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起散步不如躺着睡觉?医生告诫:年过60,早上有3“不做”

自从退休后,老张成天无所事事呆着,感觉全身发“轴”,就想着通过晨跑来锻炼下身体,没成想,还没坚持一个月,就因为急性脑出血住院了。

医生初步判定病因或与其晨跑这一新“健康”习惯有关。

生活中,多数老年人会认为“一日之计在于晨”,但实际上,这个“黄金”时间段里很多常见的习惯都可能适得其反,就比如接下来我们要和大家聊的这三件事。

一、晨起散步,不如躺着睡觉

清晨的公园,少不了老年人的身影,有跑步、散步的,也有舞剑的、打太极的,还有各种撞树、单双杠吊环的。这个时段出来锻炼身体,常被多数中老年人视为健康长寿的不二法门。但也正是这种看似十分养生的习惯,却暗藏健康风险,尤其是对于身体各项机能正在快速退化的老年人来说,这个时段过度的运动,甚至可能会引来“杀生之祸”。

通常人体在凌晨四点之后会出现自然的血压晨峰现象,大约在六点到八点的时候会迎来第一个高峰点,此时人体的血压就要比晚上的高出近20-30mmHg

由于经过一宿的睡眠,早晨清醒之后人体的交感神经会快速的被激活,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激素的分泌增加,会直接刺激心脏收缩力增强、心率加快,并引发外周血管收缩,使外周阻力增大。而老年人因为血管弹性下降等因素影响,这一过程引发的血压波动就会更加的剧烈

同时,机体在夜间会相对缺水,血液浓缩会使红细胞压积升高、血浆黏度增加,血流阻力增大,心脏就需要更用力的泵血,来维持正常的循环,间接的也会推高血压;而血小板活性在清晨同样会达到峰值,其表面的黏附分子也就更加容易与血管内皮损伤部位的胶原结合,造成聚集,这些都为血栓形成提供了先决的条件

再加上60岁以上的老年人普遍的动脉血管弹性都会降低,动脉粥样硬化、管腔狭窄、内皮细胞功能减退等更是常见,这些都会使他们的血管对于这种血压波动的缓冲能力降低

很多老年人可能本身就患有还没有确诊的冠心病,或是即便是有服用降压药之类药物,但晨起往往药效还没能够起到作用

如果此时贸然锻炼身体,那将很大程度上增加急性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研究显示,该时段心肌梗死风险较其他时段升高40%,心脏性猝死风险增加29%,脑卒中风险上升3-4倍,其中缺血性脑卒中多因血压波动导致不稳定斑块破裂、血栓形成,而出血性脑卒中则与血压骤升冲破硬化血管有关。

而且,晨起的温度普遍都比较低,湿度大,尤其是秋冬季节,这种低温会进一步的收缩血管;而湿冷的空气又会刺激到呼吸道,极易诱发慢性支气管炎的急性发作

同时,肌肉状态也会相对的更加僵硬,再加上天可能还没大亮,视线也不是很好,就很容易增加肌肉损伤、碰撞、摔倒等意外发生的风险。

所以,对于过了60岁的老人来说,晨起散步确实不如躺着睡觉。而且不仅仅是晨起不适合,夜间入睡前同样不适合。

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一项针对近1.5万名健身爱好者的研究发现,在睡前4小时内进行高强度运动(尤其是睡前2小时内),会使原本的入睡时间推迟约1h20min,总夜间休息的时间减少约40min,并且睡眠质量也会大大降低。

老年人可以尽量选择在下午的四五点钟的时候进行锻炼,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及全因死亡风险都会降低很多,此时肌肉的柔韧性、灵活性都刚刚好,血压也比较稳定。

当然,过了六十岁的人在运动的时候还要注意,尽量将每次的时间控制在半小时以内,中等偏低强度(表现为微微喘气但能正常说话的状态)的运动较为适宜。根据自己的承受力,可以选择有氧运动,或是增加一些耐受范围内的力量训练(如弹力带、深蹲等),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抗年龄增长带来的肌肉流失。

一些有基础病(如高血压、高血糖等)的老年人,可以选择八段锦、太极拳等相对温和的运动,既能活动筋骨又不会过度的刺激心血管系统。

二、晨起如厕过度用力,增加意外发生风险

很多人习惯晨起后先到卫生间排便,这个看似很有规律的健康习惯,其实风险很大,尤其是年过六十岁的老人。

随着年龄的增长,肠道平滑肌的细胞也会萎缩、肌纤维弹性会下降,肠道蠕动的能力就会减弱,食物残渣在肠道内停留时间会变的越来越长,水分被过度吸收后粪便就会变的干结

同时,随着肠道神经系统功能的逐渐衰退,老年人对“便意”的感知也会变得慢一拍,很多时候就会错过最佳排便的时机

再加上,上了年纪的老人牙齿都不怎么好,很多蔬菜、水果等高膳食纤维的食物都吃起来费劲,就使得膳食纤维严重摄入不足,这直接会削弱肠道的蠕动能力

而且,就像上面提到到多数超过六十岁的老人都会合并一些基础病,而这些疾病本身,以及一些需要每天服用的药物副作用,同样会抑制肠道蠕动或分泌,这些都会加重便秘的产生

这也就使得在生活中,大多数的老年人都存在慢性便秘的问题,如厕时过度用力也就变成了常态。

但大家可能不知道,医学研究显示,早晨的五点至七点之间本来就是心脑血管意外高发的时段,而约六分之一的老年猝死都发生在如厕过程中,其中用力的排便更是诱发"卫生间猝死"的首要因素

