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枫骨灰60年后才回国,找到骨灰那日,台湾爆发6.4级地震

吴石四人殉难后,吴石骨灰由族人吴荫携学成申请领回。

陈宝仓骨灰由将军夫人师文通拜托2名教友领回。将军三女儿陈禹方的高中同学殷晓霞,自愿护送将军骨灰。

但因为她没有入港证,她竟扔掉自己衣物,抱着骨灰跳进大海,冒险偷渡上岸,把骨灰交给将军家人。

师文通拿到骨灰盒时,里面的骨灰还是潮的。

聂曦骨灰至今仍在台湾。

四名烈士中,唯独朱枫骨骸的寻找一波三折。

在搜寻朱枫烈士的骨灰过程中,也发生了很多让人感慨的故事。

今天这篇文章,就写朱枫烈士的寻找过程,

1,女儿多方寻找母亲未果。

沈珍是朱枫和第一任丈夫生的女儿。之后改名朱倬。母女俩一直聚少离多。

朱枫去前线时,把八岁女儿送入台湾少年团。

1946年,台湾少年团解散,朱倬回到母亲身旁。

但这次团聚,只有短短三个月,之后朱枫接到去香港的任务。又把女儿送去苏北。

去苏北前,她为女儿改名朱明珍。

朱枫牺牲后,朱明珍为纪念母亲,改名朱晓枫。此后,这个名字一直伴随她到老。

多年后,身为南京军区总医院的离休干部和内科专家的朱晓枫回忆往事,虽然母亲和她离少聚多,但母亲的每次安排,都对她的成长有益。

朱枫牺牲后,朱晓枫悲痛不已,寻找母亲遗骸回国安葬,成为她最大心愿。

可她怎么也没想到,寻找母亲遗骸,竟用了那么长时间,中间还经历了一波三折的故事。

最初,她听说是姐姐阿菊和姐夫王昌诚为母亲收的骨灰,就托人打听。

等她打听到电话住址,让朋友去拜访时,却发现那个地方已经动迁。

在台北六张犁发现的几百座政治犯坟冢标牌上,也没有母亲的名字。

此后,朱晓枫一直在查找姐姐姐夫的下落。却杳无音讯。

她也能理解,当时那种环境下,阿菊一家所作出的选择。但她很想知道,到底有没有人为母亲收尸?

朱晓枫说:

我前后找了3年一直没找到,心也慢慢淡了。我知道这很难,中国人有句老话,“青山处处埋忠骨”,找不到就找不到吧。实际上她留给我们的是她的一种精神,其他什么也没有留给我们。我想人们不应该忘记她。

从1950年开始寻找,漫长的岁月中,却始终一无所获。

2,一张报纸牵连起热心人和朱枫女儿

在朱枫寻母未果时,台湾作家,文史工作者徐宗懋于一个偶然机会,在一处照片档案室,发现了一袋子照片。

他把照片打开一看,不由震惊万分。

浮现在他眼前的,是一组组审判和枪决政治犯的照片,有吴石,朱谌之等人庭审,绑赴刑场和被处决后的镜头,场面惨烈,让人不忍目睹。

2000年12月,徐宗懋用笔名秦风把这组照片发表,并写了一篇《战争后的战争》。

2001年,朱晓枫在山东画报第16辑出版的老照片中,看到母亲临刑前的影像。联系到徐宗懋,拜托他寻找姐夫王昌诚和姐姐阿菊。

徐宗懋是个热心人,他不但在电视台播放纪录片,也在各大知名报刊上刊登文章寻找。

遗憾的是,都一无所获。

他通过朋友查找阿菊和王昌诚的身份证,也没有结果。

2005年,他终于联系到阿菊时,对方却被当年的事情吓破胆。

事实是,朱枫牺牲三个月后,阿菊曾给军法局写申请,领取朱枫遗骸,但不知何故,最后却没领。

所以,阿菊也不知道朱枫的骨灰在哪。她只知道,尸体是政府处理的。

但是,当年台北市火葬管理这个单位早就没了,相关文件也无从查起。

至此,徐宗懋也对寻找朱枫骨灰失去了信心,这些年中,他运用各种方法,都无法找到朱枫骨灰,唯一寄予希望的阿菊也不知道。

他不知道,该如何继续。

3,转机和冥冥中的指印

2009年,上海的潘先生在寻找他父亲过程中,在一份文件上看到一份政治受难者墓区的一份迁徙名单,名单上一个编号为77,照片编号为223的骨灰罐署名“朱湛文”。

潘先生认为,是不是因为笔误,把朱谌之写成了朱湛之?

徐宗懋委托他的老同学,台湾近代史研究所的朱浤源教授帮忙。

随后,朱教授以研究“白色恐怖时期政治案件”为由,向台北市民政局提出申请,最终确认。的确有一个朱湛之的名字。

2010年2月1日,一大早,朱教授就在承办人刘文华引导下,去台北市南郊的安康市场东北侧无主灵骨堂寻觅。

却并未寻到。

2010年3月4日(“惊蛰”前二天),早上8点,朱教授带着雷先生和一位王姓友人,再次上山寻找。

巧合的是,当天8点18分,在高雄至屏东一线,发生了一场6.4级大地震。位于台北市东南郊的这块山地同样被波及。

结果是,朱教授他们在富德公墓第11墓区纳骨室内的最角落处,看到了红漆写着“77”、外套白色编织袋的“无主骨灰罐”。

有些事情的巧合,让人无法解释。

1950年6月,吴石朱枫殉难当日,途中,天突然降雨。

下图这张朱枫烈士照片中,我们可以看到,朱枫烈士的衣服被雨水淋湿。旁边地上有积水,可见雨下得挺大。

2010年3月4日,找到朱枫烈士的骨灰时,台湾又爆发6.4级地震。

更巧合的是,寻找到她骨灰的那天,是惊蛰的前两天。惊蛰在二十四节气中,寓意春雷惊醒冬眠动物,象征着万物复苏。

所以,你很难解释,这些天气的突然变化,是否和烈士骨灰被发现有巧合?

也或许是,朱枫烈士在冥冥中指印人们带她回家。

4,归来,在六十年后

2010年12月9日,中午十二点四十分,台湾中国生命集团董事长刘添财先生亲自护送朱枫烈士的骨灰到达北京。

至此,离家多年的朱枫终于回到祖国怀抱。从她1950年就义,到她归回归来,整整过了六十年。

2011年7月12日下午,朱晓枫接过包裹着鲜红党旗的母亲骨灰盒。

从1946年和母亲分别,到2011年接过母亲骨灰,中间隔着长达65年光阴,朱晓枫从当年的少女,已经成为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

而她的母亲朱枫,生命却永远定格在45岁那年。

当我们看到,一个白发苍苍的女儿,捧着年轻母亲的遗像时,那种心灵深处的震撼和悲痛,无法用言语形容。

她等了一生,才等来这场重逢——只是母亲已化为一方木盒,而她已满头霜雪。

时间可以带走生命,却带不走信仰;距离可以阻隔相见,却阻不断思念。

朱枫烈士的归来,不只是遗骸的回归,更是一段历史的完整、一种精神的回家。

她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忠诚,而无数后来人用六十余年的寻找,诠释了不忘。

山河已无恙,忠魂终归乡。

愿每一段沉默的牺牲,都被永远铭记;每一个漂泊的灵魂,都找到回家的路。

我会持续更新,如果您喜欢,请点个关注,不错过下一篇文章。

沉默的荣耀 正版 ¥59.8 购买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1

标签:历史   骨灰   台湾   年后   母亲   烈士   女儿   遗骸   台北市   照片   惊蛰   苏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