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曾下达逐客令:“不再购买这国石油”,伊朗:大门为中国敞开

世界的中心,永远在围绕着当时的关键资源转。在原始社会,关键资源是人,部落之前的战争多以掠夺人口为主。进入封建社会,土地的重要性超过了人,国家之间的战争往往是为了占领有人口的土地。西方的殖民时代兴起之后,各列强争夺殖民地又最为激烈。

进入工业时代,蒸汽的运用一开始靠的是煤,后来石油变得更为重要,到目前为止,石油仍是全球最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因此,作为全世界石油储量最为丰富的中东,一直是世界的焦点。而中国作为一个非储油大国和一个人口大国,每年的石油差不多有70%需要进口,是全球最大的石油进口国之一。然而,面对如此之大的一个市场,过去的沙特却不知道珍惜,而伊朗却能抓住机遇。

富得流油的中东

我们常常用富得流油,来形容一个人很有钱,但是,在中东这个地方,确实是可以用富得流油来形容也一点不夸张。目前,在中东地区,已经探明的石油储量就已经达到了8361亿桶,占到全世界的石油储量的48.3%。也就是说,在中东这一块占全球面积不到5%的土地上,藏了差不过全球一半的石油。

再一个,这里的石油不仅是储藏量很大,而且品质也非常好。按照测算,中东地区的石油的API度,可以达到34.5。所谓的API度可以简单理解为石油的密度,数字越大,密度也就越大。比一比其他地区,就能知道差距。委内瑞拉目前已经探明的石油储量是3000亿桶以上,是全球石油储量最大的国家,但是他的石油的API度只有10-15,再比如加拿大的更少,只有8-12。

可见,中东地区石油API度是其他地区的数倍,也就意味要提炼出同样的石油,中东地区的原油的炼化成本可以比其他地区的要低上30%-40%,所以,其品质的优势也就凸显出来了,更能达成石油产业的成规模的产业化。根据国际能源署测算,虽然中东石油占比为48.3%,但目前全球超过60%石油产能是来自中东。

当然,中东地区有几十个国家,也并非每一个国家都能富得流油。总体看,石油的储量还是相对集中的,呈现出沿波斯湾环状分布的特征,也就是沿着波斯湾沿岸的几个国家的储量多。再具体而言,就是沙特阿拉伯、伊朗、伊拉克、阿联酋、科威特这五个国家,就占了整个中东地区石油的92%。

沙特阿拉伯目前已探明的石油储量是2670亿桶,屈居南美洲的委内瑞拉之后,世界第二、中东第一,但沙特东部省的加瓦尔油田是全球最大油田,仅这一个油田,就有1120亿桶的石油储量,足足是整个中国石油储量的四倍。同时,沙特地区的石油90%都是自喷井,开采成本极低,只用3美元每桶,由此也使得沙特的石油拥有着价格优势。

伊朗位于沙特之后,有着2086亿桶的石油储量,他的石油资源主要集中在西南部的胡泽斯坦省,但是伊朗长期以来收到美国的制裁,对外的售卖受到了严重的限制。此外,目前伊朗的石油储量中,有将近30%都还是深海未开发的油田,一旦美国的制裁解除,伊朗的石油产能将大幅提升。

伊拉克已探明的石油储量是1450亿,中东第三,他的石油资源主要集中在南部的巴士拉省。但是由于长期的战乱,伊拉克的石油基础设施损毁严重,据统计他的输油管道的年泄漏量能超过5%。中国企业通过"石油换重建"的模式参与到了伊拉克的油田开发之中,采用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有效将伊拉克的单井的日产量提升了4倍。

此外,石油比较多的还有阿联酋,一共有1100亿桶储量,阿联酋的特点是他的石油开发的技术在全球领先,拥有着智能的完井系统,采收率能够到70%,是全球同类油田的最高记录。科威特有1020亿桶储量,但他的国土面积只有1.78万平方公里,大约也就是三个上海那么大,却有着全世界第二大的布尔干油田,储量1015亿桶,其开采成本比沙特还低,只需要2美元,真是上天给饭吃。

中沙合作的裂痕

俗话说,只要货物好,不愁找卖家。中东地区如此丰富的石油资源,是上天赐给的最好的财富。而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进口国之一,同样有着非常迫切的需求,可以说是两家一拍即合。而在这些国家,中国最开始还是和沙特这个中东最大的储油国家的合作的最为密切,

实际上,在2022年以前,沙特连续多年,都是中国的原油进口国中数量最大的一个,而且到2022年的时候达到了峰值,也就是8700万吨的原油,这些原油,占到了中国当年进口总量的17%。可见,沙特原油进口对于中国的重要性。

