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建造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老房子,随着时间的推移,如今已经面临一系列的生活难题,比如房屋渗漏,墙体开裂,隔音效果差,停车困难等等,这些老房居民的生活环境亟待改善,拆迁换新的愿望也是尤为迫切。
值得庆幸的是,最近各地已经积极响应上面号召,加速推进城市旧改政策,为老房居民带来了新的曙光。那么,哪些人将抢占先机呢?咱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01、旧改政策落地,规模大不如前
今年5月,国家已经发布《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正式把拆迁列入“重点”,并明确提出,要稳妥推进危险住房改造,并加快对D级危险住房的拆除与改造进程。
这一政策的落地,无疑让众多预制板楼房住户们看到了拆迁的契机。
据统计,全国城镇房屋总面积662亿平方米,其中有不少是上世纪60至80年代建造的老预制板房,这些老房子因年久失修,结构老化等问题,亟需改造。
比如浙江,作为全国唯一的 “共富示范区”,已经有文件明确,把全域范围内的多孔板建材房屋列入全拆重建类。而预制板房屋就属于这一类。
杭州市浙工新村也已顺利完成“原拆原建”项目。不过,与15年年均拆建600万套的盛况相比,今年住建部明确危旧房改造计划仅100万套,规模大不如前。
02、补偿机制限制,普通人致富机会渺茫
关于拆迁补偿,有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必须要直视,以前拆迁后就致富,这种概率以后越来越低,从当前各地的反馈来看,补偿标准并不如预期的那么丰厚。
比如,上海市徐汇区东安一村、二村的拆迁补偿,最高每平米超13万,按照60平米房屋计算,补偿金额800万。
这样的补偿对于部分居民来说,当然开心不已,但如果在同一小区内购置新房或次新房,资金缺口达百万甚至数百万。
可见,即使拆迁能够给居民带来改善居住条件的机遇,但补偿机制依旧存在局限性。
比如当前趋势,一线城市的新房价格依旧维持在1万3左右,但地域间的补偿标准却呈现着较为明显的差异。同为一线城市,广州白云区最高补偿标准只有7590元/㎡?
还有一些城市,虽说提供了多样化补偿方式,比如郑州,拆迁补偿有1:1.2比例的安置房以及货币补偿附加8%的奖励措施,但是地方还是更倾向于房票安置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居民只能持有房票购买指定楼盘的房子,这样虽然有助于开发商快速去化,但限制了居民的选择权。
更有甚者,网上消息说,河南安阳的某个村庄,既然规定“预制板房一律赔偿二万五千元人民币”,这一标准显然未能充分考虑房屋的实际价值,从而引发了诸多争议。
03、哪些人才是真正的受益者?
①城市管理者
他们通过规划和实施旧改项目,不仅推动了城市的产业升级,同时缓解了地方资金压力,又助力开发商快速去化,同时也解决了居民安置问题,可谓是一举三得。
②建筑商和材料供应商
随着城镇房屋改造规模的不断扩大,一些建筑商和材料供应商也迎来了新的投资机遇,比如福建地区就发布《施工临设预制化应用导则》,这项措施进一步推动了装配式建筑的发展,预示着这一领域的广阔前景。
③一些敏锐的投资者
这些聪明的投资者早就捕捉到了新的商机,提前布局了城市更新地块的老小区,静待拆迁机会,以期在拆迁补偿中获得丰厚回报。
04、普通人如何应对
其实相比那些嗅觉敏锐的投资者来说,绝大多数普通人并没有丰富的资源,所以对于他们来说,预制板楼房的拆改更像是一场充满风险的生存博弈。
毕竟城市更新并不意味着老预制板楼房全拆,政策层面提出“A/B级修缮、C/D级拆除”的策略,旨在实现精细化管理。
所以,对于普通大众来说,手中的老房本究竟是新生活的船票,还是要沉的船锚,取决于个人的把握与选择,不仅要积极了解房屋鉴定的相关标准,还需要深入研究补偿细则,并把握手中的投票权。
总之,只有真正读懂剧本的人,才能避免任人摆布的命运。
更新时间:2025-07-1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