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鸭王"到"塌房王":绝味两年关店5000家,只因为瞒了7个亿?

手握万余家加盟店,却因瞒报7亿装修款跌落神坛,曾登顶卤味行业的绝味鸭脖,只用两年就走完了从巅峰到低谷的下坡路。

巅峰时期,它的门店数量突破1.59万家,超过周黑鸭与煌上煌之和,覆盖全国绝大多数市县,6元一根的鸭脖撑起72.61亿元年营收,“追剧配绝味”成为一代人的生活日常。

谁也没想到,这个用18年坐稳“鸭王”宝座的品牌,会在短短两年内关店5000家,市值从667亿蒸发至83亿,用一手好牌走出了满盘皆输的局面。

2005年,武汉人戴文军想入局卤味市场时,家乡已被周黑鸭占据,他转而扎根无辣不欢的长沙,开出第一家绝味鸭脖店。真正让绝味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是加盟模式的全面放开。

2012年,绝味正式启动招商,相比周黑鸭的直营模式,它的加盟门槛低至数万元,总部不仅提供选址、卤料供应支持,还承诺返还部分装修费用——这一政策对想快速创业的小老板极具吸引力,也为后来的危机埋下伏笔。

2017年,绝味登陆资本市场成为“鸭脖第一股”,加盟扩张随之按下加速键。2019年门店破万,2022年突破1.5万家,2023年达到15950家的峰值,同年营收创下72.61亿元的纪录,坐稳行业头把交椅。

但光鲜数据背后,隐患早已滋生。爆雷的7.2亿装修款问题,源于绝味的违规操作:公司规定加盟店每4年统一重装,加盟商缴纳的装修费本应计入营收,却被通过员工私人账户流转,仅将小部分返还加盟商,其余则流入私囊。这种操作既降低了加盟门槛吸引商户,又虚增了企业利润。

最终,绝味因财务造假被责令整改,合计罚款850万元,其中董事长戴文军被罚200万,前财务总监、前董秘分别被罚150万和100万。

财务问题之外,食品安全漏洞更让消费者寒心。2025年3月,四川西昌市监局查出当地多家绝味门店22名从业人员使用伪造健康证明,员工未体检就上岗,门店负责人为省事通过不正当渠道批量办证。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关于绝味的投诉超1500条,从吃出头发、虫子,到食用后上吐下泻、门店拒开发票,问题五花八门。

价格与品质的失衡,更让老顾客逐渐流失。2012年绝味鸭脖每斤30至45元,到2025年已涨至60元以上,13年涨幅超100%。

有消费者购买200克鸭脖、100克鸭掌和100克毛豆,就花费50多元,“月薪过万啃不起鸭脖”的调侃在网络流传。与此同时,鸭脖品质持续下滑,从前肉质饱满、卤香浓郁,如今变成骨多肉少,卤味香气变淡,全靠重辣重麻掩盖腥味,不少人食用后反馈“齁咸齁辣”。

产品创新也停滞不前,十年间核心仍是鸭脖、鸭掌、鸭锁骨“老三样”,偶尔推出的新品只是简单换口味,毫无新意。

值得注意的是,鸭副原材料采购价从2022年的每斤27元降至2025年的7元,成本大幅下降,绝味却反其道而行之抬高售价,企业净利润率反而持续走低。

利润流失的关键,在于多元化投资的接连失利。绝味投资的盛香亭、阿满百香鸡、料记棒棒鸡、江苏鲁江南食品、和府捞面等品牌,均连续多年亏损,这些亏损最终通过抬高鸭脖价格转嫁给消费者。

恶性循环下,加盟商纷纷撤离。从2023年峰值到2025年10月,绝味在营门店仅剩10606家,不到两年关闭近5000家。

为求自救,绝味上半年推出“绝味plus”门店,将即买即走模式升级为社交空间,主打“卤味+主食+饮品”组合;上个月又在长沙开出首家鲜卤便利店,转型卤味零食店模式,试图通过提升消费体验追赶餐饮转型趋势。

从国民零食顶流到A股“跳水王”,绝味的滑落源于对规则的漠视和对消费者的轻慢。如今品牌虽已启动转型,但消费者心中的信任重建并非易事。

若能真正放下傲慢,正视财务规范、食品安全与产品品质等核心问题,“鸭王”或许还有翻盘机会;若仍执迷不悟,等待它的只会是彻底被市场淘汰的结局。

#财经##上头条 聊热点##我要上头条#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9

标签:美食   年关   卤味   消费者   模式   峰值   长沙   加盟店   财务   装修   品牌   巅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