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开足马力冲上反美前线,一条条列出美国罪状,嗓门比中国都大

本来印度和美国关系还挺热乎的,结果因为买俄罗斯石油的事儿,闹得剑拔弩张。2025年8月4日,印度外交部直接发了个长篇声明,怼了美国一顿,列出一堆美国的不是,声音大得连中国以往的反美调子都给比下去了。特朗普刚威胁要对印度加关税,印度这儿就立刻回击,说美国这是双重标准,纯属不讲道理。

俄乌冲突从2022年2月打起来后,全球能源市场乱套了。西方国家开始制裁俄罗斯,欧盟和美国带头,但自家能源需求也没停。印度作为发展中国家,人口14亿,经济正高速增长,对石油需求巨大。本来印度主要从伊拉克、沙特这些地方进口油,结果欧洲国家抢先把这些货源占了,印度只好转向俄罗斯。数据摆在那儿:2024年,印度从俄罗斯进口的石油占总进口的39%,总量6.9亿桶,比冲突前翻了18倍。这不光是买油,还加工成成品油出口到欧洲,赚了250亿美元外汇。对印度来说,这笔买卖太关键了,常年贸易逆差的国家,丢了这块儿收入可受不了。

特朗普呢,刚上台没多久,就在2025年7月31日发话,说印度买俄油是在帮普京打仗,要加25%的关税,后来又说要“大幅度”加。8月5日,他还威胁说加得更多,因为印度不听话。这话一出,印度那边不干了。外交部发言人兰迪尔·杰斯瓦尔直接站出来,发布声明,一条条点美国的毛病。印度这回没含糊,直指美国和欧盟自己也在和俄罗斯做生意,却专盯着印度下手,这不公平。

第一条罪状:美国曾公开鼓励大家买俄油来稳油价。声明里说,冲突刚起时,美国官员还呼吁增加俄油进口,避免全球能源价格暴涨。印度这么做,本来就是响应号召,结果现在倒打一耙,说印度在资助俄罗斯。这不是前后矛盾吗?印度强调,自己进口俄油纯粹是为了维持国内能源供应和经济稳定,不是为了赚大钱。想想看,印度老百姓用油价格要是翻倍,通胀得闹成啥样。

第二条:欧盟和美国贸易额比印度大多了,却没人管。印度列数据,欧盟2024年和俄罗斯贸易额高达775亿美元,包括天然气、化肥、矿产品啥的,比印俄贸易多出好几倍。欧盟还从俄罗斯进口液化天然气,通过管道和船运方式源源不断。印度问,为什么欧盟能继续做生意,却把印度当靶子?美国自己也在进口俄罗斯的化学品、化肥和矿产品,这些东西价值数十亿美元。声明里特别提到,美国进口俄罗斯的铀六氟化物,用在核电行业;还有钯,用在电动车生产上。这些交易没停,为什么印度买油就不行?

第三条:针对性太强,不合理。印度专家罗宾德·萨赫德夫公开质疑,特朗普为什么不对中国下手?中国也是俄油大买家,2024年进口规模和印度差不多,甚至更大。土耳其这些国家也在买,却没挨批。印度官员分析,这明显是挑软柿子捏。美国想通过印度施压俄罗斯,但选错对象了。印度舆论也炸锅了,媒体头条全是批评美国的双标,学生和专家在电视上辩论,声音比中国以往的反美声明还响亮。中国买俄油的事儿,美国基本没怎么提,印度这儿却被当头号目标,这让印度人觉得太欺负人了。

印度这声明不是随便说说,背后有底气。莫迪政府从2014年上台,就强调能源自主和国家利益优先。印度现在是世界第五大经济体,外汇储备靠加工俄油出口赚了不少,不会轻易让步。外交部明确表态,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维护国家利益和经济安全。这话听着就硬气,意思是关税威胁来就来,印度不会改政策。俄罗斯那边也支持印度,克里姆林宫发言人说,美国的威胁不合法,印度有权选择贸易伙伴。

特朗普的反应呢?8月5日,在白宫被记者问到美国自己进口俄铀和化肥的事儿,他说“我不知道这事儿,得查查”。这回答听着有点儿敷衍,美国确实在买这些东西,数据是公开的。妮基·黑利,这个共和党人,还站出来帮印度说话,说特朗普别对中国睁只眼闭只眼,中国是俄油最大买家,却给了90天豁免期。黑利强调,印度是盟友,中国是对手,为什么区别对待?这暴露了美国政策里的不一致。

这事儿闹大后,美印关系凉了半截。本来莫迪和特朗普早年互动挺多,2019年还一起办集会,现在为了油的事儿翻脸。印度舆论把这当成美国霸权的典型例子,说伙伴关系不过是棋子,利益一冲突就扔一边去。中国保持低调,没大张旗鼓反击,印度反而冲在前头。这也让外界看到,美国拉的“反华联盟”有多脆弱。几年前,美印还眉来眼去,现在说散就散。

从经济角度看,印度不让步有道理。2024年,通过俄油加工出口,印度成了欧洲成品油大供应商,赚的外汇顶得上好几个行业。贸易逆差是印度老问题,丢了这块儿,外汇储备得缩水。特朗普的关税如果真加,印度商品对美出口会贵,影响钢铁、纺织这些。但印度有反制牌,比如加征美国农产品关税,或者在制药、IT领域使绊子。美印贸易额大,互有依赖,谁也不想真打贸易战。

俄罗斯乐见其成,说印度是主权国家,有权决定贸易。普京政府通过这事儿,拉近和印度的关系。印度和俄罗斯老伙伴,武器、能源合作深厚,不会因为美国一句话就变卦。中国虽没公开大喊,但也在买俄油,规模更大。这让美国制裁显得无力,全球南方的国家越来越不买账。

这事儿还没完。8月5日,印度继续进口俄油,港口船只照常卸货。特朗普团队内部在讨论,但没新动作。印度专家分析,美国最终可能让步,因为需要印度在印太地区牵制中国。黑利的话代表一部分共和党声音,不想烧盟友桥。欧盟那边也尴尬,被印度点名贸易额更大,却没吭声。

印度这次反美冲在前线,不是一时冲动,而是积累的结果。美国双标太明显,印度忍不了。列出这些罪状,嗓门比中国大,显示印度外交更自信了。全球多极化趋势下,大国博弈越来越复杂,小国也能硬刚。印度这步棋走得稳,维护了利益,还戳破了西方的伪善。未来看特朗普怎么收场,但印度立场清楚:国家利益第一,不会低头。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08

标签:财经   罪状   印度   国都   美国   嗓门   前线   俄罗斯   中国   欧盟   关税   贸易额   声明   事儿   贸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