但是,从2023年开始,沙特就莫名其妙地发生了变化。在当年4月,沙特的最大的石油公司阿美公司,毫无征兆地将该公司销售往亚洲部分的原油的价格上调了5.6%,高达每桶原油84.42美元,而在同时期,伊拉克的巴士拉原油只是每桶81.05美元,俄罗斯的乌拉尔原油更是只要每桶77.75美元。沙特的价格,远远高于其他国家的价格。

除了整体地上调对于亚洲部分的原油价格之外,沙特还单独地修改了原本已经签署好的长期协议中的挂钩价格,而且并没有和中国协商,使得中国每年采购原油的价格又需要增加15亿美元。面对沙特这种单方面的涨价,中国对此表达了强烈的不满,并且在2023年6月的记者招待会上进行了谴责。

当然,全球也不只是沙特一家卖原油,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中国以实际行动表达了不满,也就是主动减少了从沙特购买石油的数量,也就在之后的第三季度,中国从沙特处减少了12%的原油购买量。

同时,中国也开始了自己能源进口多元化的行动,避免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首先是和俄罗斯签署了《中俄原油管道二线协议》,从而将俄罗斯对中国的输油量提高到了每年的3000万吨。此外,还和伊拉克也达成了上文提到的石油换重建协议,用每天50万桶的原油供应,来换取中国对他的电力、基建等领域的投资。

但是,沙特没有丝毫悔改之意,反而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到2024年11月,沙特又以所谓的“全球能源市场不确定性”作为理由,又一次提高了向中国销售的原油的价格,每桶提高了0.8美元。

为了对此做出反应,中国果断暂停了和沙特的长期原有供应协议的谈判进程,同时进一步将从沙特进口的原油的数量压缩到了每年5000万吨以下,这一数字,实际上比起2022年的最高值来说,已经少了42%,直接腰斩。

伊朗把握的机遇

而与此同时,伊朗却向中国敞开了大门,就在沙特将每桶原油价格提高0.8美元的同时,伊朗却主动将对中国的石油售价下调了1.2美元。此种鲜明的对比,让中国主动转向了伊朗这个同样庞大的原油储藏国。对于中国来说,买谁的不是买,只要价格低,反正都一样。

但是对于伊朗来说,就不相同了。自从因为核问题被美国制裁之后,伊朗急需要找到一个稳定的原油出口渠道,同时,如果这个国家是必须使用美元结算的也不行,因为也会落入美国制裁的风险之内。

而中国恰恰可以规避这个问题,根据中伊两国达成的协议,两国之间的原油交易,其中80%都使用人民币来进行结算,剩下的20%也通过易货贸易来完成,这样也最大程度减轻了美国制裁的影响。同时,这一举措,也使得伊朗货币对人民币的汇率波动下降了40%,彰显出了伊朗市场对于使用人民币结算的信心。

同时为了破解美国的制裁和封锁,尤其是对波斯湾航运的封锁,两国开创了“海陆联运”的新模式,也就是伊朗的原油先通过陆路上的管道运输,送到巴基斯的坦瓜达尔港,之后再由中国的远洋海洋的超大型油轮运输,最后运到浙江的舟山原油储备基地。这种方式不仅避开了美国在波斯湾的封锁,还同时缩短了12天的运输周期,运输成本也降低了18%。

伊朗和中国也搞了一个石油换基建的模式,也就是将中国给伊朗购买原有的人民币,又反过来支持中国在伊朗的企业。比如中国电建集团承建的恰巴哈尔港二期工程,到2024年的时候,已经实现了年吞吐量1200万吨,但其中70%的货物,都是中国又援助给伊朗的石化产品。如此模式,提高了人民币结算的稳定性。

于是,在2024年的时候,中国从伊朗进口的原油同比增加了44%,每天差不多到了95万桶,占到了伊朗出口总量的31%。不仅解决了中国从沙特减少购买原油的问题,也减轻了伊朗被美国制裁的影响,可以说是实现了双赢的局面。

信源:

1.沙特拒绝为中国提高石油供应:新能源战略在悄然现身.中国日报网
.https://www.chinadaily.com.cn/interface/toutiao/1138561/2015-5-23/cd_20790857.html

2.中国伊朗高层互访:增加对华石油出口推动“一带一路”

.观察者网
.https://www.guancha.cn/Third-World/2015_04_08_315133.shtml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04

标签:财经   中国   逐客令   伊朗   大门   石油   沙特   原油   储量   中东地区   中东   伊拉克   美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