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文/慧心引力佳
编辑/慧心引力佳
塑料这种东西真的是出现在我们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去个我们点外卖要用,出去逛街买东西要用,而现在“史上最严禁塑令”来了,将在9月时候在上海先行落地。
虽然禁令还没有证实开始执行,但是上海的一次塑料性餐具用量直接减少了92%,简直是立竿见影,那么更换餐具产生的成本?
十几年前,超市塑料袋从免费变收费,一度成了街头巷尾的热门话题,当时大家七嘴八舌,都以为这下用袋子的人肯定少一大截。
结果您也看到了,塑料袋依旧是必需品,只是多了几毛钱的成本,超市和塑料袋厂家,倒也多了一笔稳赚不赔的买卖,乐得合不拢嘴。
现在,这股“限塑风”又刮回来了,而且比当年那阵强劲百倍,它不再是收几毛钱小打小闹,而是真刀真枪地对着塑料制品下狠手。
上海已经打头阵,九月份就要动真格的,据报道,根据新的条例,之后只要使用不合规的一次性餐具,就会又非常严重的罚款。
单位罚款在1-10万之间,经营者在200-1000远之间,还有些情节特别严重的还会提升到5000元,甚至有可能会被勒令停业,并列入征信黑户,这次看起来可是动真格的了。
不止是上海,北京、深圳这些大城市也都在后面排着队,准备“抄作业”,为什么非要下这么猛的药?是地球真扛不住了,还是说,我们的钱包又被惦记上了?这事里头,肯定有大文章。
要说塑料这东西,图的就是个方便,一个外卖盒子几分钱的成本,防水防油,轻便结实,用完就扔,谁不乐意?但这便利的背后,其实一直藏着巨大的代价。
这份代价,过去我们瞧不见,也无需承担,但现在是躲不掉了,可以说,我们过去几十年享受的廉价便利,都是拿未来和健康借来的。
清华大学给过一个数字,听着就让人心惊,光是去年一年,我们点外卖用掉的塑料餐盒、包装袋,堆起来就是一座168万吨的大山,处理这些垃圾,一年就得烧掉上亿元人民币。
这还只是直接看得见的钱,烧塑料产生的那些乌烟瘴气,变成二氧化碳飘到天上去,最后又以各种极端天气的方式,还给了我们自己。
近几年夏天越来越热,暴雨说来就来,塑料垃圾绝对“功不可没”,更要命的是,它还影响我们的身体,那些塑料餐盒装热汤热饭的时候,会悄悄释放出我们肉眼看不见的塑料微粒。
你以为自己吃的是红烧肉,其实顺带还“加餐”了不少塑料,有研究说,就算你一周只吃那么一两次外卖,一年下来吞进肚里的塑料颗粒,都能有几百块。
这可不是危言耸听,这些东西进了身体,会带来什么长期影响,现在谁也说不准,这么一掰扯,这笔账就清楚了:过去享受的便利,透支的是环境和健康,现在只不过是到了该还账的时候。
道理大家都明白,但真落到每个人头上,就是实实在在的麻烦和成本,最先感到压力的,无疑是那些开小餐馆的老板们。
一个外卖订单,以前用塑料餐盒可能就几毛,现在换成那种新的环保纸盒,比如上海那边一些连锁大牌已经开始用的“水性涂层”纸杯餐盒,一个成本就要涨三五毛。
一天几百个订单,一个月下来就是几千块的额外支出,这笔钱从哪来?要么自己牙缝里省,要么就得涨价,让顾客来承担。
这不,很多外卖的价格已经悄悄加上了“包装费”,我们消费者自然是第一个感受到变化的。
最典型的就是奶茶的纸吸管,不知道多少人抱怨过,喝到一半就软了,里面的珍珠、椰果根本吸不上来,体验感极差。
花同样的钱,却没得到过去的享受,心里肯定不痛快,但事情也在悄悄变化,上海那边的数据挺有意思,虽然换了新包装每单贵了几毛钱,但有些商家的差评率反倒降了。
不少顾客留言说,新的纸质餐盒质量更好,不漏油也不烫手,感觉吃得更放心了,这说明我们老百姓不是不愿意为环保花钱,而是看这钱花得值不值。
如果只是简单地把塑料吸管换成一根泡几下就烂的纸吸管,那大家肯定骂娘,但如果换来的是一个更高品质、更安全的包装,那多花几毛钱,大部分人还是愿意接受的。
其实放眼全球,对付塑料垃圾,无非就两种路子,一种是欧洲一些国家的做法,直接一刀切,全面禁止,或者征收重税,这种方式见效快,但社会震动也大。
另一种,就是我们正在摸索的这条路,分阶段、分地区,逐步推进,先从上海这样的大城市试点,给商家和市场一个缓冲期。
监管上,对大企业、连锁店抓得紧,让他们先做表率,带动整个产业链升级,对消费者,也不是强制你不点外卖,而是通过价格杠杆,让你慢慢接受更环保的消费方式。
这条路的核心,在于“疏”而不是“堵”,光靠禁和罚,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的,塑料之所以能“统治”我们生活这么多年,就是因为它便宜又好用。
要想彻底取代它,就必须找到一个同样便宜、同样好用的替代品,这几年,我们也看到了不少进步。
就比如说,从最早被嫌弃的纸袋子,到现在防水防油性能甚至超过塑料的涂层纸盒,从一戳就弯的纸吸管,到现在更坚固的聚乳酸(PLA)可降解吸管,技术一直在往前走。
虽然目前这些替代品的价格还比塑料高,但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成本降下来是迟早的事。
你看,很多奶茶店早就开始搞“自带杯减价”的活动,不少年轻人也开始习惯随身带个杯子,我们去商场购物,越来越多的人手里拎的也是纸袋子。
这些变化,都在不知不觉中发生,这次的“史上最严禁塑令”,更像是一脚油门,把这个进程大大加快了,它带来的阵痛是真实的,无论是商家增加的成本,还是我们初期体验不佳的烦躁。
但长远来看,这可能是我们必须要迈过去的一道坎,说到底,这不仅仅是一场关于环保的改革,更是一次对我们生活方式的重新思考。
我们习惯了用完就扔的便利,却忽略了“扔”了之后的事情,现在,这笔被我们忽略的账单,连本带息地送到了面前。
多花五毛钱,换一个不漏油的餐盒,换一口不带塑料微粒的饭菜,再换一个稍微干净点的环境给子孙后代,这笔账,仔细算算,其实真不亏。
看看新闻2025-08-14《上海“禁塑令”9月1日生效 违规企业最高罚10万》
更新时间:2025-08-1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