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中国最近的大工程,平陆运河肯定算得上一个热门话题。国家投了700多亿去挖这条河道,很多人可能会想,这么多钱砸进去,到底值不值?其实,这事得从广西的地理和经济说起。广西虽然靠海,有北部湾港,但内陆地区出海不方便,货物得绕道广东的港口走,那路程多出好几百公里,时间和成本都上去了。
平陆运河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直接从南宁附近的西津库区平塘江口挖到钦州钦江入海口,全长134.2公里,按一级航道标准建,能过5000吨级的船。投资总额是727亿元左右,这笔钱主要花在航道开挖、船闸建设、桥梁改造和配套设施上。
为什么非得挖呢?因为广西的经济发展卡在物流瓶颈上,西江水系发达,但水量大多东流到广东出海,广西自己没直通海的江河通道。挖通后,西南地区的货像从云南、贵州、重庆过来的煤、矿石、农产品,就能直奔北部湾港出海,航程缩短560公里以上,物流成本降下来,贸易效率提上去。
这不光是广西的事,还连着西部陆海新通道的战略,国家想通过这个工程拉动西南内陆和东盟的贸易,帮广西从沿海边缘地带变成开放前沿。
再细说说修建的原因,国家不是随便花钱的。广西经济总量在全国不算前列,人均GDP只有全国平均的六成左右,主要靠农业和制造业,但山多路弯,公路铁路运货贵,水运又不畅。西江航道现在已经超负荷,长洲船闸过货量比三峡还大,旱季容易堵船,去年就堵了1500艘。
平陆运河能分流一部分压力,还能带动沿线产业,像石化、装备制造、金属新材料这些临港企业会聚起来。国家从“十四五”规划就提了这个项目,2021年列入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2022年7月可研报告批了,8月就开工。
为什么这么急?因为中国经济转型,需要消费拉动,但基础设施还得跟上。水运比公路铁路便宜,能耗低,污染少,适合大批量货物。广西有丰富的水资源,却没充分利用,挖运河就是打通最后一道关卡,让内河和海运无缝接轨。
专家算过账,运河通了,西南货物出海时间省一天,成本降10%以上,对东盟贸易更有竞争力。国家投这么多钱,看中的是长远回报,不是短期见效。
现在很多人觉得时代变了,高铁飞机到处飞,水运是不是过时了?其实不然,水运依然是全球贸易的主力,占了90%的货物运输。中国水运总量巨大,但占比只有货运总量的20%左右,还有大把潜力。拿京杭大运河来说,从隋朝挖到现在,还在用,连接北京到杭州,运煤、粮、建材,年过货量上亿吨。
黄河以南段是第三大黄金航道,帮华北华东经济交流。国际上,苏伊士运河连地中海和红海,一年过三成全球集装箱,埃及靠过船费赚翻。巴拿马运河连太平洋和大西洋,美国花30年建,65公里长,现在全球贸易离不开它。这些运河不光省路,还带收入,推动周边发展。
中国现在修运河,也是学这个经验。现代船只先进,有GPS导航、低温保鲜,运河结合科技,能运新鲜水果、电子产品。广西多山,公路货车爬坡费油,水运一船顶几百辆车,成本低一半。数据显示,中国货运总量600亿吨,水运100亿吨左右,但如果水系连通,能多分担公路铁路的压力,减少拥堵和污染。
运河还能供水、防洪、生态,比如平陆运河沿线设鱼道、生态护岸,帮周边农田灌溉。总的来说,运河不是老古董,在现代化航运里还是骨干,尤其对中国这种大国,内河外海结合,能稳住供应链。
平陆运河的进展也挺快,2022年开工到现在两年多,累计投资超500亿元,占总投资的七成左右。土石方开挖2.75亿立方米,占总量的87%,船闸混凝土浇筑超六成。三大枢纽马道、企石、青年都进入主体施工,马道是世界最大的内河省水船闸,企石和青年也建鱼道护生态。桥梁27座,已建19座通车,像龙门大桥是广西最长跨海桥,已贯通。
再想想全球,海洋占地球七成,海运主导贸易。运河是关键节点,省时省钱。巴拿马运河扩建后,过船更大,经济翻倍。中国京杭运河修缮不断,现在还运游客,旅游收入不小。平陆运河也会多功能,供水防洪,沿线种树护生态,鱼蟹通道保生物多样。
广西雨多水足,运河调水帮旱季。投资回报算长远,初期高,但运营后过船费、贸易增量回本快。国家看中战略价值,帮西部开发,平衡东西差距。广西和广东同珠江系,但广西航道弱,货物北上广东出海绕路。运河通了,广西独立门户,竞争更公平。
更新时间:2025-08-0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