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架波音刚交付中国,特朗普翻脸不认人,美跨国拘捕中企芯片领导

前言

中美贸易原本正在逐步恢复,本周中美之间迎两场会谈,但就在这个关键时刻,美国突然再次出手,导致中美贸易恢复横生枝节,美国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本周中美将进行两场会晤:第一场已经于27号启动,27号到30号,中美双方将在瑞典举行经贸会谈,考虑到中美三个月“关税休战”即将到期,中美本次会谈可能会讨论有关进一步延期休战的话题;第二场则是由港媒透露,一组高阶美国企业代表团将于本周抵达北京,其中还包括波音高层,目前看来,这组美企代表团应该是试图借中美经贸合作逐步恢复的机遇,来华签下大量订单争取利好的。

波音交付背后的博弈:蜜糖与大棒的双重戏码

就在中美贸易谈判进入关键阶段的节骨眼上,波音公司突然宣布向中国交付8架最新款737 MAX客机。这笔价值数亿美元的订单原本被视为中美关系回暖的“破冰船”——毕竟在经历了三年多的贸易摩擦后,中国市场对波音来说至关重要,其2024年财报显示,中国订单占其全球商用飞机储备量的18%。然而戏剧性的是,飞机刚落地,特朗普政府就翻脸不认人,一场精心策划的“组合拳”随之而来。

这场交付本身就充满了玄机。按照波音内部人士透露,原本这批飞机的交付日期被刻意提前了两周,赶在中美瑞典会谈前完成手续。

更耐人寻味的是,交付仪式上波音CEO卡尔霍恩特意强调“这是中美航空业合作的里程碑”,但话音未落,美国商务部就宣布对中国商飞启动新一轮301调查,指控其“非法补贴”。这种“前脚送糖、后脚挥棒”的操作,活脱脱是特朗普政府惯用的谈判战术——用商业甜头麻痹对手,同时保留制裁选项作为谈判筹码。

更深层的动机藏在能源博弈中。根据美国财政部泄露的谈判预案,美方在瑞典会谈中提出的核心要求之一,就是中国必须承诺将俄伊石油进口量削减40%,转而采购美国页岩油。

波音的交付其实是个“诱饵”:只要中国在能源问题上让步,美国就会默许更多波音订单;反之,这些飞机随时可能被以“国家安全”为由召回。这种捆绑策略在特朗普时代屡试不爽,2023年他曾用同样手法迫使德国减少俄罗斯天然气进口,转而购买美国液化天然气。

芯片高管被捕:科技战的阴招升级

就在波音交付的同一周,意大利警方在米兰机场逮捕了上海积塔半导体的徐姓高管。表面上看,这是一起普通的跨国司法案件,但背后却是美国对华科技遏制战略的升级版。根据美国司法部起诉书,徐某被指控在2019年通过黑客手段窃取美国高校的疫苗研发数据,但蹊跷之处在于:徐某所在的积塔半导体专攻28纳米车规芯片,与生物科技毫无关联,且所谓的“犯罪证据”仅仅是IP地址和邮箱登录记录,这些在网络犯罪调查中属于间接证据。

更值得玩味的是时间节点。徐某被捕当天,美国国会正在审议《芯片与科学法案》修正案,其中一项条款要求禁止向中国出口任何与汽车芯片相关的设备。而积塔半导体恰好是中国在车规芯片领域的领军企业,其28纳米芯片已实现量产,良品率高达92%,直接威胁到德州仪器等美国企业的市场地位。这种“司法手段+立法围剿”的组合拳,暴露出美国试图从人才、技术、市场三个维度绞杀中国芯片产业的野心。

中方的反制迅速而精准。在徐某被捕后的72小时内,中国国家安全部门以“涉嫌危害国家安全”为由,对美国富国银行上海分行展开突击检查,并限制其高管茅晨月出境。

茅晨月掌控着该行在华80%的跨境资金流动,她的滞留直接导致高通、英特尔等美企在华的芯片采购款无法结算。这种“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策略,让美国尝到了金融反制的苦头——富国银行股价单日暴跌12%,华尔街紧急呼吁白宫“悬崖勒马”。

瑞典会谈迷雾:关税休战背后的暗流涌动

本周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的中美经贸会谈,表面上聚焦关税休战延期,但实际上是一场暗流涌动的全方位博弈。根据现场传出的消息,美方提出了三项“非对称要求”:一是中国必须将对美贸易顺差控制在GDP的1%以内,二是允许美国审计机构全面审查中国国企财务数据,三是在南海问题上配合美国的“航行自由”行动。这些要求远远超出了经贸范畴,本质上是要中国在经济主权和国家安全上让步。

特朗普政府的真实意图,藏在大选年的政治算计里。2024年美国大选临近,特朗普的支持率因通胀高企而下滑,急需一场“贸易胜利”提振选情。瑞典会谈前,他特意在白宫会见波音、高通等企业代表,承诺“将为美国企业夺回中国市场”。这种政治操弄在历史上早有先例:2018年中期选举前,特朗普突然宣布对中国加征关税,就是为了转移选民对国内经济问题的注意力。

但中国的应对策略更加成熟。在瑞典会谈中,中方提出“双轨谈判”方案:关税休战延期可以谈,但必须以美国取消对华芯片出口限制、停止干涉台海为前提。同时,中国代表团亮出了“稀土牌”——全球90%的稀土加工产能在中国,而稀土是制造激光武器、芯片等高科技产品的关键材料。这种“以资源换技术”的策略,让美方代表在谈判桌上如坐针毡。

这场博弈的最终走向,将取决于双方的战略耐心。对美国来说,短期施压可能换取战术利益,但长期来看,这种“极限施压”只会加速中国产业链自主化进程。

信息来源: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30

标签:科技   波音   翻脸不认人   中国   芯片   领导   美国   中美   瑞典   关税   美方   稀土   订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