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这几年卷得有多离谱?消费贷利率跌破3%,经营贷玩起“2.68%亏本大甩卖”,存款利息却像焊死的钢筋——降不动!客户看着利率像坐过山车,银行自己却在“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泥潭里越陷越深。现在,广东银行业突然喊“停”,要打响“反内卷”第一枪!这枪是真能终结“割肉比赛”,还是雷声大雨点小的“表演赛”?今天咱们就扒开银行的底裤,看看这场“反内卷运动”到底是救命稻草,还是又一场自欺欺人的套路。
你敢信吗?前两年银行拉存款还得靠送米送油,今年直接进化成“利息倒贴”;贷款更夸张,明明是借钱给你花,利率比国债还低,银行恨不得倒找钱让你借钱。这不是慈善机构,这是被逼疯了的银行业!
就说消费贷,年初利率跌破3%时,有银行客户经理偷偷吐槽:“放出去100万,一年利息还不够给员工发提成。”可隔壁家竞品直接干到2.8%,你不降?客户转头就跑。结果呢?大家集体“割肉”,净息差从去年的1.8%一路跌到今年的1.5%,相当于每家银行每年少赚几十亿。更魔幻的是存款端,嘴上喊着“降息”,背地里却用“手工补息”“存款送礼”把利息偷偷补回来,客户看着存折上的数字没动,银行的成本却涨上天。
这哪是做生意?分明是小学生吵架——你敢比我低?我就敢不要命!央行去年就看不下去了,在报告里直接开骂:“部分贷款利率低于国债收益率,房贷甚至赔本赚吆喝!”可银行们像中了邪,左手按住房贷利率“自杀式降价”,右手又高息抢存款,活生生把自己逼成了“夹心饼干”——两头不讨好,利润大出血。
这次广东银行同业公会开会,说是要搞“1+3+N”制度体系整治内卷。听起来挺唬人,说白了就是:监管出“负面清单”划红线,公会发“倡议书”喊口号,银行签“承诺书”表忠心。平安银行广州分行第一个响应,年中会直接改成“反内卷宣导会”,这阵仗,好像真要动真格。
但仔细一扒,这“1+3+N”里最关键的是“N”——各个业务领域的自律举措。比如消费贷利率不能低于3%?经营贷不准用“利率优惠券”变相降价?存款不许搞“月末冲量高息返现”?这些要是真能落实,银行确实能喘口气。可问题来了:谁来监督?公会是行业组织,又没执法权,总不能靠银行“自觉”吧?
更有意思的是,银行卷到今天,根本不是“想不想卷”,而是“不得不卷”。你不降价抢客户,别人就把你的优质客户挖走;你不高息拉存款,就没钱放贷完成KPI。就像新余市那篇调研报告里说的:“大银行靠数字化和低利率下沉抢客户,中小银行只能被动降价保市场。”这种“囚徒困境”,靠几份“倡议书”就能破解?怕是有点天真。
不过话说回来,广东敢第一个站出来喊“停”,也算给行业提了个醒:再这么卷下去,大家都得喝西北风。去年有家城商行年报直接亏损,今年一季度又有两家股份行净利润暴跌30%。再硬的骨头,也经不起这么啃啊!
要说银行内卷的锅,全怪“价格战”?其实太表面了。真正的病根,是银行们集体患上了“懒癌”——业务模式几十年不变,除了存贷款啥也不会干!
你看,不管是工行建行,还是小城商行,打开APP全是“存款利率X%”“贷款秒批”,产品长得像双胞胎。客户去A银行和B银行,体验没区别,服务没差异,可不就只能比利率了?就像菜市场卖白菜,你卖1块我卖8毛,最后大家都赚不到钱。
更要命的是,经济大环境摆在这儿:企业投资意愿低,贷款需求本来就少;老百姓存钱避险,存款又降不下去成本。银行左手没客户,右手没利润,可不就只能在“内卷”的死胡同里打转?新余市的报告说得一针见血:“有效内需不足,供给需求两端失衡,银行只能在存量市场里互相残杀。”
还有那些“考核指标”,简直是逼良为娼!行长KPI里“贷款规模”占40%,客户经理“存款任务”完不成扣奖金。为了保住饭碗,谁还管利率亏不亏?先把客户抢过来再说!结果呢?抢来的客户都是“利率敏感型”,哪家利率低就跑哪家,银行成了“流水席”,客户来了又走,成本高得吓人。
广东这次反内卷,要是只盯着“利率不许降”,那纯属治标不治本。真正的出路,得像新余报告建议的那样:要么“差异化竞争”,要么“创新业务”,要么“提升定价能力”。
啥叫“差异化”?你工行建行财大气粗,就去搞大企业、大项目;小城商行船小好调头,就扎根社区服务小微企业。别都挤在“消费贷”“房贷”这两条独木桥上。就像平安银行,人家现在重点推“财富管理”,不靠存贷利差也能赚钱,这才叫聪明。
再说“创新业务”。现在年轻人谁还稀罕那点存款利息?人家要的是“钱生钱”的理财,要的是“跨境支付”的便利,要的是“绿色金融”的情怀。银行要是还守着“存贷汇”老三样,早晚被支付宝、微信给淘汰。看看人家微众银行,靠“微粒贷”数字化风控,不良率比传统银行还低,这就是创新的力量。
最关键的是“定价能力”。别一提到利率就是“比谁低”,得学会“看人下菜碟”。优质客户利率低一点,风险高的客户利率高一点,这才叫市场经济。可现在银行要么“一刀切降价”,要么“瞎定价乱收费”,客户骂声一片。要是能把利率和风险、服务、客户贡献度挂钩,既不内卷,又能赚钱,何乐而不为?
说了这么多,老百姓最关心的还是:银行反内卷,我存钱利息会涨吗?贷款会变贵吗?
先泼盆冷水:存款利息大涨不太可能。银行成本降下来了,最多是“不再偷偷降利息”,想回到几年前3%以上的定期利率?难!但至少不会再出现“明降实升”的套路,存钱能明明白白,也算进步。
贷款呢?短期看,那些“2.68%亏本贷”肯定会减少,想薅银行羊毛的机会少了。但长期看,银行不内卷了,反而可能把省下来的钱用来提升服务——比如简化贷款流程,提高审批效率,开发更灵活的产品。对真正需要用钱的小微企业、刚需购房者来说,这比那零点几个百分点的利率差更实在。
最值得期待的是,银行要是能摆脱“价格战”,说不定会把精力放在“客户体验”上。比如APP少点广告,客服别总推荐理财,转账手续费再降降……这些“小确幸”,可能比利率那点浮动更让人舒心。
广东银行业打响“反内卷”第一枪,勇气可嘉,但这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要想彻底告别“割肉比赛”,银行得扔掉“规模情结”的包袱,摆脱“考核指标”的绑架,真正把心思放在“怎么给客户创造价值”上。监管部门也不能光靠“发文件”,得拿出真刀真枪的奖惩机制——对合规经营的银行多给政策支持,对偷偷内卷的“害群之马”严厉处罚。
说到底,银行不是慈善机构,也不该是“卷王”集中营。能赚钱、能服务好客户、能支持实体经济,这才是银行该有的样子。希望广东这一枪不是“哑炮”,能真正叫醒那些还在“内卷”泥潭里挣扎的银行:与其互相耗死,不如各自精彩。毕竟,老百姓要的不是“最低价”,而是“靠谱价”;银行要的不是“最大规模”,而是“活得长久”。
最后问一句:要是银行真不卷了,你愿意为“靠谱服务”多付点利息吗?评论区聊聊!
更新时间:2025-07-2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