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过单老《白眉大侠》的朋友一定对书中中后期出现的武功排名记忆犹新,书中交代,几十年前的一次武林盛会中江湖同道共同推举了十四位顶尖高手,他们几乎代表了那一时期的武林战力天花板,书友们习惯称之为“江湖天榜”。
不过这份天榜多少有些不够完美,起码在剧情年看是这样的。首先上榜者必须是参与了那场盛会的江湖人士,也就是说没到场的隐士高人中很可能有不输他们的大能被遗漏了;其次,剧情年距离敲定榜单隔得太久,而这些剑侠的武功并非一成不变,当年的伯仲之间现在可能是天渊之别,曾经的略逊一筹今日或许是后来居上。所以结合战绩,愚以为重置后的天榜至少要扩充到二十一个位次才能将当初的十四人全部囊括其中。
这四位原本都位列天榜十四强,但要么实战糟糕,要么压根什么表现都没有,实在让人很难给出高评价,故而位列重置榜单之末。
先说柳木,原榜排名尚在夏侯仁之上,或许当年他真的是压白云剑客一头的一流高手,但时过境迁柳木早已被赶超。从始至终他没打过一场能证明身价的硬仗,只有群殴夏遂良时使绊子将之绊倒这么个不起眼的表现,海上大战时甚至坐视挚友马天舒、马天驰双双殒命也无动于衷,除了今时不同往日,我实在想不到别的原因。
当然了,柳木避战不可能是怕了昆仑僧,大概率是忌惮夏遂良,准确讲是不知胜了昆仑僧后该如何应对?当然了还有一个可能就是单老说得太兴奋,把观战的柳木给忘了。

其次是古月和尚,原本的第十二位,对于这个位次古月当初十分不满,因为他自信不输夏侯仁,单老对此也给予了肯定,言明古月和尚比白云剑客只高不低,只因人品太差,夏侯仁又太好,所以大家公推夏侯仁居前。
不过愚以为这种情况仅限于当年,到了剧情年古月已经被夏侯仁拉开了距离,这点从他对战龙云凤只能坚持二十回合便可见端倪。个人觉得古月逃到天竺后越来越醉心于阴谋诡计,导致武功尽管还是很高,却裹足不前,此消彼长下被夏侯仁甩在身后也就不足为奇了。

接着是彭海,从头到尾没有出场,无法判断实力,所以依旧介于古月和尚与欧阳忠惠之间。

最后一位是欧阳忠惠,在最后才登场同时并无武功展现。很多书友认为欧阳忠惠很强,毕竟是少林的大当家,但是在我看来正是因为他少林主持的身份才得以使之上榜。书中多次在欧阳普中和凌空下山时提到欧阳忠惠因为公务太忙,所以无法亲自赶到,想来并非推托之词,毕竟为开封府上三门助阵与自己的儿子北侠欧阳春有直接关系,既然连儿子都顾不上,想必修炼武功的时间也不会太多,虽然距离上一次的武林盛会已经过去了很久,但欧阳忠惠恐怕进步有限,当然了,这些都是没什么依据的推测,见仁见智。

不同于上述四位原榜剑客的拉胯表现,这三位原本的天榜遗珠可是有实打实战绩做支撑的。两位女剑与夏侯仁、白一子并称“峨眉四大剑侠”,马凤姑一人力压方天化和詹明奇,尚云凤更是轻松破掉南海四绝僧的大阵,展现出的实力几乎不输大师兄夏侯仁,理应榜上有名,我甚至认为当初她们没有登榜是普度不想自己一脉风头太盛。

姜波涛是乾坤五老之一,书中唯二令昆仑僧连一战勇气都没有的(另一个是陶福安),因为二人三次对战昆仑僧全部惨败,以致留下了阴影。尽管昆仑僧不算顶级高手,但在天榜之外鲜有对手,姜波涛能把这坏和尚吓成这样,起码可以与峨眉的两位女剑客相提并论了。

夏侯仁是原榜第十一位,相对于武功,其谦谦君子、敦厚长者的人设更深入人心,是书中少有品行无缺的完美剑客。由于单老一开始并没有关于天榜的构思和设定,所以起初夏侯仁的武功非常高,和夏遂良基本处于一个水平,不过在天榜出现后二十合便堪堪不敌,这算是个Bug,不过既然讨论天榜,我们自然要以天榜出现后的战绩为准。

宝净长老出现在其弟子姜兆惠的过往故事中,是万年古佛的师弟,王猿的师叔,在我看来之所以当年没有进入天榜,大概率是没参加那场武林盛会,毕竟他们这一脉居于海外,并不隶属于中原武林,锋芒毕露不是好事,有万年古佛师徒登榜为海外派扬名也就够了。

夏八姑同样没有出场,不过作为龙云凤的师姐,魔山派三大女魔头之一,被单老称作这娘仨谁也惹不起,应该具备相当高的武功水平,即便不如龙云凤应该也不会差得太多。

陶福安一开始的设定非常高,自称普天之下只有一个半人打不动,夏遂良对其非常忌惮。但是等正式展露武功我们就会发现夏遂良太谨慎、陶禄也太把自己当回事了,两人之间的差距还是很明显的。当然了,这也不是陶福安不行,武功高低这东西得看跟谁比,比如昆仑僧,怎么说也是五宗之一昆仑派掌门,但是看见陶福安就像老鼠见了猫,只恨爹娘少生了两条腿。

