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名航天被迫滞留,为啥不用神舟21号先运回来?先了解下空间碎片


本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谢绝转载

很多人好奇,神舟20号飞船被撞击后,三名航天员被迫滞留,那为啥不直接用神舟21号将航天员先运回来呢?

我知道,这是很多人在担心中国航天员的生命安全,但先别急,这里面大有门道,是我们研究空间碎片的机会。

啥意思呢?

首先三名宇航员生命体征良好,其次空间站的储备充足,足够应对突发情况;除此之外,神舟21号飞船也有自己的在轨实验任务,需要停留数月。

也就是说目前航天员虽然被迫滞留天宫空间站,但生命是有保证的前提下,可以优先执行飞船任务,一旦有生命监测可能出现危险,也可以第一时间将航天员送下来。

这不是说生命更重要,事实上,中国天宫空间站早就构建了一套完备的应急救援体系,其中有3套核心救援方案,比如优秀修复破损飞船、地面随时准备应急的神舟22号,以及随时返回地球的神神舟21号等等。

更关键的是,中国可以借修复飞船的机会,构建一整套空间碎片撞击应急方案。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外太空碎片的危害有多大?

我曾经介绍过,今天再简单总结下,就是外太空中有上亿颗碎片,这些碎片是卫星和其他飞行器脱落或者撞击,爆炸后产生的。

尤其是早期的时候美苏争霸发射了大量的卫星和飞船,这些飞船性能和材料并不算特别好,有的被废弃了,有的在空中解体,还有的相互撞击后爆炸,因此产生了大量的碎片。

根据数据显示,其中有90%以上都是不到1厘米的微小碎片,几乎很难被捕捉到轨迹的那种,一旦遇到,航天器只能自己硬扛。

这次神舟20号飞船就是被这种空间碎片撞击,导致隔热涂层出现0.5毫米的破损,还有轻微的凹痕。

更让人无语的是,随着人类航天不断发展,低轨卫星爆炸式增长,这种空间碎片的数量不会减少只会越来越多。

根据欧洲航天局那边的数据,这个增长率大概在每年 2% - 5% 的速度增长,不需要多久就会翻倍。

因此神舟20号的遭遇绝不是个例,也不会是最后一起。

换句话说,以后人类航天器未来还会遭遇这种事情。

为了不让这类事情发生,一般国家都有多种防护和预警方案,比如给航天器采用更坚固的材料,比如咱们空间站就采用了强度极高的复合材料。

除此之外,预警系统也是非常重要的,其中美国是最早建立这类系统的,他们在上世纪60年代就开始了,到了现在已经非常完善了,在地面上有空间监视雷达系统、太空篱笆,太空上也有卫星群监视,通过给空间碎片编号,持续跟着,判断碎片的运行轨道进行规避。

中国也有类似的系统,甚至在2015年时,成立了国家空间碎片监测与应用中心,对空间全天候的跟踪。

但上面说过,宇宙中的空间碎片太多了,有些极其微小,监控难度堪称噩梦级别。

因在这种情况下,构建一整套飞行器预防撞击、撞击后修复、应急逃生等系统是非常有必要的。

尤其是中国已经准备登陆月球,在月球上建立基地的情况下,必须掌握这类技术。

这次神舟20号飞船被撞的确是运气不好,但同时也是我们摸清这套系统的契机,只有将撞击过程和应对都摸清了,我们才能更好应对空间碎片的挑战。

现在大家知道为啥不立即将航天员送下来了吧,说的直白一点,咱们是有把握守护航天员的生命安全,还要借机将自身锻炼的更加硬核。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2

标签:科技   神舟   碎片   航天   空间   飞船   航天员   中国   空间站   航天器   系统   生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