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有朋上世纪80年代末出道,小虎队里那个叫乖乖虎的男孩,一转眼就成了五十多岁的中年艺人。
早年靠唱跳红遍台湾,之后跨到内地拍剧,《还珠格格》里的五阿哥一角,让他彻底站稳脚跟。
那时候的他,形象温和,粉丝追捧得热烈。接着又拍了《情深深雨濛濛》、《倚天屠龙记》,每部都收视高企,稳坐古装偶像的位置。
2014年,他转行当导演,首部作品《左耳》票房口碑双赢,还入围金马奖新导演提名。
事业上,他一直走得顺风顺水,认真刻苦的标签贴得牢靠,圈了不少忠实支持者。
就是这种顺遂,或许让他渐渐忽略了艺人这份工作的本质,得罪粉丝的风险总在不经意间冒头。
事情得从他今年9月11日生日那天定的北京音乐会说起。
这场叫B-Side限定音乐会的活动,本来定位是小众分享,选些冷门歌和原创曲,场地是中型剧场,强调沉浸式体验。票务分两档,VIP1500元,带优先入场、十人小组合影、亲签海报这些福利;普通票911元,就单纯看演出,没其他互动。
开售后,VIP票少得可怜,几分钟抢空,很多粉丝只能买普通票。
买完后,有人开始在社交平台上提意见,希望普通票也能加合影权益,哪怕是大合影也行,毕竟追星多年,花钱支持,总想有点纪念。
这样的声音在超话区积累,粉丝间互相附和,觉得票价不低,福利差距太大。
苏有朋看到这些反馈,直接在8月28日发了条回应,内容直白得扎心:这是音乐会,不是合影会,他卖艺不卖身,不爱音乐的人别来,伙伴们不计成本办这场,别白费劲。
话一出,网络上立马炸锅。
粉丝觉得这不光是拒绝合影,更像在分等级,嫌普通票的粉丝不够格。VIP加钱就能合影,普通票就不行,这不等于用钱衡量对音乐的爱吗?
很多人联想到他过去的亲民形象,现在这番话听来格外刺耳,乖乖虎的标签瞬间碎裂。
热搜蹿起,标题多带点讽刺,网友吐槽他膨胀了,忘了粉丝是根基。 娱乐博主跟进分析,说这公关方式太生硬,本来小事,好好解释就能过去,结果选了最败好感的路。
普通粉丝花911元支持,已经是真爱,却被扣上不爱音乐的帽子,谁能不寒心?
争议发酵快,第二天苏有朋赶紧补救,发了篇长文道歉。他承认一时冲动,用词不当,本意是想让大家专注音乐,而不是纠结合影,但表达有误,让人不舒服。
他向受影响的人说抱歉,希望别再传偏。
道歉文一发,评论区还是不平静。
网友不买账,说道歉没触及核心,合影权益的差距还在,VIP普通的分层没变。有人挖出他过往采访,强调感谢粉丝,现在对比起来,显得言行不一。
粉丝群里,讨论从期待音乐会转为吐槽,有人表示以后不追了,周边也懒得买。
苏有朋起点高,小虎队时代家喻户晓,影视圈又顺势而上,积累的好感不是一朝一夕。粉丝追星,不光为作品,还为那份情感连接。合影这种小事,本是互动形式,却被回怼成不爱音乐,难免让人觉得高高在上。
娱乐圈竞争烈,粉丝流动快,这次风波或许让他反思,艺人不是孤岛。
参考资料
51岁苏有朋发文:我卖艺不卖身! 杭州日报
更新时间:2025-09-0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