龙云凤在原榜排第七,王猿则是第九,中间夹着一个陶福安,那么为何现在王猿和陶福安位置互换呢?要知道比虐菜陶禄可是胜过王猿的,这就要以龙云凤为参照来展开说一说了。
书到后段,龙云凤让徐良杀白云瑞,徐良不肯,于是这女魔头跑到上三门众剑侠休息的馆驿找麻烦,在场的人中以陶福安武功最高,但是面对飞天魔女,陶禄再没有当初说雪竹莲是自己干儿子时的谈笑风生,态度谦卑至极,单老交代这是因为陶禄打不过龙云凤,而后来被迫出手陶福安也是带着一群老头直接围攻,连一打一的勇气都没有,所以这里能够看出陶禄确实比龙云凤要差些。

但是很快王猿赶到,这野人可没有什么顾忌,当即便和龙云凤展开厮杀,连斗三十合不分胜负,或许有朋友要说龙云凤此时体力受损,而王猿属于谁也不服那种,他不怕只能说心思单纯,不像陶禄那样瞻前顾后。但是两人战斗终止后的状态是龙云凤已经见汗,而王猿依旧满状态,那么就可以理解成体力受损的龙云凤下风于王猿,这样看来二人基本可以算作一个档次,都要略强于陶福安,故而王猿和陶禄的排序发生了变化。

夏遂良与喃喃罗汉、白一子都有过交手,和万年古佛百合不分胜负,单老称二人的本事就差那么一头发丝,有人说夏遂良刚刚和陶福安战了四十合,体力有损失,但万年古佛一路用内功催动小船何尝没有损失?所以二人的武功是无限接近的,单老的头发丝理论很贴切。

白一子成长的非常快,当初万年古佛带着王猿遍访各路高手时,他还只能和王猿大战三百合不分胜负,但是到了剧情年已经成长到和王猿老师喃喃罗汉一个档次的高度了。小剑魔与夏遂良前后大战三次,两人各取一胜,白一子获胜是因为夏遂良刚刚经历了“八老战金灯”,已经是强弩之末;夏遂良获胜则是联手古月和昆仑僧三对一。唯一一次公平对战先拳脚后兵刃,前后大战了三百回合没分胜负,细微差别在于首先夏遂良的耳朵伤势未愈,其次是大战过后体力恢复的比白老快,但这种差距只能用来做武评排序用,实战中是分不出胜负的,所以二人连同万年古佛喃喃罗汉同处一个水平。

还有一位是没有出场的魔山老母毕月宵,也就是龙云凤和夏八姑的师傅,我不认为毕月宵能够和武林三圣相提并论,这点从各门各派武林高手的态度中可窥探一二,对于魔山派大家是不愿招惹,但是对于武林三圣则是不敢亵渎,若说忌惮程度了,毕月宵似乎还不如夏遂良和白一子。总之武林三圣在这部书中已经是另一种境界了,几乎快要超脱凡夫俗子的范畴,而夏遂良基本就是普通人的上限,所以我觉得毕月宵就是再强,最多也就是这个层面。

普度和雪竹莲没什么好说,单老交代过俩人就差一头发丝,加上原榜中分列二三位,明显凌驾于其他人(雪竹莲要对夏遂良出手,于和急忙拦下,并让徒弟给师伯磕头认错,因为他深知二师兄和自己大徒弟之间的武功差距,在他看来如果二人交手,自己的爱徒夏遂良必死无疑),但同样明显逊色于于和。

值得一提的是金昌,金昌在最后出场时三圣都大吃一惊,因为他们都以为这位同辈高手早已过世。同时金昌的武功也是最让人纠结的,对战于和三十合不分胜负,还盗走了于和背后背着的“碧血鸳鸯剑”,有人说既然能盗剑,那么砍首级怕是也不在话下。我倒是觉得金昌的轻功已经化臻入境,能够融合于身法之中,所以可以凭借这点与于和周旋,而于和因为注意力都在自身上,所以没留意背后的宝剑,宝剑是外物但首级是本体的一部分,很难说以于和这样的高手会没有护身功法,所以金昌盗剑容易,想周旋多个回合也不难,但若想取胜势必登天。

换言之,金昌占了于和的上风主要是靠轻功和出其不意,论武技和内功照于和都有不小差距。而普度和雪竹莲虽然远不如小师弟于和,但硬实力未必比金昌差,金昌若对上这二位同样需要利用轻功来招架或伺机反击,所以我将这三位列为统一档位。

于和依旧排名第一愚以为没什么悬念,或者说除非我们把时间推到于和年幼或者已亡的时期,否则他必然是近乎公认的天下第一,毕竟二十合就能打伤并称武林三圣的二师兄,实在太过惊人了。

以上便是重置后的江湖新天榜,请大家理性探讨,不当之处望请见谅。
更新时间:2025-11-0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