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10月24日是联合国成立80周年纪念日。二战后,联合国成为全球化的重要倡导者和推动者,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多边主义,推动国际合作,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近年来,全球化遭遇单边主义挑战,尤其是美国发动的关税战、科技战,正在瓦解战后国际秩序,破坏联合国机构,加剧国家间矛盾。在此形势下,必须加强联合国的作用,坚持联合国在全球治理体系中的核心地位,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维护世界繁荣稳定。

作者:吴志成,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际战略研究院院长、教授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全球化蓬勃发展,联合国成为全球化的重要倡导者和推动者。然而当前,百年变局加速演进,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上升。特别是特朗普第二任期以来,美国政府将关税工具化、武器化,在全球范围内发动关税大战,掀起逆全球化风暴,妄图通过极限施压谋取私利,对全球经贸合作秩序造成严重破坏,使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遭遇严峻挑战。
但是,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也是世界历史演进的必然规律和不可逆转的时代大势。全球化的方向从未改变,也不会改变。联合国仍然是倡导和推动全球化的重要力量。
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发展加速了全球性风险的扩散,人们对全球化和多边主义的疑虑增加,逆全球化思潮泛起,全球多边秩序受到严峻考验。作为最具权威性和代表性的全球治理机构,联合国既是全球化的核心合作平台,又是治理全球化的重要倡导者和组织者。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首先,联合国是全球安全的守护者,致力于维护人类和平与安宁。在传统安全领域,联合国自1948年以来累计采取71项维和行动;2019年发起“以行动促维和”倡议,重申对维和行动的共同政治承诺。在非传统安全领域,面对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联合国旗下负责信息通信技术事务的专门机构国际电信联盟发起了“信息社会世界峰会”,提出多利益攸关方治理模式;联合国互联网治理论坛以及由上合组织成员国向联合国提交的《信息安全国际行为准则》也得到国际社会普遍接受。
第二,联合国是国际合作的推动者,致力于促进包容性多边主义。近年来,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盛行,国际经济金融治理呈现碎片化趋势。对此,联合国系统在国际经贸投资、发展援助、债务协调等领域发挥了重要的稳定器作用。针对“脱钩断链”风险,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推动建立区域性供应链备份网络,以维护区域供应链价值链稳定。针对全球发展新动能不足的问题,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世界粮食计划署在国际发展合作、绿色经济转型、生物多样性、粮食援助等领域对相关国家进行决策建议和资金援助,同时利用中国支持设立的“全球发展和南南合作基金”,向“全球南方”国家分享减贫经验,提供发展贷款,树立了多边合作的典范。
第三,联合国是气候变化的“吹哨人”,致力于推动应对气候变化的团结协作。联合国组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多边合作平台,如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附属机构,促进各国政府间气候变化谈判,建立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伙伴关系网络;已举办29次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达成了《京都议定书》《哥本哈根协议》和《巴黎协定》。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第四,联合国是全球发展的协调者,致力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2000年9月,联合国千年峰会通过《联合国千年宣言》,纳入八个千年发展目标,聚焦减贫、教育、性别平等和公共卫生等领域。2015年9月,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峰会通过《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包括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169项分目标和232项具体量化指标,覆盖经济、社会与环境三大维度。在联合国的推动下,可持续发展目标分别与区域和成员国国内战略对接,形成了极具整合性和参与性的全球治理网络。
当前,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全球化进程遭遇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的挑战。特别是美国发动的关税战、贸易战、科技战,正在瓦解二战后西方主导构建的全球制度体系、规则范式和国际秩序,全球化进程中的国际竞争、“零和”博弈、安全困境也更加凸显,联合国体系面临一系列新问题、新挑战。
一方面,联合国系统内部出现碎片化趋势,不同机构间各自为政现象突出,发展援助架构重叠。近年来,联合国系统内部机构因美国等西方国家“退群”、拖欠和削减会费捐资而陷入财政危机。为争夺捐资,各机构针对捐助国特别青睐的可持续发展、绿色转型等项目重复设置业务。这不仅导致机构职能的隐性重复和资源浪费,也限制了联合国系统内各实体机构依据其战略规划合理分配资源的能力,损害了其多边主义特征。

图片来源:新华社
另一方面,大国博弈和地区冲突加剧国际格局分裂和国家间矛盾对立,联合国面临信任危机与合法性赤字。广大发展中国家迫切需要联合国在维持和平、发展援助、绿色转型等领域更加积极作为。联合国体系内这种发展中国家期待渐强的状况,可能形成小国信任危机,加剧联合国框架下国际合作的空心化。
历史和现实证明:多边主义践行得好一点,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就会解决得好一点。近年来的一系列危机挑战一再警示我们:联合国的作用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联合国的地位必须维护,不能取代。
长期以来,中国作为国际社会的稳定、积极、进步力量,始终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坚决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通过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和四大全球倡议的落实,与其他“全球南方”国家通力合作,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共同维护世界繁荣稳定,携手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出品: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
责编:杜娟 栾瑞英
编辑:张钊
关注微信公众号“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直达往期精选
更新时间:2025-10-2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