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老年人的健康状况时刻牵动着全家人的心。科学合理的健康管理对于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预防疾病发生有着重要意义。10月29日是重阳节,我们特别邀请北京友谊医院老年医学科副主任医师罗佳、主任医师汤雯来和大家聊聊,老年人该如何根据自身情况,科学合理地安排健康体检,让晚年生活过得更有质量、更有活力。

为什么老年人要定期进行体检?
老年健康查体不是为了“找病”,而是为了“防病”和“保功能”。我们常说“上医治未病”,查体可以帮助我们发现潜在风险,提前干预,避免小问题变成大问题。尤其老年人身体机能逐渐下降,很多疾病早期没有明显症状,等到出现不适时,可能已经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所以,定期查体是保持健康长寿的重要一环。
体检项目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量身定制”。查体的间隔和内容需要个体化,应由医患共同决定。应该根据老人个体差异,根据年龄、基础疾病、家族史、生活习惯、健康情况、风险状况等,给予不同的筛查建议,选择真正有必要、有证据支持的项目。
老年人健康查体要遵循哪些原则?
可以总结为“个体化、阶段性、重功能”。
个体化:根据每个人的健康状况、预期寿命、个人意愿等制定方案。综合考虑老年人的年龄、功能状态、伴随疾病、预期寿命、经济状况,以及本人价值观和偏好,给予查体和预防方面的个体化建议,即“量体裁衣”。
阶段性:不同健康状态的老人,查体重点不同。健康情况较好的老人,筛查内容应侧重于疾病的预防和早发现。对于健康情况一般,有较多老年病、老年问题或老年综合征者,其筛查内容应侧重在功能维持上,通过预防和干预措施来改善功能状态、降低死亡率、减少住院次数,侧重维持生活质量。对于严重疾患,特别是邻近生命终末期者,内在功能严重受损且没有恢复余地,应以筛查不适症状和了解患者需求为主,缓解身、心、社、灵痛苦。
重功能:不仅查疾病,更要评估身体功能,比如走路、记忆、情绪等。

老年人体检筛查
功能筛查
老年人的功能状态该如何进行判断和评估
上面所说的“重功能”听起来和年轻人的体检重点很不一样,这就要提到“功能筛查”,它是老年健康的“灵魂”。我们不只是活着,还要活得好。这就涉及到老年人特殊的健康筛查项目:特殊功能与老年综合征筛查。根据WHO的ICOPE指南,内在功能筛查包括几个核心维度:认知、心理、活力/营养、视力、听力、行动能力、大小便控制。这些维度全面覆盖了老年人的健康状态。具体表现在老年人走路稳不稳、记不记得事、听不听得清、看不看得清、吃不吃得下、憋不憋得住尿,这些看似小事,却直接影响生活质量。
有一套简单的评估工具,社区医生或家属都能学,10分钟就能初步判断老人是否需要进一步帮助。

发现营养不良应该怎么办?
《中国老年人膳食指南(2022)》推荐老年人平衡饮食,食物多样性,少盐少油,控糖限酒,吃动平衡。建议建议老年人将BMI保持在20-26.9kg/m2之间,通过合理饮食和适量运动维持健康体重。
老年人每天至少摄入12种食物,每周不少于25种。通过粗细粮搭配、荤素搭配、深浅色搭配和干稀搭配,确保营养全面,降低慢性疾病风险。以橄榄油、蔬菜、坚果和水果为主的地中海传统饮食,符合健康饮食标准。少量多餐细软,预防营养缺乏;主动足量饮水,积极户外活动;延缓肌肉衰减,维持适宜体重;摄入充足食物,鼓励陪伴进餐。孤寡或独居老人可通过社区食堂或助餐点集体用餐,增进食欲,促进营养摄入。生活自理有困难的老人,家人多陪伴,辅助用餐或送餐上门,关注老年人的饮食和体重变化,及时发现潜在健康问题。
另外通过日常饮食无法补充的话,可以考虑口服营养补充剂来纠正。

发现活动能力下降该怎么办?
建议老年人进行有氧运动、力量训练、平衡训练和柔韧性训练。
有氧运动:快走、太极拳,每天30分钟;力量训练:举小哑铃、深蹲,每周2次;平衡训练:单脚站、脚跟走,防跌倒;柔韧性:拉伸、瑜伽,保持灵活。关键是“循序渐进,量力而行”,不要勉强,提高安全性和依从性。
肿瘤筛查
针对肿瘤应该如何进行筛查?
科学适合的特定肿瘤相关筛查对无症状老年人至关重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通过科学合理的筛查,可以在肿瘤早期阶段进行干预,改善预后。
筛查需综合考虑预期寿命、家族史、主观意愿、个人偏好、功能状态、生存目标等因素。避免过度筛查或筛查不足,确保筛查的效益最大化。个体化决策有助于提高筛查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肺癌的筛查
肺癌是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早期筛查至关重要。低剂量螺旋CT(LDCT)作为筛查首选且唯一推荐,不推荐X线胸片和痰细胞学检查用于普通人群筛查。
高风险人群包括吸烟史、家族史、职业暴露史,COPD或弥漫性肺纤维化病史等。吸烟者每年吸烟量≥20包年,或戒烟时间
筛查年龄为40-80岁,每年筛查一次。通过定期筛查,早期发现肺结节,降低肺癌死亡率。筛查发现肺结节后,需根据结节大小、形态、生长速度等进行个体化管理,避免过度医疗和漏诊,确保筛查的科学性和安全性。
结直肠癌的筛查
结直肠癌筛查目标人群为40-74岁的一般人群,重点人群包括有家族史、自身癌症病史、肠道症状、结直肠息肉、炎症性肠病、盆腔放疗史、便潜血阳性等高风险因素的个体。
筛查方法包括非侵入性检查(粪便潜血试验、血液或多靶点粪便DNA检测、问卷调查风险评估如亚太结直肠癌筛查评分APCS)和侵入性检查(结肠镜检查、CT结肠成像)。
结直肠癌筛查亚太评分系统分别从年龄、性别、结直肠癌家族史、吸烟史、体重指数5各方面进行评价,分值大于等于4分为高风险人群,建议从40岁开始筛查。不建议单独采用传统血清蛋白标志物如CEA、CA19-9等应用于结直肠癌筛查。

