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价持续上涨,月底前能否迎来拐点?

近期煤炭市场呈现稳中偏强走势,自6月18日以来,环渤海港口动力煤价格已连续上涨一个月,5500大卡、5000大卡和4500大卡煤种价格分别上涨21元/吨、34元/吨和33元/吨。截至7月16日,"CCTD环渤海动力煤现货参考价"显示,5500K动力煤价格已达635元/吨。这一轮上涨行情能持续多久?让我们从供需两端深入分析。

供应端:多重因素制约产能释放

主产区频繁降雨成为制约煤炭生产的主要因素。强降雨导致露天矿大面积停产,叠加部分煤矿检修和生产积极性不高,煤炭产运受到显著影响。环渤海港口库存持续走低,八港合计存煤2522万吨,较5月10日的高点下降595万吨,降幅达19%。市场可流通优质货源供应趋紧,特别是低硫高热值煤种更为稀缺。

从宏观数据看,2025年1-6月原煤累计产量24.05亿吨,同比增长5.4%,但增速呈现边际下滑趋势。6月单月产量4.21亿吨,同比仅增长3.0%。与此同时,煤炭进口量收缩明显,1-6月累计进口22170万吨,同比下降11.1%,6月单月进口3303.7万吨,同比大幅下降25.93%。供应端的多重压力为煤价提供了有力支撑。

需求端:高温天气推高用电负荷

"迎峰度夏"效应正在全面显现。全国多地进入高温模式,特别是华东、华南地区持续性高温天气,迅速拉升居民用电负荷。数据显示,江苏电网最高负荷达1.27亿千瓦,同比增长9.2%;浙江全社会用电负荷创下1.26亿千瓦的历史新高。沿海八省电厂日耗攀升至214-220万吨水平,电煤消耗保持偏强表现。

值得注意的是,终端用户库存虽有所下降,但仍处于合理区间。部分电厂有提卡和改善煤种结构的诉求,但大规模补库需求尚未释放。高库存和进口煤替代效应抑制了采购积极性,市场实际成交以刚性需求为主,下游对高价接受度有限,压价采购现象普遍。

市场预期:月底前维持坚挺,八月或趋稳

综合各方因素分析,短期内煤价仍有上涨动力:

  1. 环渤海港口缺货问题难以迅速缓解,贸易商捂货惜售情绪浓厚;
  2. 发运成本上移,中小贸易商发运积极性不高;
  3. 高温天气持续,电厂日耗预计维持高位;
  4. 部分电厂可能启动阶段性集中拉运计划。

然而,需求端整体表现平稳,缺乏大幅拉涨的基础。随着主产区生产逐渐恢复,加之"迎峰度夏"进入后半程,预计8月份煤价将趋向平稳运行。特别是需要关注新能源发电对火电的替代效应,以及宏观经济环境下非电行业用煤需求的变化。

总体而言,在"迎峰度夏"的关键阶段,煤价在月底前大概率保持稳中偏强走势,但涨幅空间有限。市场参与者应密切关注天气变化、电厂库存消耗节奏以及主产区产能恢复情况,灵活调整经营策略。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19

标签:财经   拐点   月底   电厂   需求   高温   库存   动力   港口   煤炭   市场   效应   贸易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