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蛋上最脏的东西,可能被你吃进去了!(不是你想的那个)

鸡蛋是厨房里的常客,价钱实惠,营养又丰富。买鸡蛋的时候,大家总会下意识避开那些沾着鸡屎的,专挑表面干干净净的。可你知道吗?看起来没鸡屎的鸡蛋,未必就真的干净。



母鸡生蛋和排便都要经过 “泄殖腔”,鸡蛋和鸡屎难免会打照面。就算蛋壳上没沾着鸡屎,也可能藏着肉眼看不见的致病菌。有调查显示,蛋壳表面的细菌总数能达到 150 万个,听着挺吓人,但其实环境中到处都有细菌,咱们人体皮肤上每平方厘米也可能有一万到一百万个菌落,不用过于恐慌。



真正需要警惕的,是鸡蛋上可能携带的几种 “脏东西”—— 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有研究检测了北京三个区的市售鸡蛋,发现蛋壳上大肠杆菌检出率平均达 80%,沙门氏菌 15%,金黄色葡萄球菌 5%。带明显粪便污物的鸡蛋,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数量更多;看着干净的鸡蛋,大多也能检测到大肠杆菌,只是数量少些。



鸡蛋被污染后,表面污染轻的(看着干净的),微生物要花点时间才能侵入内部。在 25℃下存 3 天,沙门氏菌就可能穿过蛋壳和壳膜进到蛋里;要是表面污染重,微生物繁殖得快,很快就会侵入内部。



这其中,沙门氏菌最需要当心。它是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在蛋类、肉类、生牛奶里都可能出现。有时候母鸡感染了,鸡蛋在形成蛋壳前就可能被污染。更麻烦的是,沙门氏菌特别 “耐活”—— 耐盐、耐低温,干燥环境里能活几周,水里活 3 周,粪便里能活 2 个月。人感染后,轻则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严重的可能危及生命。



我国的数据显示,吃鸡蛋引发的疾病中,70%~80% 都和沙门氏菌污染有关。所以,对付沙门氏菌,千万不能掉以轻心。



其实沙门氏菌也不难对付,吃鸡蛋时做好这 6 点,就能大大降低风险:



  1. 鸡蛋一定要做全熟
    彻底煮熟是很有效的杀菌办法。全熟的鸡蛋,基本不用担心沙门氏菌的问题。
  2. 正确购买和保存
    买鸡蛋要挑蛋壳干净、完整的,污染物多或有裂纹的容易被致病菌盯上,别买。
    回家后放在阴凉干燥处,最好冷藏,还要和蔬果、肉类分开放,避免交叉污染。
    一般不用清洗鸡蛋,蛋壳表面有层保护膜,能挡着微生物进入。洗多了会破坏保护膜,就算放冰箱也容易坏。但如果蛋壳上鸡粪、泥土多,还是得洗一下,洗完要尽快吃掉。
    另外,冷藏过的鸡蛋别再放回室温,温差会让蛋壳上凝结水珠,方便微生物进入,容易变质。
  3. 别存太久
    一次别买太多,少买勤买。鸡蛋放久了,表面的保护膜会失效,内部更容易被沙门氏菌污染。
  4. 尽量别吃溏心蛋
    溏心蛋蛋清凝固但蛋黄还是液态,蛋黄中心温度可能没到 60℃以上,杀不死沙门氏菌,风险更高。实在想吃,就选正规厂家的 “可生食鸡蛋”,按说明保存和吃。
  5. 别用开水冲鸡蛋
    从冰箱拿出来的鸡蛋,用开水冲未必能达到杀菌温度,而且冲完很快就喝,时间也不够,没法保证杀死所有细菌,容易食物中毒。
  6. 不建议吃毛鸡蛋
    毛鸡蛋是孵化失败的死胎蛋,可能有寄生虫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致病菌,风险太大。

说到底,鸡蛋好吃又有营养,但吃的时候得注意安全。那些看不见的致病菌虽然危险,只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就能放心享用。

本内容为故事类医疗健康科普文章,文中除了健康科普内容所出现的任何人名、地名、事件均为艺术加工,并非有意冒犯或贬低任何个人、团体或组织。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请理性阅读。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6

标签:美食   鸡蛋   东西   沙门氏菌   蛋壳   致病菌   大肠杆菌   表面   微生物   干净   细菌   葡萄球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