筛查间隔:非侵入性检查便潜血、问卷调查每年1次。多靶点粪便DNA检测每3年1次。CT结肠成像推荐每5年1次。通常作为因各种原因无法完成全结肠镜检查时的替代方案。
结肠镜是筛查和诊断的金标准,高风险人群的首选方法,所有初筛阳性者的确诊方法。筛查间隔由检查结果决定,无异常人群每5-10年1次。发现低风险腺瘤人群每3-5年1次。发现高风险腺瘤或更高风险人群,每1-3年1次。
胃癌的筛查
胃癌筛查目标人群:(1)胃癌高发地区人群;(2)幽门螺杆菌(Hp)感染;(3)既往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残胃、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等胃癌前疾病;(4)一级亲属有胃癌病史;(5)存在胃癌其他高危因素(高盐、腌制饮食、吸烟、重度饮酒等)。
胃癌筛查推荐内镜学检查,首选普通白光内镜检查,对发现的可疑病灶采用特殊内镜技术(放大内镜、色素内镜等)。不建议将血清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PG)检测、血清胃泌素-17(gastrin-17,G-17)检测或血清胃癌相关抗原MG7等检测单独用于胃癌筛查,也不推荐使用以下方法进行胃癌筛查:其他生物标志物检测、上消化道钡餐造影、PET检查等。
胃癌高风险人群胃癌筛查起始年龄为45岁,至75岁或预期寿命

乳腺癌的筛查
一般风险人群40-44岁进行机会性筛查,每年一次乳腺超声。45-69岁群体筛查推荐每1-2年1次乳腺X线筛查。对于一般风险人群,不推荐使用乳腺核磁筛查为常规筛查。
高危人群包括遗传倾向、家族史、已知携带BRCA1/2基因致病突变、家族中有多个乳腺癌/卵巢癌患者、胸部放疗史等。高危人群需提前筛查(40岁开始),采用更频繁的检查手段,如每年进行乳腺X线筛查和超声检查,必要时结合核磁等影像学检查,确保早期发现病变。
前列腺癌的筛查
前列腺癌筛查方式包括血清PSA测量和直肠指检(DRE)。血清PSA测量是常用的筛查指标,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PSA筛查可能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如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等。因此,需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判断,避免过度诊断。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推荐,充分告知风险获益且预期寿命大于10-15年人群可筛查:年龄大于60岁男性;年龄大于45岁且有前列腺癌家族史的男性;携带BRCA2基因突变且大于40岁男性,每2年重复。
预期寿命对筛查决策有重要影响。对于预期寿命较短的老年人,可能不需要进行前列腺癌筛查,以避免不必要的干预和心理负担。

其它疾病筛查
除了癌症,老年人还需要重点关注哪些疾病的筛查?
1、代谢因素监测: 关注“三高”,定期监测血压、血糖和血脂水平,有助于早期发现代谢性疾病,从而进行早期干预,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2、腹主动脉瘤筛查:对于65–75岁有吸烟史的男性,建议进行B超筛查腹主动脉瘤。早期发现和干预可以有效预防破裂,降低死亡率。
3、甲状腺功能、骨质疏松筛查。

老年人疫苗接种
老年人是否需要接种流感疫苗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严重危害人群健康。我国流感平均每年导致8.8万例流感相关呼吸系统疾病的超额死亡,其中,80%发生于60岁以上老年人。60岁及以上老年人每年流感流行季节前接种三价或四价流感灭活疫苗,可有效预防流感,降低老年人因流感导致的住院率和死亡率。
流感疫苗需要每年接种,一般建议在流感流行季节前接种。
还有哪些疫苗适合老年人接种?
年龄≥65岁老年人接种肺炎球菌多糖疫苗PPV23,基础接种为1剂;存在严重肺炎链球菌感染高危因素且首次接种已超过5年者,建议再接种1次。可预防肺炎球菌感染,减少呼吸道感染风险。
另外,带状疱疹疫苗推荐≥50岁老年人接种,可有效预防带状疱疹及其后遗神经痛,提高生活质量。
具体疫苗接种和相关不良反应还需要专业医疗机构进行个体化评估。

老年人健康管理强调预防优于治疗、功能优于疾病的理念。通过合理筛查与干预,帮助老年人维持健康,提升生活质量。建立积极健康观念。通过合理筛查与干预,帮助老年人维持健康,提升生活质量。
健康不老,幸福不倒;定期筛查,提前防好;吃动心平衡,生活更美好!祝所有老人重阳快乐,健康长寿!
作者介绍

老年医学科:副主任医师
罗佳
出诊地点和时间:
老年共病老年病门诊
西城院区:周一下午
专长:老年消化系统疾病,老年慢病管理,老年综合症如衰弱,肌少症等。

老年医学科:主任医师
汤雯
专长:老年消化系统疾病,老年慢病管理,老年综合症如衰弱,肌少症等。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患者服务平台小程序

欢迎关注 北京友谊医院新媒体矩阵
微信订阅号
提供友谊医院医疗服务相关资讯。
微信服务号
提供预约挂号、报告查询、在线咨询等移动服务。
新浪微博
微信视频号
快手短视频

抖音短视频
喜欢我们的内容
更新时间:2025-10-3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