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2个国宝,都见过算你狠!

今天是5·18国际博物馆日

推荐一篇好文

《娘,现在的布贵吗,我想做身新衣裳》「链接」

以下为原文:


一片褪色的木牍

静静躺在湖北省博物馆展柜里


它凝固着战国末年的硝烟

记录了一名叫黑夫的秦军前线士兵

从淮阳战场寄给兄长的家信


黑夫家信(图片来源:湖北省博物馆)


“大哥近来可好?

母亲身体是否安康?

若家乡布贱

请母亲缝些夏衣捎来

若家乡布贵

就寄些铜钱到军营

我自会买布裁衣

叮嘱新过门的媳妇

好生侍奉长辈

切莫顶撞老人”


当时的淮阳城外

黑云压城

秦楚百万大军对峙

一触即发

史书只留下冰冷记载:

“公元前224年,王翦、蒙武攻楚

破楚军,昌平君战死

项燕自刎,楚国灭亡”


黑云压城(AI制图)


两千年后

木牍上的字迹依然清晰

我们浮想联翩:

那个牵挂家人的年轻人

可曾从血战中生还?

母亲缝制的衣裳

是否跨越了烽火线?

竹简末梢的思念

最终飘向了哪个春天?


平民家书不远处

一泓秋水凝成青铜宝剑上的寒光

菱形暗纹间

似乎残留着公元前496年的寒霜

越王勾践用二十年屈辱淬炼的脊梁

化作剑柄上的八字鸟篆:

“越王鸠浅 自作用剑”


▲越王勾践剑(图片来源:湖北省博物馆)


越国灭亡后

这把剑流传到了荆楚大地

剑身倒映的不止是太湖月色


被宝剑切断的月光与战火

在两千多年后博物馆的聚光灯下重组

它不像金缕玉衣般梦幻

却是中华民族用青铜结晶的硬骨

是我们五千年不屈的血痕


卧薪尝胆(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在湖北省博物馆的晨昏里

黑夫木牍的裂痕凝视着

越王宝剑的寒芒

君王的星河与庶民的萤火

在玻璃展柜中默不作声


无论绝境重生的隐忍

亦或故土难离的温情

都来自中国人魂魄中的刚柔并济


湖北省博物馆穹顶之下

简牍的裂纹渗出亲情的温柔

越王的宝剑至今寒光犹凝

曾侯乙编钟的声波漫过钢架

郧县人头骨的眼眶凝视远方


郧县人头骨(图片来源:湖北省博物馆)


湖北省博物馆封印的

是中国人五千年不改的品格:

在温情与血性之间摆渡

让宽容和不屈一体并存


荆楚文化是华夏精神原野上

一株自带年轮的乔木

年轮里既弥漫着云梦泽的雾气

也沐浴着长江黄河流域的季风


湖北博物馆像树下一方精神祭台

既陈列着虎座飞鸟的浪漫玄想

也供奉着筚路蓝缕的务实锋芒


视频加载中...


九省通衢的地理位置

注定这里是文明交融的纽带

荆楚文化的瑰丽与浪漫

恰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长卷中

浓墨重彩的章节


监制 | 闫 永 肖静芳

审核 | 清 风

统筹 | 王彦龙

责编 | 段胜祥

制作 | 郭欣欣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20

标签:历史   国宝   湖北省   博物馆   郧县   淮阳   宝剑   来源   家信   展柜   黑云   图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