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石牺牲后,老蒋想不通:高官厚禄对他不薄,为何吴石不忠于他?

1950年6月7日,蒋介石在批准吴石死刑的批文上签字后,于日记本中重重写下“郁结未解”四字。墨迹反复涂抹又补写,暴露出其内心的剧烈挣扎。这位刚复任“总统”的统治者无法理解,为何他亲手提拔的国防部参谋次长,会宁可选择死亡也不愿效忠于他。

吴石那份履历,拿出来谁看了都得佩服,保定军校,日本陆军大学,成绩都是顶尖的,外面人送外号“十二能人”,打仗那会儿,他坐的都是专门的会谈席位,蒋介石一个礼拜就得点名见他一次,后来去台湾的那个撤退名单,吴石就在最核心的圈子里,参谋次长这个位置,谁都明白蒋介石看中的是他没自己的小山头,就是个纯粹的技术派,用着也放心,给足了资源,给足了信任,可惜蒋介石只看到这一面,他没搞懂人心这东西,不是靠提拔就能拴住的。

战火里什么没见过,前线的人在流血,后方的人在分好处,蒋介石在湘桂那次,眼睁睁看着就是不派援兵,目的就是为了压制内部不一样的声音,吴石那句“国民党不亡简直没有天理”,不是一时半会的气话,后来何遂搭了线,吴石的情报就源源不断送往中共,淮海战役,整个徐州的图纸都送了出去,渡江的时候,长江防线的部署资料直接送到了团一级,这可不是街边随便能听到的消息,全都是靠他的位置,靠他的门路。

去台湾之前,蒋介石的电报催得紧,朋友都劝他,干脆别去了,找个地方一走了之,吴石就回了一句“要为国家的统一再做些事情”,然后头也不回就去了台湾,短短十个月,他手上拿到了所有核心的东西,那份《台湾战区战略防御图》就这样转到了大陆,后来蔡孝乾叛变了,整个气氛都不对了,朱枫那边需要通行证才能走,吴石硬是给签了一张,结果这张纸就成了铁证,最后整条线都暴露了,这一环扣一环的,早就超出了他个人的安危,他做的都是局内局外的大事。

案子一出来,蒋介石的处理一点情面都没留,1950年3月1日蒋介石复职,吴石就在同一天被抓了,这个时间点这么巧,谁都看出来是什么意思,军事法庭那边还想给他留条活路,蒋介石不同意,直接下令判死刑,连棺材都提前准备好了,那阵子孙立人和美国那边的关系也有些风声,蒋介石正需要杀个人立威,吴石就成了这个“威”,意思很清楚,党内要重新立规矩了。

吴石最后那些事,就像诗里写的一样,自己把衬衫的纽扣缝好,上刑场的时候不让人蒙眼睛,对着西北大陆的方向鞠了个躬,这些举动都在传递一种信息,那种气节,在别人看来就是读书人的风骨,信仰是放在心里的,他写的诗“凭将一掬丹心在,泉下差堪对我翁”,说的就是骨子里的那份坚定,反观蒋介石,他脑子里总觉得人是分圈子的,不是黄埔系的就信不过,看人全看派系,他从头到尾都没想明白,吴石为什么会走到那一步,这种东西不是靠权术能换来的。

历史最后还是给了吴石一个位置,1973年周恩来亲自批他为烈士,1994年骨灰安放在北京,蒋介石心里的那个疙瘩,到死可能都没解开,时代早就变了,老一套的统治方法拢不住人心,国家也不是某个人的私产,忠诚这种东西,有时候真的不是靠恩惠就能绑定的。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0

标签:历史   高官厚禄   牺牲   蒋介石   台湾   东西   次长   人心   泉下   淮海战役   位置   参谋   死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