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 19:30,中国女篮将在长沙与澳大利亚女篮展开热身赛第二战。首战 63-76 的失利,让这场二番战成为球队调整状态、磨合战术的关键契机。相较于澳大利亚队的阵容稳定性,中国女篮的阵容变动与战术升级更值得关注。
中国女篮预计阵容:双塔复出能否复出?
首战轮休的张子宇如果能在本场比赛出战,这将彻底改变中国女篮的内线格局。她如果与韩旭组成 “双塔” 组合,将有很大望破解澳大利亚内线,增加球队的篮下掌控。张子宇的低位卡位能力能直接弥补首战篮板(28-36)的劣势,而韩旭可借此解放至罚球线附近,利用中距离投篮与策应能力拉开进攻空间。
后卫线王思雨与杨力维的搭档需要减少失误(首战合计 6 次),提升快攻转化率(首战快攻得分仅 8 分)。替补席上,罗欣棫需改善投篮效率(首战 11 中 3),杨舒予则要找回外线手感(首战三分 7 中 1),两人将竞争 20 分钟左右的轮换时间。
针对首战暴露的问题,笔者认为教练组可以从以下三个方向优化战术体系:
第一、让内线联动的双重模式成为进攻核心。当双塔同时在场时,主打 “高低位配合”—— 张子宇在低位强打吸引包夹后,分球给罚球线附近的韩旭完成中距离跳投,或传给底线埋伏的杨舒予、张茹投射三分;当单塔在场时,韩旭可参与挡拆后顺下攻筐,张子宇则专注篮下卡位与二次进攻。
第二、提升外线与内线的联动效率。首战外线 30 投仅 8 中的表现,倒逼战术增加 “内线策应 + 外线空切” 环节:王思雨可利用韩旭的掩护切入禁区,或在 45 度角等待张子宇的分球;杨力维的突破分球需更精准地找到弱侧空位,为罗欣棫、张茹创造三分机会(两人生涯三分命中率均超 35%)。
第三、改造防守体系的针对性。针对澳大利亚首战 11 分的快攻得分,球队可能采用 “双塔分区防守” 策略:张子宇留守禁区保护篮板,韩旭与锋线球员快速退防,切断对手传球路线;在阵地防守中,利用双塔的护框优势收缩禁区,迫使澳大利亚更多依赖外线投篮。
反观澳大利亚队,她们本场比赛大概率依旧要延续首战 “以外线带内线” 的策略,核心后卫惠勒(首战 12 分 6 助攻)与内线乔治大妈(8 篮板)依旧是核心,但是她们的阵容深度有限(仅 8 人主要轮换)。她们的战术重点会放在加快攻防节奏与外线逼抢上,试图通过体能消耗破解中国女篮的内线优势。
这场比赛的核心看点,在于中国女篮能否通过双塔阵容激活整体进攻,将内线高度优势转化为得分效率。
更新时间:2025-07-1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