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年贺子珍回国后提出一苛刻条件,毛主席大怒道:坚决不答应!

1948年初的一天,刚回国不久的贺子珍给毛主席发了一封电报。

然而毛主席看到这封电报之后却没有立马给她回复,反而非常生气。

沉默了很久,毛主席才让林巧帮他回电报,说自己决不能答应这个要求。

贺子珍在电报中提了个什么样的要求,毛主席为什么不答应?

十载夫妻情

贺子珍是毛主席的第三任妻子,也是在革命最艰难时刻陪伴在毛主席身边的爱人。然而他们的婚姻,却起源于一场误会。

当时毛主席要带兵进入井冈山,但井冈山的本土势力袁文才和王佐并不想接纳毛主席。即便有贺敏学的保证,他们也并不信任毛主席。

毛主席当时刚经历了秋收起义的失败,成了国民党追捕的重要人物。袁文才和王佐认为,他们收留毛主席和他的部队,势必会惹怒国民党。

而惹怒国民党的下场,可能就是遭到国民党的疯狂报复。他们手下还有那么多兄弟,和毛主席无亲无故,不值得冒这么大的险。

想要他们为毛主席冒险,那就必须让毛主席成为自己人。如何成为自己人呢?其实也很简单,那就是娶了贺子珍。

他们二人和贺家兄妹情同手足,只要毛主席娶了贺子珍,那就是他们的妹夫,他们自然也就成了一家人,一家人就应该携手抗敌。

然而,他们的这个想法却被贺敏学否决了。因为贺敏学知道,毛主席在老家是有妻子的,他和妻子是自由恋爱,彼此之间情投意合。

而且毛主席的妻子也是革命者,他们两人能走到一起,可以说是天造地设的一对。他们的思想、眼界和目标,几乎都是一样的。

拒绝了让妹妹和毛主席结为夫妻之后,贺子珍被安排到毛主席身边做秘书。然而平静的日子没过多久,有一天,贺子珍发现毛主席哭了。

毛主席哭的原因很简单,他得知了杨开慧的死讯。他不敢相信,自己的妻子那么聪慧机敏,为什么就这样牺牲了呢?

杨开慧牺牲之后,一直是贺子珍陪在毛主席身边。得知毛主席的妻子牺牲之后,袁文才和王佐又将撮合贺子珍和毛主席的事情提上日程。

他们能看得出来,被他们视为亲妹妹的贺子珍,对毛主席是有感情的。只不过碍于身份,这份感情一直埋在心里。

但如今两人都是单身,走到一起也是顺理成章。贺子珍也是个优秀的革命者,毛主席被她吸引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在众人的撮合下,两人顺理成章走到一起,并结为夫妻。但此时谁都不知道,杨开慧其实没有死,她的死讯只是为了迷惑敌人。

爱情悲剧

只可惜因为当时信息不流通,毛主席并不知道这个事情。等到杨开慧真的牺牲了,毛主席才知道他到底错过了什么。

在贺子珍面前,毛主席从来不避讳谈及杨开慧。他会和贺子珍讲自己和杨开慧的故事,贺子珍也会为他们之间的真情而落泪。

毛主席和贺子珍,他们既是患难夫妻,也是并肩作战的战友。在毛主席最艰苦的那十年里,一直是贺子珍陪在他身边。

作为井冈山的第一个女战士,贺子珍是非常优秀的。她和毛主席在一起之后,并不愿意放弃自己的事业,去做毛主席背后的女人。

她坚持自己的革命工作,没有就此成为毛主席的秘书。在革命上,她有一股“拼命三娘”的架势,干什么都想做到最好。

对于贺子珍的事业,毛主席则是非常支持的。在毛主席看来,爱一个人不是要将她折断羽翼,让她永远生活在别人的庇佑下,而是要让她学会抗击风雨。

只有这样,在自己不在爱人身边的时候,爱人才能从容面对各种问题。

然而此时两人根本没有想到,他们二人的人生将要发生巨大的转折。

1929年6月,毛主席离开自己一手创立的红四军,和贺子珍一起来到了江西。那段时间,毛主席心中郁闷不已。

被迫离开部队,革命前路蒙上了阴影,究竟怎样才能让革命重回正轨?毛主席不知道,或者说,此时的他已经没有精力想那么多了,他生病了。

在这段最艰难的日子里,是贺子珍一直陪在他身边,和他一起共渡难关。后来长征开始了,贺子珍那时刚生下孩子不久,她没有选择留在当地。

她将孩子送到老乡家里,义无反顾跟着大部队开始长征。在长征的路上,她为了救钟赤兵,在敌人的飞机到来的时候,直接扑在了钟赤兵身上,帮他挡住了弹片,但她也因此身受重伤。

一生极少流泪的毛主席得知此事后,也忍不住哭了。

贺子珍的请求

然而就是贺子珍的这次重伤,为他们的婚姻埋下了隐患。1937年,贺子珍的身体越来越不好了,除了身体上的病痛,还有和孩子们不断分离的心痛。

在这种情况下,她选择了去苏联养病。她这一走,也代表着她和毛主席的十年婚姻结束了。

等她再回国的时候,已经是解放战争的时候了。然而她回国不久,就给毛主席写信,请求毛主席将她的哥哥贺敏学调离前线作战部队。

作为一个老红军,她为什么会提出这么无理的要求呢?其实她之所以提出这个要求,是因为担心哥哥贺敏学的身体。

回国之后,她一开始在沈阳工作,并且联系上了自己的嫂子。从嫂子的口中,她得知了哥哥的近况,也知道了哥哥现在的身体情况并不好。

连年的征战,给贺敏学的身上带来了很多伤。由于我军医疗条件并不好,所以他身上的伤并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留下了很多后遗症。

但当时已经进行到解放战争关键的时刻了,贺敏学无论如何也不肯听妻子的话,放下公务好好养身体。妻子劝不动他,只能和贺子珍抱怨。

贺家满门忠烈,贺子珍的弟弟妹妹们,都是因革命牺牲的,贺家只剩下兄妹三人了。

她不想再有任何一个亲人离开她了,所以她觉得一定要让贺敏学赶紧治病。

因此,她才给毛主席写了这封信。

李银桥早上就将信放到毛主席办公桌上了,但毛主席特别忙,一直忙到中午才有空看这封信。

看了这封信之后,毛主席的眉头皱了起来。他也担心贺敏学的身体,但他知道贺子珍提出的要求是不可能的。

先不说贺敏学自己愿不愿意,要是他真的在这个节骨眼上离开了,别人会怎么看他。大家不会觉得他是去治病去了,只会觉得他临阵逃脱。

一旦离开,这件不好的事情将永远伴随着他。而且贺敏学受伤虽然严重,但军队中比他伤得更严重的将领,依旧坚持在一线指挥战斗,所以这个先例没法开。

而且贺敏学自己,也是不愿意在这个时候离开战场的。

要是他愿意离开的话,根本用不着贺子珍给自己写信。

综合考虑之后,毛主席决定不同意贺子珍的提议。他措辞严肃地给贺子珍发了一封电报,说明了这件事的严重性,并且告诉她,这个提议自己是绝对不会同意的。

而贺子珍在看到这封电报的时候,也明白了毛主席的良苦用心,再不提这件事情,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09

标签:历史   条件   贺子珍   妻子   电报   井冈山   身边   解放战争   国民党   身体   哥哥   事情   革命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