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是藏养身心的好时节。此时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若不注意调理,易被“秋燥”“秋乏”找上门。这份接地气的秋季养生指南,帮你安稳度过这一季~

饮食:润养为主,少辛多酸
秋天的“燥”最易伤肺,饮食上不妨多给身体“补水润养”:
多吃润肺食材:银耳炖百合、雪梨煮水、莲子羹,晨起喝一碗温润的粥(小米粥、南瓜粥都好),既能缓解口干舌燥,又能养护脾胃;
别忘“少辛多酸”:少吃辣椒、生姜等辛辣食物,避免加重燥气;多吃苹果、葡萄、山楂、石榴等酸味水果,帮身体收敛肺气,还能开胃助消化;
贴秋膘别“猛补”:初秋脾胃功能还没完全适应,别急着吃太多油腻肉食,可先从瘦肉、鱼肉、山药、莲藕等温和食材开始,循序渐进补充营养。

起居:早睡早起,防凉护颈
秋天的作息,要跟着太阳“调整节奏”:
早睡养阳,早起护肺:尽量晚上10点半前入睡,早上6-7点起床,让身体顺应“秋收”的规律,减少秋乏;
早晚添衣,护住“关键部位”:昼夜温差大,出门记得带件薄外套,尤其要护好脖子、腰腹和脚踝——这些地方受凉,容易引发感冒或肠胃不适;
卧室别太干:开空调或暖气时,放一盆水或用加湿器,保持空气湿度在40%-60%,避免晨起喉咙干、鼻子痒。

运动:温和锻炼,忌大汗淋漓
秋天运动,讲究“收敛”而非“消耗”:
选对运动方式:散步、慢跑、打太极、做瑜伽,都是适合秋天的温和运动,既能活动筋骨,又不会让身体出太多汗(大汗易伤津液);
选对时间:避开清晨低温时段,上午9-10点或下午4-5点阳光充足时运动最好,运动后及时擦汗、喝温水,别吹冷风;
老人小孩别“逞强”:体质弱的人群,运动强度要适中,以身体微微发热、不疲劳为度。

情志:少悲多笑,顺应“秋安”
秋天草木渐枯,人容易生出“悲秋”情绪,养生更要养心情:
多出门“晒秋”:趁天气好,去公园看看落叶、闻闻桂花香,阳光和自然景色能让人心情舒畅;
找朋友“聊秋”:和家人朋友一起喝喝茶、聊聊天,别把心事憋在心里;
做点“暖小事”:读一本温柔的书、泡一杯热茶、给家里摆上几盆绿植,用小细节给生活添点暖意,赶走秋日的沉闷。
秋,是温柔的过渡季,也是给身体“充电”的好时机。跟着这份指南慢慢调,让日子过得既有秋的诗意,又有健康的底气~
内容综合自新华网、光明网、央广网等
策划:李洁
海报设计:奎佳良 部分插图使用AI辅助设计
更新时间:2025-10-2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