当大家在卫生间憋足了力气用力的时候,可使收缩压瞬间升高50-100mmHg,对于已经有动脉硬化的血管所造成的冲击是巨大的。同时,身体的各个器官都会处于紧张状态,尤其是腹部压力会瞬间升高,会对全身血液循环系统造成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回心脏的血流量会减少,使心脏需要更加用力的进行泵血,来维持正常的血液循环;而颅内压力的剧烈变化,则可能会使血管发生痉挛,甚至是破裂

临床数据显示,近三分之一的急性心梗后极危险并发症(心室游离壁破裂)都是由于这个习惯所诱发的。而且,多数老人都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等基础性心血管疾病,长期的如此用力,只会加重心肌耗氧量,极易出现心肌缺血、严重心律失常等问题。

历史上不乏令人警醒的案例,从春秋时期的晋景公到英国乔治二世,从俄国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到相声大师马季,都因此而意外猝然离世。所以,对于年龄超过六十岁的中老年来说,一定要避免晨起立刻如厕,尤其是如厕的时候太过用力。

尽量将每次如厕的时间控制在十分钟以内,以免久蹲久坐导致肛周静脉丛充血而诱发痔疮。如果超时还没有解出来,就要暂时的停止,等过段时间再进行尝试。

在便器选择方面,蹲姿确实更符合人体工程学,能增大腹压促进排便,但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而言,坐便配合脚踏矮凳的姿势更为安全,这个姿势能使直肠角更利于排便;同时要注意起身时动作需缓慢,以免发生低血压晕倒。

三、晨起拒吃早饭,埋下健康隐患

在很多地方,一日三餐中的早餐往往会被忽视,多数人都更注重中餐和晚餐。

尤其是很多年过六十的老年人,早晨起床不少有晨练的习惯,一上午可能都在公园溜达,到中午才会回家吃饭;或者是一些老年人起床后就这儿忙忙那儿弄弄,常常习惯中午再吃;也有一些老人就习惯性的随便对付一下,简单的一杯牛奶或是一碗粥就解决了。

但可能大家不知道,其实经过一晚上的消耗,身体里的肝糖原差不多都消耗光了,尤其是老年人代谢调节能力也弱,不吃早饭就相当是给身体埋下了健康的隐患。

早上不吃东西,身体会过度的分泌皮质醇等升糖激素;而一般不吃早饭,到了午饭的时候饭量都会增加,而这种没有节制的暴饮暴食,又会使得餐后的血糖剧烈波动,这就会大大增加胰岛素抵抗和糖尿病风险

同时,没有足够的能量供应,会加速大脑认知功能的衰退,并引发烦躁、焦虑等负面情绪问题。

而且,多项荟萃研究都提到,长期的早上不吃东西会加速身体各项机能逐渐衰退、老化的进程,使全因死亡风险增加约四分之一。并且会让免疫系统变弱,人更容易被各种病菌感染,且全身会长期处于慢性炎症的状态中,这也是癌症、脑卒中等致命性疾病的温床。

长期的早上不吃东西,浓缩的胆汁还会长时间的淤积,那得胆结石的风险就会提高3倍以上,而由此发展成为胆囊癌可能仅仅需要四个阶段,病情进展迅速且后果严重。

而胃酸就算是空腹的状态下也会一直分泌,但没有食物的中和就会直接侵蚀胃黏膜,引起胃炎和溃疡,如果治疗不及时,发展成胃癌也就在所难免。

空腹的时候小肠上皮细胞会过度的吸收脂质和胆固醇,这些多余的物质在体内不断堆积,不仅使体重增加,面临肥胖风险;它们还会在血管壁沉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使血管变得狭窄、僵硬,增加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心肌梗死等的风险。

而且,身体对于长期早上不吃东西会产生记忆效应,即便是后期恢复了吃早餐的习惯,机体仍可能保持高脂质吸收模式,继续过度吸收脂质,依然会按照之前的不良模式运行,持续对健康造成伤害。

所以,对于年过六十的老年人来说,一定不要拒吃早饭,而且还要吃好早饭。

建议最好包含谷薯类、蔬菜水果、动物性食物以及奶豆坚果这几大类食物,比如主食可以选择杂粮粥(如黑米+藜麦+小米组合),搭配牛奶、鸡蛋或三文鱼等优质蛋白,再辅以凉拌菠菜、圣女果等新鲜蔬果,最后再吃一下核桃仁或奇亚籽等坚果种子,来提升营养密度。而且,尽量在八点前进餐,最晚不要超过九点。

总而言之,人一过六十,身体各项机能大不如前,更应该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一些日常看似健康的习惯,其实暗藏杀机。就比如一起来就晨练、如厕用力、不吃早饭等。

其实到了这个年龄,养生更应该追求“静养”。

早晨起床,不要急于起身,先在床上缓慢活动四肢,再起床;适当补充一些水分,促进新陈代谢;再进行洗漱、吃早饭等日常活动。如此循序渐进、温和从容的养生方式,才更符合老年人的身体特点,有助于维持身体健康,安享幸福晚年。

参考文献:

[1]方明.晨起"三不做"血压越来越平稳[J].医食参考, 2024(6):61-61.

[2]佚名.晨起养生攻略:谨记"三要三不要"[J].养生保健指南:中老年健康, 2019.

[3]周严.晨起五个习惯太要命[J].农业知识:科技与三农, 2017.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16

标签:养生   早上   医生   风险   老年人   如厕   血管   都会   习惯   血压   身体   用力   早饭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