
梳理《十条措施》可发现,该文件不只孤立地从生育环节制定支持政策,而是构建了一个从婚恋开始到孩子成长的全周期支持体系,从鼓励婚恋、破除高额彩礼开始,到营造生育友好的社会氛围,逐步延伸至托育服务、儿童医疗、教育保障及子女成年后购房等政策支持。
肖文明介绍,《十条措施》注重减轻家庭各类经济负担:一方面通过直接补贴减负,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向新婚夫妻发放结婚红包或消费券,同时要求严格执行国家育儿补贴制度,并将适宜的分娩镇痛、辅助生殖技术等项目及“先兆流产”治疗发生的符合医保政策规定的医疗费用纳入报销范围;另一方面,通过间接措施减负,如落实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子女教育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支持用人单位可从工会经费中报销职工依法生育的未成年子女城乡居民医保参保费用等。
今年,我省已先后推出一些生育支持政策。如,自今年3月1日起统一调整生育保险费率为0.7%,提高了产前检查费补助标准和生育住院医疗费限额支付标准。参保女职工产前检查费最高补助标准从过去的600—700元统一提高至1200元。生育住院医疗费支付标准也显著提升:顺产从3000元左右提高到4000元;难产(含剖宫产)从3600元提高到6000元;生育多胞胎的每多一个婴儿增加1000元。
再如,省医保局近期进一步提出,2026年出生且在我省参保的新生儿,父母有一方参加我省基本医保的,免缴2026年度居民医保费,自出生之日享受当年待遇,为湖南宝宝送上出生“第一份见面礼”。
我省多项今年已开始实施的政策与新措施协同发力,提供“真金白银”的支持,为育龄夫妻降低生育成本。
延长假期,加强托育服务供给
顺应群众呼声,《十条措施》提出,鼓励用人单位将职工的婚假延长至20天,产假在享受国家规定基础上延长至188天,并允许经本人申请、用人单位批准,请假至婴儿1周岁。男方也可享受20天护理假。同时,有关部门正在积极推进地方性法规修订,拟从立法层面进一步明确职工休假权利。
《十条措施》鼓励用人单位采取弹性上下班、居家办公等方式,营造家庭友好型工作环境。同时明确,用人单位不得因女职工结婚、怀孕、休产假、哺乳等情形降低其工资、福利待遇,或限制其晋级、晋职、评定职称。
肖文明表示,《十条措施》针对婴幼儿无人照护的难题,明确托位配置的硬性标准,大力发展社区嵌入式托育,支持“托幼一体”发展,体现了增加供给、强化支持的满满诚意。
《十条措施》要求新建居住区按照每千人口10个以上托位的标准配置托育服务设施。对已建成居住区未满足此标准的,要通过改建、购置、置换、租赁等方式加快增配。各级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委员会、村(社区)委员会和省级行政事业单位等可将符合条件的自有场地免租金或低租金出租用于普惠托育服务。
住房教育,多孩家庭支持加码
在教育支持方面,《十条措施》提出在维护教育公平的基础上,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阶段优先安排多子女家庭的子女在同一幼儿园、学校就读。支持有条件的地方优先保障三孩及以上家庭的子女根据实际需求入读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应根据学生实际需求提供课后服务,结束时间应与当地正常下班时间衔接。支持有条件的地方为三孩及以上家庭的子女免费提供义务教育课后服务。逐步免除学前教育保育教育费,有效降低学前教育成本。
住房支持方面,对二孩、三孩且子女未成年的家庭购买首套住房或改善型住房的,给予购房金额或面积补贴。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可在家庭当期最高贷款限额上分别上浮10%、20%。成年子女购买首套住房或改善型住房的,可依授权提取父母的住房公积金、按照父母缴存条件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
肖文明指出,除物质激励外,《十条措施》还注重生育友好的“软环境”建设。如开设孕产妇心理健康门诊,将预防孕期和产后抑郁、焦虑作为孕妇学校核心课程。深入开展早孕关爱行动,为早孕妇女提供分类咨询指导和规范技术服务,注重对个人身心健康和家庭福祉的关怀。
本文来自【湖南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更新时间:2025-11-0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